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杯犀藏海的头像

杯犀藏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6/28
分享

《夜行记》:用荒诞、幼稚和幽默对抗世界

        王小波的《唐人故事》满含黑色幽默,篇篇精彩。其中,《夜行记》是我最爱的篇章。

故事讲的是玄宗年间,一个书生带着家眷赶路,与一个和尚结伴夜行。两人都是杠精,谈女人、谈骑。射、谈剑术,和尚奇语迭出,惹得书生心里发痒、十分不爽,三次发射弹弓想把和尚除掉,结果都被和尚躲开。二人同行一夜,几番斗法之后,在清晨的山顶互诉心曲,明白了杀人和抢劫都不是好游戏。

故事的精华全在二人对谈的过程中,这样干巴巴的讲来,实在无趣。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亲自去尝,感兴趣可以去读,一定不会失望。

这个故事固然可以从很多角度理解,最值得称道的是其游戏精神和幽默感——捉个跳蚤分辨牝牡,女娲造人是海水点豆腐,秃和尚是止咳丸……一本正经地瞎掰,让整个故事展现出一种“轻逸”的气质。这正是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提出的文学追求之一。

游戏精神和幽默感营造的轻逸,以及由此带来的荒诞,正是抵抗沉闷和僵化现实的有力武器。

最近总看《蜡笔小新》动画片,感到两者之间的关联。

永远五岁的小新,是个爱捣蛋、好色又不走寻常路的小屁孩,日复一日在进门时说着“你回来了”,永远找不到好朋友正男的家,总是无情戳破阿梅的虚张声势,把父亲背负的三十二年房贷挂在嘴边,用屁屁舞和大象歌打败一切,是当之无愧的“概念神”。

从小新荒诞行为背后,我们看到让人羡慕的生活智慧:用天真戳破成人世界的虚伪,用绝对真诚嘲讽装假作伪,活在当下而不为未来焦虑,用纯粹的自我消解权威……

幼稚让他成为戳破皇帝新装的人,而我们可望而不可即。

《夜行记》也好,《蜡笔小新》也好,都在对现实的解构中,把沉重变成了轻松,把严肃变成了戏谑,把生活难题变成游戏。其中共同的内核,都如王小波所说,用一颗童心看世界,这是很大的智慧。

幽默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发现生活不同侧面的智慧。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道出了人生的本质: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幽默,就在喧哗与骚动中找一丝轻松,在乏味的河滩上找一块奇石,在贫瘠的语言荒漠里找一点趣味,并用这一丝一块一点,穿透生活。

小时候,我站在春天的院子里,从一堆柳条中寻找一根最笔直趁手的,在温暖的春风里用力甩动,发出“咻咻”的响声,乐此不疲。完全不顾及这些柳条本来的功用——爷爷割下它们,是为了织簸箕。

我的小伙伴自告奋勇,找来最笔直坚硬的腊木棍给老师做教鞭,又毫无意外地任这棍子抽打自己手心,竟也乐此不疲。

我们的快乐来自于对主线任务的漠视,来自于全心全意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这一点,与王小波或蜡笔小新是一致的。

关键在于保持一颗童心,关注趣味而非目的;在于正视自我的不完美,增加用荒诞回应荒诞的勇气;在于享受过程,努力找到事物幽默的一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