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因为王安忆的推荐。王安忆谈及费兰特时是钦佩的,带着作家之间的惺惺相惜。
有趣的是,尽管费兰特大名鼎鼎,但她(他)的身份却仍然成迷。人们一致认定她是一位女作家,因其文笔之细腻,对人性之幽微把握之精准,对女性心理之曲折回环洞悉之深刻,确实常人难敌。
作为男性读者,读时有费解、有惊愕,更有窥视人心之无底深渊的惶惑,以及对自己浅薄无知的叹息。正如电影《大佛普拉斯》中说: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着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
《我的天才女友》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整个系列的序幕,讲述了莉拉和埃莱娜的童年和少女时期。二人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贫穷破败的社区,彼此信赖又暗自竞争,在充满暴力和混乱的泥潭里挣扎突破之路。
莉拉早早显露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她漂亮、聪明、杀伐果断,埃莱娜则温柔、敏感、敦厚内敛。两个人的关系,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朋友或闺蜜,也不能简单概括为相爱相杀,她们息息相通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像一条紧紧扭结的锁链,命运交叠紧紧纠缠了一生。
她们面对的,是贫困暴力的社区,男尊女卑的现实,和改变命运的巨大难题。同时,她们也在跌跌撞撞寻找真实的自己。
人生路径在少女时出现分岔,她们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脱离泥潭的方法。
家庭的贫穷和莉拉的早慧,让她被迫结束学业到父亲的修鞋店帮工,早早显露的美貌又为她引来社区子弟的追求,并在十六岁时嫁给了肉食店老板,在可以预见的可能性中,她选择了最好的。埃莱娜则在怀不停的自我怀疑和纠结之中继续学业,缓缓走向茫然的未来。
就像是两棵树,一棵开了鲜艳的花,一棵貌不惊人,但它们都在生长,从那不勒斯的贫瘠之地强韧地汲取着一切养料——仇恨、知识、嫉妒、野心……滋养着她们疯狂生长。
这当然不是简单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决定命运的因素是如此复杂,阶级、教育、性别压迫仅仅是外部因素,聪明、过度聪明、个性、欲望可能更具决定性毁灭性的力量。
从她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莉拉强势、犀利,有强大的决心和摄人心魄的魅力,身负扭曲现实的力场,作为旁观者的埃莱娜对此既崇拜又嫉妒。但同时,莉拉身上还有一种强大的自毁倾向,苦心得到的一切,转瞬之间就能使之倾覆,这种命运贯穿了她的一生。
埃莱娜沉稳、心思细腻,以退为进,先天具备一种在混乱中保持稳定的素质。她认定莉拉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莉拉的影响下塑造自己。主观叙述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即埃莱娜是弱势的、被动的,容易忽视她内在的柔韧力量。
如果降生于命运的泥潭,要如何拔足抽身,又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莉拉和埃莱娜的经历像是一对镜像,互相映照,在命运的漩涡里不断冲突。
埃莱娜通过读书和学习,实现了阶层跨越,从出身的泥潭抽身,这是社会层面的,但她的内心,却从未离开过那不勒斯的街区。而莉拉,以智力和欲望始终牢牢掌握着命运的主动权,她虽从未离开那不勒斯,却坚决追求自由和尊严。
在第三部开端,埃莱娜感叹:“这世界上的事情一环套一环,外面有更大的一环:从城区到整个城市,从城市到整个意大利,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整个星球。现在我是这么看的:并不是我们的城区病了,并非只有那不勒斯是这样,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或者说所有宇宙都一样,一个人的能力,在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
埃莱娜和莉拉用她们的一生,缓缓揭开生活的真相,但同时也展示了充满困难和曲折的路径。值得感叹的是,不管路途多么艰难,改变几率多低,多读点书总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