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5年的8月中旬,我响应党中央和省委的号召,去秦巴山区一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当时组织上决定去那里工作暂定一年,随着后来扶贫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就由一年延长到二年,二年又延长到三年,于是,我便在那里工作了三年。
在那里当了三年的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也当了三年农民,我与那里的乡亲们同甘共苦了三年。
201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三年的扶贫工作,回到了省城。
现在,回到省城工作已有7年时间了,有时会常想起那段时间发生在秦巴山区扶贫岁月中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还有许多话想讲想说,还有想写一点东西的冲动,记录一下那段时间的扶贫历史,或者说那段时间大田村因扶贫而发生的变化,进而让深处大山深处的乡亲们,能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给他们的带来的变化,还有为乡亲们服务的扶贫干部处在那个脱贫攻坚年代,能为乡亲们办点实事,也是践行我党宗旨的具体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那里扶贫三年,虽然在个人的成长史上,只是一个片段,但对于那里的父老乡亲们来说,的的确确是改变他们生产生活一辈子的事情。
那时候啊,我任大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搞清楚为什么要来到大山里,到了这里又能为父老乡亲们做些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告别喧嚣的都市,远离亲人,去一个从未去的地方,一个大山深处工作,走进大山中的一个贫困村,开始扶贫之路。
我当时下定决心:要真扶贫,扶真贫,要用良心来扶贫,要用爱心来扶贫,要用真情来扶贫,要用尽洪荒之力来扶贫。
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那三年的时间里,全村脱贫奔康取得决定性胜利,大田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那个村庄发生了可喜变化,父老乡亲们脱贫奔康的劲头足。
我会同村支两委干部和村社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通过连续奋战,接续奋斗,把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把贫困人口消除了,让全村父老乡们过上了富裕幸福安逸的生活。
回顾我在秦巴山区工作那段扶贫岁月,让我永远铭记和感恩勤劳、朴实、善良、可亲、可爱、可敬的大田村的父老乡亲们;让我永远铭记和感恩,那三年与我一同并肩战斗的奋战脱贫攻坚基层一线的同志们。
在那三年,我走遍了所扶贫村庄的那片秦巴山区的山山水水,我走遍了每一户农家院落,哪怕山在高,路在远,都阻挡不了我走访入户调研,访贫问苦,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那三年穿烂了好几双鞋,用坏了好几部手机。
那三年,在那片充满希望的秦巴山区的广阔土地上,的的确确,真真切切,不仅让我流了许多辛勤的汗水,同时也让我流了许多感动的泪水,对大田村的父老乡亲、对一起共事的各位同志、对各位一起打拼的战友,对大田村的广大干部,我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和深深的眷念。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永远热爱、关注、关心、支持大田,那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那是个大有可为的地方,那是个大有希望的地方。
虽然我离开那里有七年了,时常心系大田,情系大田,但把心永远留在了大田村,把那份情谊永远留在了大田村。
扶贫那三年,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不在愁吃愁穿,医疗教育住房都有了保障,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网都有了,收入也增加了,幸福感有了、获得感有了、安全感也有了,绝对贫困的人没有了。村民有的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燃气,有的安装了宽带WiFI也进入了农家,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硬化的村道社道户道让小车可以直接开进自家门口,交通非常便捷。村里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特色水果种植,特色生猪养殖,特色木材加工,特色庭院经济等,让这里的村民以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可持续可稳定增收的良好发展路径,一个美丽的大田村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阔步前进!
在外扶贫三年,通过为群众办一件件小事,为村里办一件件小事,为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解决一道道难题,为村里解决一道道难题,最终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得2015年12月,我远在河南的爷爷去世了,也没有时间回家给爷爷送终见上最后一面。爷爷从小就疼爱我这个孙子,我也爱爷爷,虽然在下派前我能预料到爷爷会去世,但没有想到走得那么急,而且我刚下派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我正在召开村社干部大会,我的父亲从河南老家打来了电话,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以退伍军人的坚强和毅力,强忍着想要流出的泪水,仍旧继续开会,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会后我仍旧继续投入到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各种资料信息的录入之中去。
扶贫期间,记得有一次,我远在四川成都的爱人突发疾病晕倒,生病住院了,也没有时间回家照顾,全靠她的一个好朋友照顾她,给她做饭做鱼汤,细心照料。
当爱人身体好些时,才给我打电话,我说:“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呢?”
