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巴山区扶贫期间,当时有一家人来到村办公室时,我负责接访了他们一家,一个是盲人叫亮亮,一个是他的母亲叫杨广翠,一个是他的父亲叫李超。
李超当时得了脑梗塞,医治这个病,也发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同时,他这个家庭是典型的因病因残因学致贫。
母亲杨广翠,负责照顾这位盲人儿子亮亮,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都让人帮忙。
盲人亮亮,在省城一个特校读书,那里全是些残疾人,属于特殊教育学校。他的母亲陪伴他,教他识盲文,读盲书,写盲文,还练习学做一些题,那是专门针对盲人开发的盲人教材,时间久了,她也学会盲文了。
她还叫盲人儿子亮亮写作文,有一次通过幑信发过来给我,盲文我看不懂,好在后面有翻译的中文,作文的题目很有意思,题目名叫难忘的一句话。
他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从小长大,听过家长、大人们给我说了很多话。有夸我的话,记得去年我们家突遭困难。爸爸生病住医院了,现在看着我们家的境况,我眼睛看不见,爸爸又半身不遂,姐姐要上高中,我们的家庭处于绝望之中。妈妈带着我们一同前往村委会,找到了驻村第一书记黄叔叔,黄叔叔经过了解和走访,对我们所反映的家庭情况确实是事实,就给我们发大米和油,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帮助。黄叔叔握住妈妈的手说,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黄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亮亮,你要乖一点,要坚强,你是妈妈的希望,要好好地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不要成为社会的累赘。虽然我似懂非懂,但是我要坚强,要学会生活自理,我一直把黄叔叔的话记在心中。我知道黄叔叔是个好人。”
她为了让盲人儿子亮亮不输在起跑线上,她总会在家用心教,在学校有老师教,生怕儿子比别家的孩子落伍了,这种爱子心切的心情,我们是十分理解的。
有几次我回省城汇报工作的间隙,抽空去特校看盲人亮亮和他的母亲。
那所学校在成都的一环路上,名字叫成都特殊教育学校。如果不仔细看,在公交车上一晃悠,就会错过那个学校。那些年因为成都当时正在搞建设,有些地方不注意,发生了变化,还真不好找。
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对于我来说,这城市里的东西南北中都很熟悉,但也有迷失方向的时候,城市之大,又因正处于大改造大更新的阶段,难免有些地方不好找,但大的方向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每次走到那附近,我总会找一家红旗超市,采购一些食品给盲人亮亮和他的母亲送过去,表达一份慰问。
当时在我所扶贫的村里,所有贫困户的家,我家家户户都走访到了,就连非贫困户我也走访到了。对于贫困户是属于我的帮扶范围的,能帮尽帮,让他们早点度过难关,摆脱贫困,消除绝对贫困。
像盲人亮亮这一家,他是一个盲人,什么也看不见。我对此表示同情,心里受到强大的震撼,没想到一家人的遭遇那么悲惨。当时他还有一个在读高中的姐姐,上面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
这一家人真是让人既悲悯又可怜,值得同情和帮助,必须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难关,贫困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家境生活很不好。
当时针对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让他这一家能享受尽量享受,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党和政府都会帮助他们的,我这位第一书记也会帮助他的,让这个家看到了希望。
他的母亲曾在一份写给我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写给一次次帮助我的第一书记,一次次接受第一书记的帮助。我内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总有一种想拿起笔写点什么。由于家庭突遭变故,我们有幸认识了省作协驻大田村第一书记——黄泽栋。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却没有看不起我,面对他一次次地鼓励和关怀的讲话,让我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也给我们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温暖。由于当时我的老公突发脑梗塞,失去了劳动能力,还花了几万元的医药费,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们一家人都很迷茫,女儿上高中,儿子双眼看不见,在成都特殊学校读书,需要人陪读,家一下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都成了问题,还拿什么读书。这时,有人对我们说,像我们这种困难的家庭,可以去找政府,政府能解决一点是一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识了黄书记,说话带着北方的味道,对人很诚恳,待人很亲切。当他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后,他说,孩子的学还是要上的,生活还得继续,像我们这种家庭确实比较特殊。他没能早知道,他也很惭愧,他也一定会尽力帮助我们,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当我知道我比他大一个月后,他总是一个姐姐前,一个姐姐后的叫着,无比暖心,说真的,我的亲兄弟都没这么好。现实生活中,我已习惯了世人的冷漠,人都是自私的,黄书记却不是,他助人于危难,救人于水火,每当他回成都时,不管是寒冷的冬夜,还是春暖花开的清晨,他第一时间回的不是他家,而是买了牛奶、鸡蛋、油、米等生活用品来看望我们,我很是感激,当我不知说什么好时,他说,这里有我的姐姐和亮亮,我要过来看你们过得好不好,过得好心里才能踏实地回家。我听后心里暖暖的,眼里闪着泪花。是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然而,黄书记时时刻刻记着我们穷苦人民,带给我们物质和精神的帮助,每次全都会亲切地对我说,姐,你带亮亮辛苦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的营养要跟上,牛奶要给亮亮喝,鸡蛋也要吃的,亮亮读了书,才会有出息,等长大了,学会一技之长,才能够养活自己。后来,他把我们的事情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听说后,被我对生活乐观的态度而感动,说是要帮助我,我和他的朋友素未谋面,然而他却慷慨的给予我帮助,让我度过难关,这难道不是一种无私的爱吗?黄书记无心的一段话,却带给我们家巨大的帮助。”
前几天,我收到盲人亮亮他的母亲发来的幑信消息说:“老弟,当时扶贫那三年,真是让您受苦受累的那三年!现在老百姓都还记得您!扶贫中最好的书记!”
