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20年11月间,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蓉城的冬天跟秦巴山区的冬天可能要温暖一点,气温要高一点。在这样的一个季节里,呆在大城市里,呆在成都平原这个地方,总比秦巴山区要好多了。
那一天,我因工作原因,接到一份通知,要我去秦巴山区出差几天,我穿着厚厚的防寒服,备好生活必需品,装满行李箱,从成都东站坐动车前往秦巴山区,目的地是一个县城。
当动车缓缓始出成都东站的时刻,我就和这座城市作一个短暂的告别,几天后再回此城市。
随着动车组列车的不断加速,正飞速地驶出这座城市,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看上去非常美丽,景色迷人,让我想起老家的中原,那也是平原的地方,风景跟这里依旧美丽,依旧迷人。 要是春天,还可以在那平原上放风筝,还好这边每当春天的时候,也可以放风筝,有句话说的好: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眼下的时节,离那温暖的春天,还早着呢?但是,既然冬天来了,那么春天的脚步就会越来越近了。
四季的时令,从古到今也一直未改变过。冬去春来,春去夏来,夏去秋来,秋去冬来.四季变迁,周而复始,一年四季就这样循环反复,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凉快,冬天的寒冷。
我坐列车行驶2个多小时后,便始入了土溪站,这个站下的人很多,因为前方一站就是达州站。土溪这站人多,是因为渠县在秦巴山区那边是人口大县,流动量大,人口众多。列车短暂停靠2分钟后,便驶出了土溪站,一直再行驶大约20多分钟后,方可到达本次列车的终点站达州站。
我从土溪站下了车后,跟随人流一起踊入了那个出站口,因下得人多,每次这个口子都会拥挤,看见人头攒动,大家大包小包提着行李。这里只有一个出口,难免容纳不下突然增多的人流,好在有个应急出口,当人多的时候,会打开那个大门出口,这就避免堵塞,让旅客能顺畅出站。
站外的叫喊声,拉客的声音,此起彼夫,给这个小镇增添了几份热闹和喧嚣。但是没隔多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天空中的蓝天白云空悠悠,自在地飘荡在空中,叫不出名的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偶尔还能听见叫声。
此时,我坐上了一辆开往县城的大巴车.这辆车行驶到县城里一个临时客运站点,我便下了车,拉着行李箱,前往一家宾馆的方向走去。
这里的天气真得很冷,寒风让人想起北方的冬天,这是秦巴山区,在这个季节也是非常冷.好在早有准备,防寒服穿着了,防寒帽带起来,就好多了,没有那么冷了,走着走着就热和起来了。
这座县城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那时驻村帮扶的时候,经常要到这里来开会,那里有一个这座县城的会议中心,也是电影院。有会时就用作开会的会议室,无会时就用作电影院,放电影,可谓一举两得。当时县委县政府的重要会议一般都在这里开,没有会议期间,就对外开放,作为电影院,供县城人民观影用的场所。
我边走边看这里的街景,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我所住的宾馆附近,到达这里后,先办理登记住宿,以前扶贫时在外开会,很晚的时候,就留在县城里住宿。
那时我驻村的地方,离县城有40多公里,来趟县城开会也不易,先要从村上走十多里的山路,到镇上一个三岔口等车,经过这里的中巴车或大巴车都是开往县城方向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问下开车的师傅或随车的售票员,一般是不会搭错车的。
那次参加大回访,来到这里曾经熟悉的地方,我的原来帮扶村大田村,我是非常高兴,非常开心,那里的父老乡亲们跟我是一样的心情,听说我要回来了,就连村上平时开会请都请不来的人,都要过来看一下我这位曾经的第一书记,那个热情劲,高兴劲,开心劲,只有在场的人,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回到这里熟悉的秦巴山区,熟悉的村庄,熟悉的人、熟悉的景,熟悉的路,熟悉的房,熟悉的树,熟悉的山山水水,熟悉的蓝天白云等等,都给我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
在那边工作几天时间,每天都是很忙碌的,总感觉多想走几户人家,多看看那里的一些长辈子,还有一些同事,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的人员。见到这些人,就见到了亲人。日久他乡即故乡,吾心安处即故乡,秦巴山区何尝不是我的故乡呢?这里的秦巴山区,还有我那真正的大别山区,都是我的故乡。只不过一个很远吧,一个很近吧。
那一次回访,记得有一天晚上很晚了,到一户住在山脚下面的已脱贫户家中,已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了。可能她那家做梦没都有想到,我会来到那里,看望这家已脱贫户,了解她们家的情况。陪同我一起的还有村文书小高以及她的丈夫小郑,车子开到山脚下后,但因路滑,总是不好开,原地打圈圈,开不走,我和小高一起又帮忙推车,最后总算开出来了。
接着我们又到其他已脱贫户家走访,在这过程中,期间收到镇上一位领导打来的电话,关心问候,让我别太累了,走访不完,明天继续走访也可以。因为山区居住的村民都很分散,有些不在家,有些在外,有些在镇上住,有些在其他地方住等,总之,对于已脱贫户只能亲自走访,才能了解到他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和亲身感受体会。事业心、责任心,让我不敢怠慢,也不能怠慢。
想一想那几年我在秦巴山区扶贫,我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这次我也是真走访真回访,得到第一手资料,为党和政府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苦再累也值得。
回访已成往事,往事只能回味。忆往昔,扶贫岁月稠。看今朝,秦巴山区如此多娇,大田如此多娇。祝福秦巴山区的明天更加美好,大田更加美好!
(泽栋,2025年6月15日写于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