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扈学秋的头像

扈学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0
分享

东昌湖畔胭脂岛

聊城,这座被誉为“江北水城”的古城,因水而灵动,因岛而神秘。水,是聊城的灵魂,湖河纵横交错,孕育出众多独具魅力的小岛,仿佛散落于水面的繁星,每一座都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聊城的岛,星罗棋布,各有千秋。湖心岛,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二十一孔桥的北面、老渔翁的西面,是聊城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坐标。名人岛,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开发,成为东昌湖上最为耀眼的明珠之一。它坐落于腾龙广场的北面,站在东昌路上便能远远望见。漫步于荷香亭中,眼前的名人岛美不胜收,岛上仿古建筑错落有致,文化设施一应俱全。那座高耸的塔,宛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成为东昌湖上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而岛上的李奇茂美术馆,更是为这座小岛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南关岛,如今被赋予了“龙堤岛”这一富有诗意的名字,它静静地卧在东昌古城的南面。这里曾是聊城的南关村,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集美食、娱乐与旅游于一体的热门之地。岛上的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这座小岛最醒目的标志,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与城市的繁华。

葫芦岛,位于运河南面、东关街的北面,仿佛是从东昌湖的怀抱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岛上古建筑林立,葫芦造型随处可见,与东昌葫芦这一闻名世界的特产相得益彰。在这里,龙门巍峨耸立,历届状元名单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传承。

月亮岛,宛如一弯新月,静静地漂浮在东昌湖的怀抱中。它坐落于运河的西面、龙堤岛的东面,紧邻着水城之眼摩天轮的东北角,与聊城著名的景点山陕会馆遥相呼应。这里是东昌湖湿地公园的一部分,景色优美,宛如世外桃源,让每一个到访的人都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此外,还有云泽岛、丁香岛等众多小岛,宛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点缀在东昌湖的碧波之上。据说,东昌湖中大小不一的岛屿多达十余个,每一座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故事。就连城南新修的望月湖上,也有两个神秘的小岛,其中一个便名为望月岛,虽未曾亲身前往,但仅听名字,便已让人心生向往。

而在众多的小岛中,有一座名为胭脂岛的小岛,宛如一颗隐藏在深闺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南有杭州西子秀,北有东昌胭脂美。”东昌湖,又名胭脂湖,因胭脂姑娘的美丽传说而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聊城也因此被赋予了“爱情之都”的美誉。

胭脂姑娘的故事,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这部文学巨著中,《胭脂》是唯一一篇既不写妖也不写鬼的故事,它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聊城的土地上,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胭脂,这位东昌湖畔卞姓牛医之女,才姿惠丽,宛如一朵盛开在湖畔的鲜花,美丽动人。然而,因家境贫寒,出身寒贱,她虽心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却难以找到理想的归宿。

一日,胭脂在门口偶遇一位青衣秀才鄂生,只见他秋隼眉目清朗,举止文雅,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人。少女的心湖瞬间荡起了层层涟漪,情愫暗生。从此,胭脂终日对窗凝望,茶饭不思,渐渐病倒。邻居王氏看破了她的心思,愿为她牵线搭桥。王氏本只是将此事当作笑谈,却不想被她的情夫宿介得知。宿介心生邪念,趁着夜色翻墙进入胭脂家,冒充秀才鄂生敲开了胭脂的房门。胭脂姑娘又惊又喜,却坚守礼数,约定正式提亲后再相见。临别时,宿介强索绣鞋为信物,却在仓皇离去时不慎掉落,被浪荡子毛大拾得。

毛大捡到绣鞋后,心怀不轨,持鞋夜闯卞家,却误入胭脂父亲房间,将其杀害。命案震惊乡里,鄂生因绣鞋之故被拘,在严刑下屈打成招。才子蒙冤,佳人泣血,东昌湖水似乎也为之呜咽。

