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为的头像

何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0
分享

花儿絮语

窗台上的那盆水仙开了。我是在一个微雨的清晨发现这一点的。那时天还未大亮,灰蒙蒙的光线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青瓷花盆上。水仙的叶子修长挺拔,像一支支翠玉雕成的剑,簇拥着中间那几朵洁白的花。花瓣薄如蝉翼,花心一点嫩黄,在晨光中微微颤动,仿佛刚从梦中醒来。

这盆水仙是去年腊月,我与小女儿一起在青石桥花鸟市场买的。记得那天也是下着雨,我俩撑着花伞走在路上,忽然被一阵清香吸引。循着香味望去,只见街角的老花农正在摆弄他的花。他的摊子上摆满了各色花草,有含苞待放的山茶,有青翠欲滴的文竹,还有几盆水仙,叶子已经抽得老高,花苞鼓鼓的,像是随时要绽开。

“这水仙养得真好。”我蹲下身,轻轻拨弄着叶片。老花农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睛却晶亮晶亮的。一双粗粝的手掌端起一盆花,说:“是啊,这都是我亲手种的。你看这叶子多挺,花苞多饱满,再过些日子就能开花了。”

我们买下了一盆水仙。老花农用报纸仔细包好花盆,又叮嘱我:“水仙喜阳,要放在窗台上。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既然养了,就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用心。”

我们把水仙放在书房的窗台上。每天清晨,我都要看看它。看着叶子一天天长高,花苞一天天鼓起,心里就充满了期待。有时烦闷,抬起头看看它,仿佛就能闻到那股清雅的香气,心情也跟着明朗起来。

水仙开花的那个早晨,我坐在书桌前,看着它在晨光中轻轻舒展,微风一来就摇曳。想起母亲来。母亲是特别喜欢养花的。那时我们住在乡下的老屋里,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连墙壁上都挂着花蒌,还有一箱不知疲倦的蜜蜂嗡嗡嗡忙着采蜜。水仙和风信子俏丽整个春天,茉莉和栀子浓郁了夏日时光,秋天里菊花瓣瓣都香艳,寒冬腊月时梅香飘得老远……一年四季,我们全家人都在花香中沉沉睡去,又被阵阵芬芳催醒。“一朵花就是赠给你的一个祝福。”我一生都记得母亲的这句禅语。

母亲生病了,躺在床上不想动。窗外的梅伸进来一技,送给满屋香气。我每天还会摘下一枚骨朵放在母亲枕头边,她手心捏着花朵,鼻翼嗅着花香,鱼尾纹就皱得越加深刻。“梅都开了,春能远吗?”读过中学的母亲一生都向往诗意生活,也给我们一家营造了诗一般的生活场景。如今,爱美、乐观的母亲早已不住在老屋里了,但是养花的习惯却被带到了城里。大阳台上排满一溜花,冬天客厅里养着一束梅,卧室里也插着一瓶梅。

受母亲的影响,我也爱养花草。每到春天,我会在窗台上换摆几盆花。看着它们生长、开花,仿佛就能感受到生命律动的节奏,感受到光阴的缓慢流逝。

水仙的花期不长,但每一朵都开得那么认真,那么热烈。早晨,它们迎着朝阳绽放;傍晚,又随着夕阳慢慢合拢。这些花是否也有自己的心事?它们是否也会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月光倾述自己的故事?

渐渐地水仙的叶子发黄了,花朵也凋谢了。我和小女儿内心都不免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生命的常态吗?我趁机告诉小女儿:“花开有时,花落也有时。重要的是,在绽放的那一刻,它们把最美的姿态留给了这个世界。人生其实也一样的。”小女儿点点头:“嗯,我懂了!”女儿把凋谢的花朵轻轻摘下来,夹进书页间,她说会做成书签寄给远去澳洲的朋友姗姗做留念。

我家除了窗台上养花,三十多平方米的阳台上也被我填了一层厚厚的泥土,并在两端各种一棵金桂和一丛翠竹,其余地儿全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

种桂和竹并不表示自己多么清高,也不是为了远俗。我常想:人的生活要顺应时序,春天看花儿绽放青春,秋天扫落叶归于尘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