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地方。但是我们乡镇所在的这一带川道却是大名鼎鼎。因为它就是著名的重耳川,相传这里就是晋公子重耳青年时期流浪的地方。
抗战期间,毛主席转战陕北,曾经在这里的邱家坪村与高家塔村停军过夜休息。因此,这一道川镇也就更加的光耀与神圣。
小时候我们家里的生活特别艰难。父亲与母亲整天在山里干活,每天早上天还不亮就早早起床到了山里,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我想此情此景,就连山中的月亮看了也会感到愧疚。大哥每天都去放羊,二哥在镇里上初中,而我只是一个小学生,每天要到离村三里多的山下去上学。除了每天的作业,我还要帮家里做一些零散的农活,特别是周末。
起初是烧火、捡柴,之后是拔草、砍柴,后来渐渐的是挑水、种豆、摘玉米之类的事,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放羊。
按照往常,放羊本来是父亲与大哥的事,但偶尔他们也有一些其他的事务。比如父亲在山里干活,大哥要到镇上去买办东西,这个时候放羊的事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头上。起初一听,我是极不情愿、极为害怕的。因为放羊可不是一件自由轻松的事。如果照看不好,羊就会走出荒地,而跑到别人的庄稼地里,而且几十只羊如果走散了,“各自为政”,让人头疼。当然最害怕的还是雷雨天气,电闪雷鸣,山洪起来,于是人与羊都惶恐不安,无处可藏。
事情往往就这样,越是困难的东西,越是让人刻骨铭心。然而,上面这些都是有关放羊的困扰,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原来放羊也有诸多的好处。对此我在早年还专门写过一篇小文叫《放羊的日子》,可见放羊也并非一无所获。
然而,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便是,放羊让我将视野投向了家乡以外的地方,我对家乡以外的村庄愈加熟悉。
从村子的南面出发,再往前走是张家渠的山,再往西走过那道塬就是九沟村,西北最高的是红山墕口,再往北走就是龙鸣圪塔……这些山高低不一,但几乎每座山脚下都有一些大大小的泉眼,有时还会汇成涓涓细流,以及众多的知名与不知名的草木虫鸟,于是我赶着羊群,逐水草而走……
啊,原来山的那边还有山,还有无数诱人的村庄,以及更加诱人的天空与变幻多姿的云海!原来我们的土地这样广大,我们祖国的疆域如此辽阔!我开始爱上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开始崇拜起我的祖国。
就这样渐渐的,我开始关注家乡以外的自然景象,风土人情,以及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有时我望着山上的羊群,我望着远处的天空,想着想着,又想起了故事里的少年英雄王二小。王二小不光会放牛,他还会站岗放哨,而且是参加抗日斗争,打鬼子,保卫自己的家园……越想越觉得王二小厉害,再后来王二小就变成了我的偶像。什么时候,如果我也能像他一样,一边放牛一边抗日……哦,不对,是一边放羊一边打鬼子,就好了!
羊儿依然在山坡上吃草,群山依然是群山,远处的山鸡正在“嘎嘎”地叫着,对面有两个种地的老头赶着一头毛驴在犁地,偶尔还可以听到几句信天游在幽寂的山谷间回荡。可是我的思绪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大约是上了五六年级吧,我又在课文上认识了几位英雄。那时我理解的打仗就是拿着机枪去打敌人就行了,似乎敌人都不堪一击。当我读到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去挡住敌人的机枪口、邱少云被燃烧弹活活烧死、董存瑞用手臂托起炸药炸毁碉堡的时候,我难过极了,心中的愤怒好似火山喷发一般。我才真正意识到战争是残酷的,而且敌人也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样一打就死,不堪一击的。英雄们为了保卫家园,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很是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打仗?人们就不能和睦吗?大家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直到有一次我才终于明白了!一天我放羊时,几只贪嘴的山羊偷偷溜进了别人的玉米地,只一会儿工夫就打人家刚发芽不久的玉米苗啃了个净光。结果玉米地的主家到晚上就来我家,要向我们讨教说法。当时我很害怕,心想这下可是闯下了大祸,在劫难逃,这该如何是好?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呢?最后还是我大哥出面道歉,做了保证这才了事。从这以后,我放羊似乎小心多了,但也似乎成熟了许多。于是赶着羊群去更远的一些地方。而我也更明白了许多。其实只要有人,斗争就再所难免,战争也是这样,尤其是国家之间的斗争,更是这样。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童年真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纪。于是我又想起北京的长城,据说当年秦始皇修它就是为了保卫国家。我又想到了塞外的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想到了江南的江河湖泊,雪山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听说北方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叫狼牙山。五位壮士在悬崖引开敌人的英雄壮举,多么惊心动魄啊!不行,我也要当“五壮士”,要当战士打鬼子,要不做一名将军。不过权力还有大小,起码要当一名司令,驰骋天下。或者当一位科学家,像李四光一样,这样便可以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顺便看一看美好河山。或是当一名飞行员,开着飞机,每天在蓝天上看世界。如果当不成飞行员,那就去开火车,然后一天走一个地方。似乎这火车就是我家的制造的……总之,那个时候,大概我是将自己能想到的各种职业或梦想都做过一遍,除了想当一名主席之外!
羊儿依然在山坡上吃草,又是一年过去了!终于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而我也在想做王二小那样的英雄梦中度过了童年……
如今,虽然我的童年已经不在,但是我的王二小式的英雄们却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时代在变换,四季会流转,但是不变的是我对童年的追忆,是我对革命战士们的一颗赤诚的心。因为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当代,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国雪域高原的玉麦,这里有用牦牛卫队筑起的一道新的“长城”,这里有我们新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桑杰曲巴老人与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
在阿里地区的人们,有一个平措南加家族,“一件事,五代人,上百年”,他们一脉相承,驻守边境。正如他们所言:“我们放牧不只是放牧,更是守护神圣国土,我很骄傲。”
还有石头上满是党旗、党徽的杰罗布村扑民;还有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挂着国旗的格林村村民;更有为了祖国而寸土不让的时代英雄陈祥榕……
是的,“清彻的爱,只为中国”。在中国,每一片土地都有它自己的记忆,每一条河流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