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那宛如雄鸡傲立的广袤版图之上,四川,这片被自然格外垂青的土地,以它独特的姿态引人遐思。这里的每一寸山川,都像是岁月以苍穹为幕、风云作笔,精心绘就的惊世画卷。巍峨群山间隐匿着无数上古传说,而一次次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恰似被神明赐福的钥匙,缓缓打开通往时光深处的大门,引领着我们穿越迷雾,探寻那些尘封已久却依然熠熠生辉的文明。
一
三星堆遗址,如一位从混沌远古走来的巨人,披着神秘幽光。当考古工作者怀着虔诚与期待,轻轻揭开那积压了数千年的土层,一件件造型奇幻、风格迥异的青铜器物跃入眼帘,宛如星辰挣脱长夜,骤然坠落人间,以璀璨之光照亮了现代人的眼睛。
青铜纵目面具上那夸张凸出的双目,好似两轮高悬苍穹、能穿透时空的金乌之眼,静静凝视沧海桑田,见证王朝兴衰、文明起落,犹如一位沉默而睿智的历史守望者。
据《华阳国志》等古籍所载,古蜀国的首位先王蚕丛,其目纵生。他似被上天赋予了超凡的眼力,能望穿云雾、洞察山河,最终带领族人寻得这片丰饶沃土,开启古蜀文明的辉煌序章。
高达数米的青铜神树,枝桠盘错、宛若升腾的金色巨龙。每一片枝叶都闪烁着神秘光芒,其上的青铜飞鸟振翅欲飞,仿佛随时将携远古长风直上云霄。在神话中,神树是接连天地的阶梯,神灵藉此往来三界,传达天意与民愿。古蜀先民年复一年在树下祭祀,祈愿风调雨顺、族群安康。
这些青铜器,并非凡俗之物。它们是古蜀人在祭坛前以赤诚之心铸造的精神图腾,是接连人间与神明的桥梁,倾诉着对宇宙的叩问与敬畏,如同一首首以青铜镌刻的史诗,吟唱先民的智慧与豪情。
遥想数千年前,在这片受两江润泽、山林庇佑的土地上,古蜀先民以超越时代的想象力,在缺乏精密工具的条件下,仅凭双手与智慧采铜冶铸,创造出如此惊世骇俗的文明奇观,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壮举。
三星堆文明,犹如一颗遗世独立的孤星,虽与中原文化风貌各异,却同在华夏文明的星空中交相辉映。如同两条奔涌的大河,各自流淌,终汇入同一片海洋,共同编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壮阔图景。
站在三星堆的发掘现场,脚下叠压的土层如一部无字史书,细微的色泽变化、土壤纹理,都藏着王朝更迭、祭祀与市井的故事。身旁的件件文物,则如跳跃的音符,合奏出古蜀文明恢弘而灵动的乐章。
于此,我们唯有深深敬仰。
二
如果说三星堆是一首豪放跌宕的史诗,那么金沙遗址便似一曲温婉悠扬的抒情诗,轻轻吟唱着古蜀文明的另一种传奇。
与三星堆的雄浑壮阔相比,金沙显得更为灵动柔美,宛如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漫步金沙遗址博物馆,犹如踏入一座被时光厚待的梦幻花园,空气中弥漫着历史沉淀的芬芳,如一坛尘封千年、刚刚启封的醇酒。
太阳神鸟金饰,无疑是这其中最耀眼的花朵。它以简洁流畅、富有韵律的线条,勾勒出四只神鸟绕日飞翔的瑰丽画面,仿佛一场永不落幕的天上华舞。这不仅是件工艺惊人的黄金艺术品,更是古蜀人对太阳的深情告白,承载着对光明、温暖与生命的永恒向往,如同一颗不落的星辰,照亮华夏文明的漫漫长路。
如今,太阳神鸟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化作一位优雅的文化使者,跨越疆域与时空,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古老而醇厚的文化魅力。
在博物馆的灯光下凝视这枚薄如蝉翼的金饰,仿佛可见千年前的工匠于烛火斑驳中屏息雕刻的身影;可听见他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祈愿——那轻柔的呢喃,仍在历史的廊道中悠悠回荡。除了太阳神鸟,那些温润如玉的礼器、朴拙厚重的石器、细腻洁白的象牙,无一不散发着生活的气息,见证着古蜀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也铭刻了香烟缭绕、祭乐庄重的神圣时刻。在祭祀中,人与神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从三星堆到金沙,古蜀文明的火种从未熄灭。它穿越战乱风雨,撑起一个民族的精神天空。这份坚韧,如一条无形却强韧的纽带,将我们与祖先紧密相连。让我们知道,无论时光如何轮转,民族的文化血脉永远奔流不息。这是我们最坚实的底气,也是最珍贵的传家之宝。
