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为的头像

何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7
分享

父亲喜欢花生米下酒

 

村头的老槐树又落了叶,斑驳的树影在黄泥土上摇曳。我想起了父亲就着花生米下酒的那些日子,在时光里明明灭灭,却始终带着温暖的烟火气。

那是我很小的时候,住在乡下的老屋里。父亲村卫生院上班,傍晚回来,时常会摸着一包炒花生,轻放在桌上,再抱出土罐子白酒。母亲懂得他的意思,就去地里拨几棵自家种的蔬菜,或炒几片腊肉,或素炒。父亲则坐在八仙桌前,摆好那个掉了瓷的白瓷碗,倒上半杯白酒。花生米从牛皮纸袋里溜了出来,父亲捏起一颗,放在鼻尖下闻了闻,然后扔进嘴里,“咔嚓”一声咬开,酒香和花生的焦香便在小小的屋子里弥漫开来。我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偷偷抬眼望父亲,他总是眯着眼睛,小口抿着酒,时不时夹一筷子母亲炒的青菜,脸上的疲惫似乎在这烟火气中渐渐消散。

我忍不住好奇问父亲:“酒那么辣,为什么还要喝呀?”父亲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酒里啊,有生活的味道。”我哪里懂得生活的滋味,只是觉得花生比酒好吃多了。趁父亲不注意,我偷偷抓了一把花生,塞进嘴里,咸香酥脆,越嚼越香。父亲看见我偷吃,也不生气,只是说:“慢慢儿吃,别哽到了。以后有的是机会吃花生下酒。”

稍大一些,家里搬到了带小院的房子。母亲在院子里辟出一块地,种上了花生。春天的时候,父亲翻土,母亲播种,我在一旁帮忙递种子。阳光洒在院子里,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父亲说:“花生是个实在的庄稼,种下了就会有收成。”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着小小的种子埋进土里,心里满是期待。

夏天,花生苗长得郁郁葱葱,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母亲每天都会去院子里浇水,父亲则会在傍晚时分,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他的花生地,喝上一杯酒。此时的花生米,大多是母亲自己炒的。锅里倒上少许油,把晒干的花生倒进去,小火慢慢翻炒,不一会儿,香味就飘了出来。母亲会撒上一些盐,拌匀了盛在瓷碗里。父亲夹起一颗自己种的花生,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然后眯着眼睛说:“还是自家种的花生吃起来香。”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花生从地里挖出来,带着湿润的泥土。母亲把它们洗干净,放在竹匾里晾晒。我和弟弟蹲在院子里,帮母亲挑选饱满的花生,不饱满的就留给我们当零食。晒干的花生装进陶罐,母亲说可以保存很久。父亲的下酒菜,从此就多了这份自家的味道。

父亲数十年保持着每天傍晚喝酒吃花生的习惯。我离开家乡去了远方工作,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总会说:“你爸又坐在院子里喝酒呢,碗里的花生米还留着给你留着几颗。”听到母亲的话,我的心里暖暖的,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小院里。

在他乡,我也会偶尔买一包炒花生吃,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味道虽然也不错,但没有母亲炒的香,没有父亲喝酒时的那种氛围。有一次,母亲寄来了一包自己炒的花生,我打开袋子,感觉香味扑面而来,还是记忆中的味道。内心里就突发想念,想念父亲喝酒时的样子,想念那个小小的院落,想念那些就着花生下酒的日子。

每每瞅着放大假回家,我就会陪父亲喝上一杯。父亲用他粗糙的手给我倒酒,说:“在家陪爹喝酒可以随意一些,在外陪酒是应酬可要注意礼节。”我学着父亲的样子,抿一口酒,辣辣的,却在喉咙里留下一丝回甘。夹一颗花生,放进嘴里,咸香酥脆,那是家的味道,是岁月的味道。

如今,院子里的花生地消失了。父亲也不再年轻,鬓角有了白发,身手也不再那么矫健。但依然喜欢在傍晚时分,坐在阳台上,摆上一碟花生,就着一杯酒小酌。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有时候,我会陪着父亲一起坐在阳台上,看夕阳西下,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他会说起在上班的艰辛,说起和母亲一起种地的日子,说起我和弟弟小时候的趣事。每一颗花生,每一口酒,都承载着那些难忘的回忆。

就着花生下酒的日子,是平凡的,也是温暖的。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那些烟火气,那些亲情,那些岁月的沉淀,都在这一碟花生、一杯酒中,慢慢发酵,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寒意。我望着父亲微驼的背影,心里生出感想: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而那些就着花生下酒的日子,就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因为,那些就着花生下酒的日子,就是最真实、最动人的生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