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功山,被誉为世界级的户外徒步胜地,这里被称为 “天上的草原”,仿佛是人间的仙境,也是户外旅行爱好者的天堂。此次资深驴友带队,徒步最负盛名的反穿路线,我们从龙山村出发,途经羊角尖、发云界、风车口、千丈岩、好汉坡、赤脚坳、绝望坡、观音宕、吊马桩,最终登顶武功山最高峰金顶,全程约24公里,累计爬升约2100米。印象最深刻的是邂逅诗意的高山“云海”,带来的视觉震撼,终身难忘。
反穿路线的起点藏于山脚下的龙山村(海拔约550米),穿过村庄,一条蜿蜒向上的登山道悄然显现,路况以土路和石阶为主,路边以竹林和松林为主,后来是一些不知名的矮小植物,这里没有传统景区中规整的石阶,只有无数徒步者用脚步丈量出的“路”。很自然的,让我想到了鲁迅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这里得到了最深刻的印证。
随着脚步的攀升,尘世的喧嚣渐渐远去,耳畔只剩下鸟鸣的清脆与脚下落叶碎裂的细碎声响,像是山林在轻声低语。然而,比这静谧更令人难忘的,然而,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些散落在山间的歇脚补给点,名字都很好听,比如发云界半山小卖部、冲顶快餐厅、荷树兜补给点、羊角尖云雾餐厅等,吃喝根本不用愁,只是价格稍微高点,但也不是很离谱。在一些餐厅里,我还发现各式的旗帜显得格外醒目,它们似乎让我看到了,各地户外俱乐部的精神文化内涵,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随着海拔的攀升,到了羊角尖后,开始走上了山脊线,眼前豁然开朗,植被悄然更迭,地形面貌由高山林木变为高山草甸,植物的垂直分布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山脊上偶尔几株松柏点缀其中,反而让人感觉到高山草甸的辽阔。这段路相对平缓,有绝美的高山金黄草甸,辽阔的草地宛如一张金毯,覆盖着山间平原,隐匿于云端之上,与周围的群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面。
下午2点左右,到了海拔1560米的“发云界”。当地人称此为“发云界”,主要这里常常可见,天欲雨时有云雾腾空而起。在发云界附近,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云海,起初,它像是一层轻柔的薄纱,远远地漂浮在山峦之间。随着脚步的靠近,那壮观的景象逐渐显现,站在发云界山顶,可以俯瞰到连绵千米的金色草甸与巍峨群峰在云海环绕下若隐若现,云雾在山谷间肆意流转,如轻柔绸缎随风舞动。
过了好汉坡后,眼前的云海宛如一片无垠的白色海洋,波涛汹涌却又静谧无声。洁白的云朵相互簇拥、翻滚,时而形成连绵起伏的山峰,时而化作奔腾的骏马,形态万千,变幻莫测。阳光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为云海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绘就的画卷。当云雾不经意间拂过脸颊,那丝丝凉意,如同爱人的轻抚,带着一丝湿润与清新,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的湿润气息,混合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直沁心脾,仿佛将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唤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傍晚悄然来临,云海渐渐沉寂,只剩下月光洒在云层上,泛起银色的微光,我们到了“绝望坡”。徒步反穿路线中的两座大坡——好汉坡与绝望坡,从来不是旅人可以轻视的存在。它们像两位沉默的守护者,考验着每一位朝圣者的勇气与毅力。过好汉坡,坡很陡,但有云海相伴,还感觉不到累,但过绝望坡,天黑了,加上饥饿,真让人感到“绝望”,后来一查资料,绝望坡垂直落差350米,坡度在60-70度,坡路长,路况差,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在天黑的情况下走出来的。
山上的住宿条件很简陋,吃了点自带的干粮,倒头就睡觉了。六点多,整个山凹里开始热闹起来了,昨天住在这里的驴友都起来了,看武功山的高山草甸日出。我起来后不久,天边泛起鱼肚白,云海开始苏醒,像一头慵懒的巨兽,缓缓舒展身躯。突然,一道金光刺破云层,太阳跃出地平线,将云海染成绚丽的橘红色。太阳逐渐升高,天空一片绚烂,一条金灿灿的霞光将云雾隔开,横亘在天边。此情此景,让我瞬间理解了徐霞客笔下的‘游人履步彩云间“。
欣赏日出的时候,我发现了“日月同升”的奇特景观。一侧是红日初升,金光耀眼,云海翻腾;另一侧则是皓月当空,银光奔泻,云海变化多姿,仿佛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此时此景,日月同在,真的很浪漫,我想起《飞鸟集》中曾说:“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和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而至死不渝的浪漫,莫过于此——日出时分,日月交替,太阳缓缓升起,月亮悄然降落,而我,恰好遇见了你。
看完日出之后,我们就继续出发了。今天最重要的任务是登金顶。从住宿的地方出发,经过观音宕、吊马桩,沿路欣赏了网红帐篷营地、巨猿啸天、双乳峰、万宝柜等景点。跨过无数座山坡,穿越层层云雾,传说中的金顶终于近在眼前。然而,发现最后的500米,却比绝望更令人心生敬畏,这短短的500米,却像攀登了一个世纪般漫长,每一步向上,都仿佛在接近云层,接近那遥不可及的金顶。终于在中午时分,成功登上了武功山主峰白鹤峰(常称“金顶”)海拔1918.3米。
站在金顶之上,我的心情异常平静,唯一的感受就是自己的渺小。在这浩瀚的天地间,人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得失荣辱。如果一定要说这次登山的感悟,那就是邂逅了诗意的高山“云海“。它教会我放下执念,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生活,像云海一样包容万物,自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