三
顺历史之流而下,邛窑遗址群如一颗蒙尘的明珠,在考古者持之以恒的清理下,重新熠熠生辉,照亮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几乎被遗忘的传奇。
邛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片圣地。作为中国彩瓷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邛窑的出现,打破了单色瓷的桎梏,为世界带来一个绮丽多彩的瓷器新宇宙。
漫步邛窑遗址,仿佛能看见千年前工坊中炉火熊熊,听见工匠敲打泥土之声,空气中仍弥漫着陶土与火焰交融的气息。出土的器物中,无论是端庄雅致的生活用具,还是栩栩如生的雕塑摆件,甚至充满童趣的小玩具,都展现出邛窑工匠惊人的想象力与技艺。瓷器上绘制的花卉、人物、动物,笔法细腻而传神,或工笔精致,或写意洒脱,兼具实用和艺术之美,独步天下。
这些精美的邛窑瓷器,承载着四川特有的风情与文化,沿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如文化使者般走向四面八方,融入华夏乃至世界的生活轨迹,在异国的餐桌与案几上,静静绽放中国文化的光芒。
邛窑的存在,是四川陶瓷工艺的里程碑。它见证先人在工艺与美学上的卓越追求,为后人留下无穷的文化遗产。
站在邛窑遗址前,心中满怀对先人匠心独运的敬佩,也更坚定我们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四
四川的考古发现远不止于此。
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存中,我们仍可听见祖先在这片土地上艰难开拓的足音。那些粗糙而质朴的石器,是他们与自然抗争的武器,也见证了文明破晓的最初光芒。唐宋时期的墓葬与摩诃池遗址,则展开了一幅盛世民俗的长卷。壁画精美,器物琳琅,无不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富庶安定、民生祥和。工艺精湛的瓷器与丝绸,更彰显了当时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还有散落在深翠山岭中的茶马古道——翠云廊、金牛道、阴平道……每一块石板、每一处驿站,都镌刻着往日商旅络绎、市集喧嚣的记忆。在这条路上,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绽放出绚丽多元的火花。
以及资阳蒙溪河遗址中那些数万年前的先人们留下的食物种子与精心打磨的石器,更让人思绪翩跹。
这些跨越时代的考古发现,如一根坚韧的丝线,将四川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珍珠串联起来,让我们深刻理解了过去,也清晰地看见了自己未来之路。
五
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文化,成为一座指引民族的灯塔。
四川的这些考古瑰宝,不仅璀璨夺目,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信仰与审美。
当诡谲的三星堆面具、辉煌的金沙太阳神鸟、绚烂的邛窑彩瓷呈于世人眼前,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已然开启,吸引全球目光再度聚焦中国。
人们在这些文物面前驻足、惊叹,曾经朦胧的东方印象变得清晰而真实。这一场场跨越疆域的文化对话,不仅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互学互鉴的桥梁。中华民族正以更自信、包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稳步前行。
考古之光,照亮了四川的现实发展之路。文化与旅游藉此深度融合,古老文明点燃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汇聚成新时代家乡建设的蓬勃力量。
四川,犹如一位沉默而宽厚的守护者,以深沉胸怀珍藏着无数历史的秘密,始终静候更多心怀梦想的探索者——前来叩响时空之门。2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