因为我爸前些年也得了脑梗塞,也很关切的问道:“老弟,您爸的脑梗还在做康复没?”
我说:“感谢老姐的鼓励和理解,关心和支持。现在我爸还在老家,没有在医院住了,只有回家慢慢养,那种病对于上了年数的人来说,是医不好的,只能顺其自然。谢谢老姐的关心哦。”
另外我还说:“对了,亮亮和你现在都还好吗。老家的爸妈也一切都还好吗。我有好几年没去村上,其实蛮想念那里的乡亲们的。”
她说:“爸妈都还好,感谢老弟的挂念!我和亮亮没在成都了,回老家开了个按摩店。”
我说:“老姐,代向亮亮问好,得知你带着亮亮已回老家,并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我真为你们感到欣慰,经过多年的学习教育、以及你的培养教育,亮亮可以经营谋生了,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祝你们生意兴隆,并祝好人一生平安,幸福安康!另外,关于我父亲的病,因为年纪大了,肯怕也治不好了,但还是谢谢你的关心挂念。人生就是这样,岁月不饶人,他也不容易,只能慢慢康复吧,就看他的毅志力和坚持力了。还是谢谢你的关心。”
她说:“我们现在乡镇上开的小按摩店,就是人流量小,来这里按摩的人,而且是特别严重的那种,农村人嘛,除非不得己才来按一次,而且要求特高,周身疼痛,要求你一次就能到位!”
其实小镇上,逢场时,人要多点,平时镇上没有几个人,那些年在外扶贫时,我是知道的。但生意能正常维持走,就可以了。
她还向我诉说起她的老公李超以前得了脑梗后,现在康复的一些情况作了介绍。
她说:“老弟,李超人年龄年青些,康复特别好,针灸了半年,吃中药也半年,自己也很用心锻炼了半年,也能够与正常人一样干活,不过他的左手,不能做精细动作,左脚也还有麻木感,中风后遗症嘛!”
其实啊一家人,不图大富大贵,平平安安就好,团团圆圆就好,健健康康就好。看到他们现在生活得很好,我就高兴啊。幸福对于我们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大事情,无病无疾,健康最好啊。
她对我爸的这种脑梗塞康复,总是这样对我对慰道:“不要放弃嘛,毕竟老弟您那么用心帮扶我们,我们也无以回报,现在我自以为能够帮助到话,我们都可以试试,毕竟身体健康,不依赖别人,自己能够行动自理,就很满足了,就是原来以为住多大的房子,有很多票子就是幸福,然而历经一些事后,才晓得幸福就是无病无灾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说:”是啊,老姐,我爸这病得了突然,没想到会这样子,好在抢救及时,捡了一条命出来,现在老家由我妹在负责照顾他,一天三顿饭有吃的,平时生活有人照顾就好,我妹非常辛苦一个人在照顾我爸。岁数大的老年人,神经受损后,脑神经,脑细胞不可恢复。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同不同的方式方法。像我爸这种真得是很特殊的。能活着,能吃,不想那么多就好。谢谢老姐的关心哦。”
看到她的老公李超也慢慢康复起来了,真是感动高兴,她和亮亮在镇上开这个按摩店,也慢慢能养家糊口,一家人过得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就好。
这个家庭,后来盲人亮亮的姐姐也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他的父亲脑梗也慢慢康复起来了。,盲人亮亮和他的母亲在镇上一家盲人按摩店,现在也能够自实其力了。这一家人过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