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新凝的头像

黄新凝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02
分享

雨夜巡线人

      雨夜巡线人

      文/黄新凝

仲夏的雨夜,总是带着猝不及防的猛烈,墨色云层在城市上空持续堆积,最终化作倾盆之势。当整座城陷入午夜的静谧,爸爸所在的供电抢修班,却进入了最紧绷的时刻——气象预警显示,强降雨正以每小时五十毫米的强度席卷城区,多条10千伏线路面临覆冰、树障等隐患,一场夜间特巡随即展开。

我早对爸爸的巡线工作好奇得不行,软磨硬泡了好几天,说想体验“探险”,爸爸终于松口带我同行。值班室的灯光下,爸爸迅速套上深绿色工装,我凑在一旁,看他把绝缘手套仔细叠好,放进工具包,又将红外测温仪、绝缘操作杆依次归位。他反复检查安全帽侧的应急灯,确保暴雨中能射出稳定光束,动作娴熟得像每日必修的功课,唯有雨点击打窗台的急促声响,衬出任务的紧迫。

抢修车驶出车库,雨幕瞬间将天地连成一片。车头大灯在浓密雨雾里撕开两道光轨,照亮路面上翻滚的积水。车窗外,街灯化作模糊光晕,行道树被狂风扯得剧烈摇摆,枝条扫过车窗,留下一闪即逝的影子。爸爸坐在副驾驶座,目光紧锁前方的线路走向图,指尖在几个标着红色三角的区段反复停顿——那些运行超二十年的老旧线路,是暴雨中最需警惕的“雷区”,我扒着座椅靠背,偷瞄爸爸的动作,心也跟着悬起来 。

抵达第一个巡检点,车门开启的刹那,风雨如潮水般涌来,瞬间把我们吞噬。爸爸和同事分成三组,沿不同线路分支排查。我亦步亦趋跟着爸爸,看他踩绝缘靴踏入积水路面,每一步都溅起半尺高的水花,裤腿很快湿透,紧紧贴在小腿上。应急灯的光束在黑暗中缓缓移动,依次扫过绝缘子、导线接头,雨水在设备表面汇成细密水流,顺着金属棱角蜿蜒而下。

在112号杆塔下,爸爸仰起头,将测温仪对准导线连接处。屏幕上的数字在雨雾里忽明忽暗,他微微弓起身子,用后背为仪器挡住斜飘的雨丝,直到确认温度稳定在36℃的安全阈值,才俯身在巡检记录表上做标记。我凑过去瞧,他指尖触碰纸张的瞬间,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潮湿——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早已浸透了手套内层,我也为爸爸这份细致与辛苦而感到心头一颤。

行至城郊结合部,雨势愈发猛烈。路边排水沟满溢,积水顺着路基漫向杆塔底部。爸爸与同事默契配合,一人举应急灯照明,一人持探杆检查装置,靴底与泥泞摩擦的声响,在风雨呼啸中格外清晰。发现一处拉线绝缘子有细微裂纹时,爸爸迅速从工具包摸出绝缘胶带,在雨中完成临时加固,动作精准利落,似早已演练过千百回。我在一旁攥着衣角,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这紧张的“战斗” 。

凌晨三点,最后一段线路排查完毕。爸爸站在高处回望,城市轮廓在雨雾中渐渐显形,居民楼窗户透出的零星灯火,连成温暖光带。返程时,天边泛起鱼肚白,雨势渐缓,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特有的清新。车窗外,早起的环卫工开始清扫路面,早餐店的蒸汽顺着玻璃缝隙溢出,城市正从沉睡中苏醒,而爸爸他们这些雨夜守护者,早已把光明的种子,播撒进每个角落。我望着爸爸疲惫却又透着欣慰的侧脸,悄悄在心里记下这份触动 。

回到单位,晨光爬上值班室窗台。爸爸脱下湿透的工装,绝缘手套上还沾着泥点,应急灯电量将尽,在桌面投下微弱光晕。他认真整理巡检记录,在最后一页写下“全线正常”,笔尖划过纸张的力度,似要把这一夜的风雨与坚守,都刻进每个笔画。我趴在桌上,看着爸爸的背影,知道经此一“役”,我对“守护”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更懂了爸爸的平凡与伟大 。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