爱人说:“你在外扶贫也忙,不给你扶贫工作添乱,那边的贫困山区父老乡亲更需要你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你就放心吧,我这病没什么大不了,输点液,打点针,吃点药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她这病是突发的,以前好像没有得过,或许这几年她一个人在家操持着家务和照料孩子,过度劳累所造成的吧。
下派回来后,曾经有一个亲戚对我说:“泽栋,你这几年愧欠妻子太多了,你回来后要好好陪陪家人。”
愧久内疚充满着心头,家里老父亲,还有读书的儿子,总让我在外扶贫时,充满着牵挂。当时,远在河南的老父亲身体不好,也没有时间回家照顾,自2014年我的母亲因病去世后,老家就剩下老父亲一个人在家,我虽然放心不下,但为了扶贫工作,仍然坚守脱贫攻坚一线。俗话说的好: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高中毕业后,父亲把我送到部队当兵,在部队服役20年,聚少离多,也难以照料和尽孝。如今转业到地方后,我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脱贫攻坚是千秋扶贫大业,在贫困村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将对老父亲的愧疚转化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动力,用脱贫攻坚成果来回报老父亲。老父亲也能理解我,也支持我,让我安心为贫困村的父老乡亲服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康。
远在四川成都读书的儿子也没时间陪伴,他每次总是给我打电话说:“爸,好久回来哟,我和妈妈都很想你。”
我说:“儿子,爸在贫困山区扶贫,帮助那些穷苦人过上好日子,爸以前也是贫苦农民的儿子出生,知道农民的苦,现在有机会了应该回报农民,为他们做点实事,他们需要爸这样的共产党的干部,等乡亲们都致富了,扶贫任务结束了,我就回来陪你和妈妈。”
儿子说:“好的,爸,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哟,我和妈妈在成都等你凯旋而归。”
除了亲情难以割舍,还有一些意外总让人想不到,有一次去贫困户家中走访,途经一个小河沟时,从拦水的坝上行走,因当时下雨涨水路湿打滑,差点滑入山谷之中,险些丧命。还有三次走访当地贫困户在准备返回村办公室驻地的途中,因高温中暑,危急生命,我用随身带的手机给当地一个姓徐的摩车师傅打了个电话,他急忙骑车摩托车过来,将我载回村办公室,幸亏及时遇好心的村民和当地的摩的师傅救助,幸亏得到当地村干部及时联系村医救治,捡了一条命出来。另外还有一次在下队走访到一位贫困户家中查看发展养殖业情况时,不小心被拴在牛棚后的小狗来了个突然袭击,咬伤了我的小腿,因怕贫困户担心我的腿伤需要打破伤风针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自责,我笑说着说:没事,没咬到。其实我强忍着伤痛依旧跟贫困户交流谈话,了解发展养殖业的有关情况,直至摸清全部情况后,我将继续开始下一户走访调查,完全把伤痛放在一边,把贫困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系列走访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形成调查报告,并为制定脱贫规划和因户施策奠定了基础。
那三年,为发展引进一个大的产业项目耕地征用之事,得知有个别贫困户和村民曾试图阻挡和阻挠该项目的施工,我积极到村民家宣讲扶贫政策,并做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的工作,从晚上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最终说服了当地两户村民,第二天一早施工队顺利进入开展前期土地平整施工作业。
那三年,我为了帮助贫困户销售土鸡,到过当地的集市上拉着土鸡销售,如此同时我又积极联系省内作家和渠县驻村第一书记的同行,帮助销售土鸡。为了当天就及时解决李大爷土鸡销售难的问题,我立下誓言:今天土鸡不销售完,决不休息。在我的号召和鼓舞下,渠县的一些驻村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纷纷给我打来电话,愿意购买土鸡。我请来村民帮助李大爷杀鸡,装入蛇皮口袋之中,送到省城和县城。记忆最深的是:从省城送鸡给省内作家后,因没及时赶上成都发往达州的最后一班列车,我又从成都火车北站拼私家车坐到南充站,晚上在南充站的侯车室地板上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坐车返回渠县。
在外扶贫期间,我了解到贫困户李明俊、张小军、张德华、郑含入、李太忠等农户,住房要么是漏雨,要么是危房、要么是交通不便和饮水困难。积极想办法,利用扶贫各项政策,为他们申请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打机井和安装自来水,解决了住房和吃水困难的问题。老共产党员张德华,他的妻子是一位癌症患者,先后动了两次大的手术,医药费用高达十几万元,是典型的因病治贫,在他的那个生产队里算是最贫穷的一个,家里的老房子每遇下雨的时侯总是大落大漏,细落细漏,上面用塑料薄膜盖着,下雨时家里全是接漏雨的坛坛罐罐,大盆小盆,交通也不方便,饮水也困难,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积极向上为他申请易地搬迁,又打饮用水井一个,如今他们一家都住上了新房子,吃上了干净的饮用水。他的老伴逢人便说:是黄书记帮助了我,使我们现在才能彻底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共产党派来的好干部,黄书记是个好人,对贫困户很关心,我们要感谢共产党的好干部黄书记,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黄书记。
大田村十社贫困户李明俊妻子前几年得了癌症去世了,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了,听村民讲,当时遗体还停放在下着雨的外边,村民们捐资东拼西凑,好不容易才凑起来买棺材的钱,在乡邻乡亲的帮助下把他妻子的遗体安埋了,让逝者入土为安。李明俊本身也有病,儿子也有病,有一次全家人都生病了,住在医院里,疾病让这个家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连盖房子的钱也用完了,留下了烂尾房,几十年就这样,无钱再修盖了,长时间遭遇雨水的冲洗,每逢下雨天,家里就是漏雨,屋内都起了青台藓,也没有一个睡觉的地方。我在下队走访中了解到,李明俊只能将一个小床铺架在楼道口上,上面用塑料布遮雨,一张小小的床,估计跟火车卧铺上的床位差不多,非常窄,只能容纳一个人睡觉。得知这些情况后,我又给他申请了易地搬迁,重新选址,新修了一个新房子,也通上了自来水,老人家再不用担心下雨啦,再不用担心房子会垮掉,终于可以住上一个没有台藓的新房子,一个可以安安全全睡大觉的房子,一个可以安度晚年的新房子。事后李明俊要给我送一名锦旗,要感谢我,我说不用了,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我是共产党派来的干部,过去让你们受苦了,现在我们来搞扶贫,就是要帮助像你这样需要帮助的人,让你们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老人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握着我的手说:黄书记,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您,您和共产党都是我们的大恩人哟。
那三年,对于农村的留守老人和身体残疾的贫困户,总是会帮助他们做农活,或收割庄稼、或挑粪、或挑水、或力所能及的解决他们生活所需,想方法设法帮助他们。
那三年,在外扶贫期间,积极为民服务,真情帮扶,特别是对村上最贫困的人员和困难群众,我给予了无私的爱心帮扶和救助。
扶贫点滴已成往事,过去扶贫岁月,值得铭记。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在我的回忆中除了曾经当兵的时光,更会有秦巴山区扶贫的时光。往事如烟,岁月悠悠,记录那段时光,那段历史,也是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