济南知府吴南岱明察秋毫,重审此案,查出宿介冒名之事。然而,宿介亦在酷刑下认罪,眼看又是一桩冤狱。就在山穷水尽之际,学政施愚山接手此案。这位睿智的官员在城隍庙设下巧局,令真凶毛大自露马脚。当毛大在神明面前面色惨白、跪地求饶时,一桩曲折离奇的命案终于水落石出。

后来,胭脂与鄂生在县令主持下结为连理。每逢黄昏,人们总能看见一对身影在湖心岛上漫步,他们的倒影在水中交融,恍若这湖水永远拭不去的胭脂色。蒲松龄在文末提笔写道:“然爱其人者,及其胥余;胭脂亦何憾乎其色之足以倾城也!”

《胭脂》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鲜明,戏剧冲突极强,宛如一部精彩的戏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上演。它被多次改编成各种戏曲和电影,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上世纪70年代末,浙江越剧团将《胭脂》改编成戏曲,这部作品以其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和深刻的主题,成为所有《胭脂》改编作品中最负盛名、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周恩来总理生前非常关心和喜爱这出戏,曾经指示公安干部都去看看《胭脂》,学习其中深入调查、反复推敲的办案精神。

几乎所有主要地方剧种都有胭脂的改编本,各剧种利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诠释胭脂这个故事,使它在不同的舞台上呈现出多彩多姿的风貌。京剧的胭脂,唱念做打尽显功力;川剧的变脸,神秘莫测令人惊叹;昆曲的雅致,婉转悠扬余音绕梁。

早在1965年,香港凤凰影业公司就把《胭脂》的故事拍成了电影。这部影片是典型的香港邵氏风格的古典文艺篇,注重布景的古典美、服装的精致和故事的传奇性,影片节奏舒缓,情感刻画细腻,忠于原著的悲欢离合。1980年,中国大陆也拍了一部电影《胭脂》。这是改革开放后内地拍摄的版本,在叙事上更为明快,同样注重还原古代风貌,并对封建社会的司法黑暗有一定程度的揭示。演员朱碧云饰演的胭脂娇俏可爱,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形象。这部电影在80年代初上映时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让胭脂这个古典故事在新时期重新被广泛的认可。

《胭脂》从一个文言小说,通过戏曲和电影的不断改编与再创作,成功地融入了中国现代大众文化。其生命力正源于故事本身蕴含的对正义的追求、对爱情的坚守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善恶美丑,让我们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些年提胭脂的人少了,关注胭脂的人也少了。聊城在创建江北水城、全国著名旅游城市的过程中,也很少提及胭脂。聊城文旅部门对胭脂的宣传似乎也不够到位。这是多么好的一个选题呀!有《聊斋志异》这部举世名著作为依托,有前面的戏曲和电影作为铺垫,聊城应该重新开发、重视胭脂故事,让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可惜在聊城,我们很少看到胭脂故事的影像、资料和文字。我记忆中,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南面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文字,却掩藏在深处,很难被人发现。在聊城高新区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的同心湖边倒是有一个胭脂的雕塑,也只是简简单单几行文字而已。电影戏曲毕竟是那么长时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年轻人,现在的聊城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胭脂的故事了。有很多人仅仅知道有胭脂这个名字而已。就连东昌湖畔的胭脂岛也只是挂了一个胭脂岛的名字,里面一点胭脂故事的介绍都没有。真的有点可惜了,胭脂的故事我们不能忘呀,这是宣传我们城市、我们家乡多好的选题和素材呀!

既然这里命名为胭脂岛了,那就把胭脂的故事、《聊斋志异》中《胭脂》的原文刻上文字立在旁边,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故事,增加水城的文脉和文化。甚至可以在这里模拟一个胭脂的故居,让更多的游客来打卡这一爱情圣地,感受胭脂姑娘的美丽与传奇,领略聊城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样多好呀!

东昌湖畔的胭脂岛,宛如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宝库,等待着水城人民去发掘、去传承。我会继续努力,让胭脂的故事在聊城的大地上永远流传,让东昌湖的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