搜索
黄国文的头像

黄国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3
分享

母亲的拐杖

母亲六十五岁那年深秋,接过了我递去的龙头拐杖。在此之前,她总说自己腿脚硬朗,能跨田埂、上灶台,可岁月终究在她膝盖刻下痕迹,爬楼梯的脚步日渐沉重,雨天也需小心翼翼搀扶,时光的重量藏在这些细碎里。这根木质拐杖,成了母亲晚年最亲密的伙伴,陪着她走过往后十几个春秋,也成了我记忆里最温厚的念想。

拐杖是我在旧物市场淘来的,算不上名贵木料,却是匠人用心雕琢的珍品。深褐色硬木杖身带着自然纹理,摸上去温润光滑,那是母亲多年摩挲的温度。最精巧的是杖头龙头,龙角微弯带苍劲,龙眼圆睁藏灵动,龙鳞层层叠叠顺着杖身蜿蜒,每一片都清晰可辨,龙身刻着简单云纹,雅致不繁复。摊主说这是少见的老手艺,我捧着掂量,料定母亲会喜欢。她接过时,浑浊的眼睛亮了亮,双手细细抚摸龙头纹路,连声道:“好,真好,这龙头活灵活现,比庙里的还精神。”

从那天起,拐杖成了母亲形影不离的物件。她走到哪里,“笃笃”的杖声就响到哪里,不疾不徐,像时光的节拍,也像母亲沉稳的心跳。母亲常把拐杖靠在木门框上,择菜时会时不时摸一摸龙头,念念有词:“这拐杖就是孝顺的儿子,比亲儿子还贴心。”她跟邻里念叨:“过河能试深浅,走路能稳脚跟,没有它我寸步难行。”我曾打趣她有儿子在,何须拐杖代劳,母亲却笑:“你们有你们的忙,它不吵不闹,时时刻刻陪着我。”

在家里,拐杖声是最熟悉的信号。我在书房看书或写作时,只要听见门口传来舒缓规律的“笃笃——笃笃——”,便知母亲回来了。那声音先轻叩木门坎,再穿过堂屋靠近厨房,混着母亲身上特有的皂角香。我总会放下活计迎出去,帮她接拐杖、扶她坐下、倒上温水,母亲却总笑着摆手:“不用扶,有拐杖呢,它比你还细心,从不叫我摔跤。”

母亲把这根拐杖当成宝贝,呵护得无微不至。每次用完,必用干净的布擦拭杖身与龙头,擦去灰尘污渍,再小心翼翼靠在墙角或放在床头。阴雨天提前用塑料袋包起龙头防受潮,冬天则在杖柄缠上毛线,既保暖又防滑。有次小侄女不小心把拐杖碰倒,龙头磕在木门坎留了小痕迹,母亲心疼得反复查看、轻声念叨,特意叮嘱孩子:“这拐杖是宝贝,可不能再摔了。”

有时候母亲坐在板凳上,手里握着拐杖摩挲龙头,指尖慢慢划过龙鳞纹路,轻声说:“感谢我的儿子,给了我这么好的拐杖,让我还能到处走走看看。有时她望着窗外的天空,喃喃道:“有你在,我能去庙上拜佛、去田埂看庄稼、去邻居家唠嗑,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她还会跟拐杖说些家事、诉些牵挂,那温柔绵长的声音顺着石梯纹路漫开,深深刻进我心里。这拐杖不仅支撑着她的身体,更支撑着她的精神,让她晚年仍保有对生活的从容。

母亲一生慈悲向善,这根拐杖也成了她践行善心的工具。她常拄着拐杖在村口小路行走,见路上有小生命,便停下脚步,小心翼翼用拐杖把它们移到安全处。遇着爬行的蚂蚁,就用杖尾挑块小石子填满坑洼,让它们顺利通行;看到雨水冲上岸的蚯蚓,便轻轻挑回泥土,念叨着:“快回去吧,不然太阳出来就晒干了”;碰到路边小虫、蜗牛,也慢慢拨到草丛里,避免被行人踩到。有次我陪她上街,见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麻雀落在地上,母亲立刻用拐杖护住它,不让行人靠近,让我回家拿纸盒来精心照料,直到小麻雀痊愈放飞,她脸上才露出浅浅的欣慰笑容。

母亲常对我说:“人类和小生命都是地球邻居,要互相爱护。它们虽渺小,可也是一条生命,不能随便伤害。”她用拐杖为小生命撑起一片小小的安全天地,也用言行悄悄教会我善良与慈悲。每当想起母亲,她拄着拐杖弯腰呵护生灵的模样便清晰浮现,心里满是温温的暖意与力量。

2009年腊月初二,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个冬天格外寒冷,寒风呼啸着,带着离别的沉郁。收拾遗物时,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那根龙头拐杖,它静静靠在墙角,杖身依旧温润,龙头依旧栩栩如生,只是没了母亲的摩挲,显得有些孤单。我紧紧抱在怀里,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残留的温度,听到她轻声的念叨。泪水无声滑落,滴落在龙头上,顺着纹路慢慢流淌。我小心翼翼包好拐杖带回家,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让它时刻陪伴着我。

如今每当看到这根龙头拐杖,母亲的音容笑貌便清晰浮现:拄着拐杖去庙上烧香拜佛的场景;拄着拐杖在田埂蹒跚前行、查看庄稼时的专注神情;用拐杖呵护小生命时,眼里流露的温柔慈悲;念叨“要善待万物”时的语重心长。这根拐杖承载着母亲的爱与善良,也承载着我们深深的牵挂,它像母亲的化身,时刻提醒我做个善良慈悲的人,传承她的精神。

前几日雨后,我在小区散步,看见石板路上爬着一队蜗牛,身后拖着湿漉漉的痕迹,正朝着积水坑慢慢挪动。我下意识停下脚步,像母亲当年那样,轻轻拨开路边的落叶,为蜗牛铺出一条干爽的小径,又弯腰捡起碎石,把积水坑旁的裂缝填平。那一刻,阳光穿过云层洒下来,落在不远处的石阶上,折射出温润的光,我仿佛看见母亲站在那里,手里握着那根龙头拐杖,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和当年在天井坝石梯上晒太阳时一模一样。

这根普通的木质龙头拐杖,没有昂贵价值,却有着沉甸甸的意义。它是母亲晚年的依靠,是她善心的见证,更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念想。每当我遇困难、感迷茫,看到它便会想起母亲的坚强与善良,重新找回前进的勇气。它不仅支撑母亲走过晚年岁月,也支撑我走过人生风雨。母亲的爱与精神,都凝聚在这根拐杖里,跨越时光阻隔,永远温暖我的心房。它将永远陪伴着我,提醒我不忘教诲、传承善心,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