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芳华的头像

张芳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30
分享

干自己喜欢的事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绝佳途径

干自己喜欢的事(正能量之事),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丰富人生,实现人生意义的绝佳途径。此结论,已经被无数鲜活的事实所验证。

微友江小卉近日发表的一组像模像样的书法靓作,及那句“做什么事都是消耗一生,那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的题头感言 ,瞬间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心怀几分新奇,循着其琳琅满目的微信朋友圈,我欣然追寻到了她在千头万绪工作生活之余,自发参加书法培训和争分夺秒苦练翰墨的身影。自2015年,她从参加一个书法高研班开始,一边从基础勤学苦练,一边结合现场报道从书友身上汲取营养,致其书法水平日益攀升。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位热心的文学和摄影爱好者,那一帧帧记录新时代生活的图片和视频,非常的抓人眼球。她历经十载精心打造的“卉声卉色”公众号平台,在五彩缤纷的网略世界一举崭露头角,赫然成为了一道雅俗共赏的亮丽风景。如她所言,“从我个人的自留地。渐渐生长成众人共育的百花园,七千余名同路人在这里停驻。”现在已有7203个关注者,近百名作者发布了4163篇原创文章。这些作者大都是她在网上不期而遇的各方文友。她曾根据网上读到的文章,亲自与我联系,在其平台上相继推发了本人作品,令我备受感动。虽然其平台的收入甚微,但创造的价值,绝非用金钱来衡量的。她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自身的人生价值。难怪她对做喜欢的事是那样的乐此不疲。难怪人们纷纷称赞她“能拍、能编、能写,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是块难得的宝。”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的经历都是积累。记住那句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许有一天,你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今她虽已退休,但仍然为自己喜欢的事儿忙得风风火火,人生收获得盆满钵满。

微友江利彬(昵称 “星时代云梦悠”),是南方一位文学辅导教师。他辅导的对象,有的是小学生,有的是中学生。在他发表的图片、消息及文章中,不乏其认真备课、辅导和创作的闪光脚印,也不乏他所辅导的学生获取的成就和荣誉。这不,近日他的微信又以《祝贺美好又勇敢的孩子们》为题,发表了三份辽宁《彧华》杂志社的稿件录用通知书,以及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突击检查的现实资料,并油然发出了“笔记和习惯抓得好,知识跑不了”,“期待看到更多闪闪发光的思考”的感言。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其更多的精彩故事。2022年,他在网上看到我的作品,随之邀我投稿,不久便在其主编的《梦悠文学》上连续刊发了我的两篇散文,2023年又郑重地将我列入了该刊的编委。紧接着,他又编著出版了《当代华语作家文选》一书,本人作品《我和我的书房》被收入其中。他不仅是一位文学辅导老师,还是一位文学创作二级的青年作家,资深编辑,出版人,红学研究者,曾在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荣膺多项文学嘉奖。堪为一名爱好非常广泛,干事极其执着的年轻达人。

在近日《快乐老人报》头版头条,我看到了一个异常醒目的通栏标题——《抗癌明星:各有各的良药》。79岁的彭泽民老先生,1983年被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医生判断其生命可能仅剩数月。眼看“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条独特的疗愈之路引领其步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受自幼在田间地头听惯了的民歌熏陶,他尝试用作曲和聆听民歌来舒缓身心,对抗病魔。同时将其抗癌经历写成歌曲与癌症病人共勉,相关歌曲还被南京癌友康复协会选为会歌。40多年来,他已写下近400余首歌曲,收获了包括亚洲国际音乐节金奖、全国群众创作歌曲金奖在内的百余项荣誉。音乐对于他,是战胜疾病的武器,也是点燃生活信心的火炬。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人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如今,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由此他得出结论:“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干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活出名堂。”干自己喜欢的事,简直成了无所不及的人生妙招。只要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定会收获满满,精彩纷呈。

通过干好自己喜欢的事儿,来丰富人生的意义,提高人生的价值,这是诸多有志之士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多年来,除了兢兢业业经营好事业和生活,我坚持努力发展个人的文学和书法爱好,每天坚持早起四点左右读书写作,并利用各种时间练习书法,现已创作8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3本文学专著,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各级书展,文学、书法作品荣获各类嘉奖。努力发展个人爱好,大大丰盈了我的人生,令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得劲儿。由此我想,只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必然会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打造出多彩的人生。正如毕淑敏所言:“所有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现实变成了梦想。关键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你的梦想做了什么。”而干好自己喜欢的之事,则正是我们为实现崇高梦想所应该做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