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的四大公园里,最喜欢游玩的是富乐山公园和西山公园,另外两个公园人民公园和南山公园则去得比较少。上周去了富乐山公园看菊展,今天是立冬日,又去了西山公园。
立冬这天的西山公园没有太多的鲜花点缀,只有多日雨后潮湿的空气,温润的植物,还有湖泊、楼台亭阁,显得比较静穆,像一个腼腆的少女。月桂经不起连日阴雨,已经凋零得没看到几朵花了,但是穿过桂花园,还是能嗅到阵阵桂花香。记得冬末的西山公园腊梅园内,也是香气扑鼻。紫薇园内那颗六百年的古树紫薇,我一直念念不忘,今年夏至那天拍摄的最美古树紫薇花成了永远美好的记忆。而今年错过了紫藤花期,一直耿耿于怀,今天拍到了紫藤结的像豆荚一样的果实,并且与玉女雕塑同框,也算是弥补了一点心里小小的遗憾,明年一定不能再错过紫藤花期。紫薇、紫藤、紫荆,总是分不清楚,看来需要做一个赏花备忘录,一一在日历上注明,追着花期去拍照,想想都觉得美!
如果说富乐山是大家闺秀,那么西山公园就是小家碧玉了。富乐山最热闹的时段就是现在,秋末初冬每年举办的菊花展,而西山公园现在是它最寂寞的时期,它最热闹的时段是初春,满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梅花竞相开放,美轮美奂,游人如织。但其实,这些公园一年四季都值得去,我十分不理解很多城里人宁愿去农家乐游玩,而不愿意去公园。公园里洁净的环境,养眼的绿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无论一年来多少次都不会腻,不会烦的。而农家乐,适合春天花开或者秋季结果的时候去,看花摘果,农忙的时候去看农民在农田里忙碌,就像去年初夏我被关电梯后惊恐未定之时,去农家游玩放松,抛秧、摘桃,新鲜的农活刺激,抛去世间烦恼,留下快乐美好的回忆。
西山公园除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点。“西道孔子”杨雄杨子云曾经在绵阳西山读过书,留下了“读书台”、“洗墨池”等遗迹和玉女泉的传说:“杨雄读书倦,玉女献甘泉”。现在玉女泉上站着的白色雕像,我从第一次看到至今已经有四十年了,玉女应该不寂寞,静静地驻守在西山玉女泉中,见证着绵阳市这四十年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变化。每次到于女泉边,都拍到环卫工人正在清理河道里的树叶或捞湖里的水草,永远都清明的玉女湖正因为有了这些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才使得我们绵阳更加美丽。
今天在观看“杨雄读书台”的时候,旁边一位大约六十多岁老师模样的人,主动给我们指出我们所在的位置,现在的杨雄读书台新址是原来子云亭旧址。公开资料显示的古子云亭始建于隋代,因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而名扬天下。清代复建,民国(1917年)再次复建。1978年毁于洪水,1988年易址修建子云亭后,原址更名为“杨雄读书台”。2023年再次修建恢复重建为现在的“杨雄读书台”。2023年复建杨雄读书台的时候,把子云亭道教造像摩崖石刻作为新的景点,修建后向游人开放,与“玉女泉”的道教摩崖石刻相呼应,成为市民和游人又一欣赏古代艺术品的新去处。
还有“蒋琬墓”、“恭候祠”,喜欢三国的市民和游客除了去富乐山,也可以来西山。
在凤尾湖看到了一只绿颜色的小鸟,我们刚走近它就飞到湖对岸了。好漂亮的鸟,先生说这鸟是翠鸟,我不确定。这只鸟并没有飞远,一直立在草丛中,让我想起“早有蜻蜓立上头”,虽然荷塘里的荷叶已经枯萎,让我又想起《红楼梦》里林黛玉和史湘云念的那两句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大草坪上有个大型的活动,好像是哪家幼儿园家长带孩子们参加的,我却觉得他们一上午呆在大草坪里,听主持人唠唠叨叨的像直播一样的热闹,而不四处观赏西山公园的美景,至少也可以到子云亭广场上去撒欢。话说子云亭是我几乎每次去西山公园必去的景点,但今天没进里面去,有关杨雄的生平和成就看展板不如静下来看书。
西山公园内有个“子云书院阅读坊”,前几次路过进去过一次,看那么多漂亮的茶座,以为是经营的书店,里面的书还是蛮好看的。但是不喜欢花钱坐在茶室里看书的感觉,就没有进去消费过。今天无人进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绵阳图书馆的一个分馆,也就是说在里面读书只要不点茶水是不收费的。哎呀!大谬了,错过这么好一个读书地,只是我们家到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没有直达公交。记得八九十年代,图书馆在人民公园,现在图书馆位置比较偏,门口又是交通要道嘈杂无比,不喜欢在那种环境读书。而书店里的书大都是熟料封皮包着的,不购买很难免费阅读。好多年没去书店蹭书看了!
股勺原创于202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