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浩辰的头像

张浩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06
分享

秀水河畔遐思飞

在我居住的日照城,浩瀚的海洋,用绵延的浪花,拥抱着百里黄金海岸,抚摸沙滩的温柔,感受礁石的刚毅。无数河流是陆地的温情,拥进大海的怀抱这河流,血脉,将陆地和海洋融汇在一起而河口,是爱意最为动容的地方

在河的入海口,河流会随着大海的潮涨潮落浮动着水位,潮落时,水位退去,河滩的肌肤显露无遗,潮涨时,河丰盈饱满,海水甚至随着河道回溯数百米上千米探入陆地深处。我无数次走过河口的桥头,看着河水的涨落。这一自然景象,震撼了我。

小河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秀水河横亘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它如此普通,注入大海的千万条河中,微小的一条,河长不过10公里大约因为小,能让我更简单地去认识它,去熟悉它,甚至比家乡的那条河还熟悉。在短小河道里,我看到它悠长的岁月。那悠长的岁月,诉说着它的几分不俗——在那无数注入大海的小河中,还有谁像它那样见证了数十万年的人类史,滋养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

在一个涨潮的时刻,我站立在河口的木桥上,随着涨入河中的海水,向青山处回望,目光乘着海风,向小河上游探寻,思绪泛着水波,向历史深处回溯。

如果一条河源自一座山,那就像一个有母亲的孩子,是幸福的。秀水河的母亲是丝山,地质上与崂山一脉相承,丰富的花岗岩地貌,让山上裸露着无数崖壁,耸立着无数怪石,石壁上“雨后悬流如丝”,故得美名。山高416米,离海不足10公里,是日照近海最高的山峰。“一望苍茫见远山,丝河相对俨重关。”我的家乡在山的西侧,隔着三柱山,便能看到它伟岸的身躯,与家乡北侧的河山遥相呼应。上到村东的三柱山岭上,放眼望去,田野连绵到丝山脚下,丝山显得高耸挺拔,像昂首而立的伟丈夫。那远处的山下有母亲的家,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起,她小时候兄妹几人经常翻过丝山到山东侧的大海边,那时候我便对大山的后面充满向往。

直到高中毕业后,我才得以走到丝山东面的大海边,从大海边望去,丝山却显得低矮舒缓,像俯身侍弄孩子的母亲,这大约是视觉差的原因。丝山的东面,南北各延伸出一片山脉,一直绵延到海边,像伸向大海的两条胳膊,依偎在她怀抱中的,正是秀水河,连同小河流经的一片肥沃土地。秀水河就在母亲的怀抱里,着一身绿色的裙衣,一路花枝招展、欢歌轻盈地奔向大海。

我是不懂风水的,但看着这片地貌,却感触上觉得这是一片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河水穿流而过,奔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充满生机和希望。

事实上,这的确是一片风水宝地。若不是,几十万年怎么就会有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活呢?

山是河的母亲,而河又是土地的母亲。秀水河的流走,也哺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循着秀水河溯流而上,在绿野红瓦间,在河岸诗意的田园中,循着伴河而行的彩虹路边,依次矗立着“苏家村遗址”“凤凰城遗址”“秦家官庄遗址”“双庙遗址”的文物保护碑,就像秀水河的功勋牌。一条不知名的小河,竟然已经养育了人类几十万年!

大江大河都分上、中、下游,我也冒昧地对这条小河分了上、中、下游:上游从源头到秦家官庄村南的大桥,这一段是丝山山谷里溪流汇聚的河段;中游从秦家官庄村南的大桥到刘东楼村南的青岛路大桥,这一段汇聚了密集的人口;下游从青岛路大桥近乎笔直地通向大海,是大海涨潮回溯的部分。上游是过去,中游是现在,下游是未来。每一段,各有她的风情。

 

在上游,秀水河汇聚了山上的泉水、溪流、雨水,蜿蜒在山谷绿荫中,逐渐丰盈。我有无数次漫步水边,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偶洒下来,亮盈盈地落在小坝的积水里光影斑驳,与水底的游鱼小虾嬉戏雨水与泉水汇聚成小河。除了自然清幽的环境,小河边的泉眼也吸引着无数人来汲取。人们追求这自然的健康水源,亘古千万年涌动不息,那是山的乳汁,哺育河流,也哺育人类。

这里是秀水河的童年,也养育着人类的童年。在双庙村东头的河沟边,在秦家官庄桥西头的河北岸,不起眼的土地里埋藏着古老的秘密,那大概是日照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类生活遗迹——几十片打制石器,诉说着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的生活场景,联动远方山东沂源猿人的想象。

除了这山的怀中,在丝山北边的臂弯里,黄泥梁遗址、竹溪村遗址,也诉说着这片土地上远古人类生存的故事。齐鲁海岱,一山一海,这里古人的遗迹,证明了除了内陆深山,大海边也是人类发源地。

河两岸的树木高耸如穹盖般遮蔽河流,初夏里绿意盎然,槐树挂雪,花香萦谷。数十万个春秋轮转、草木兴衰,如今,在这山涧林荫、清水溪流边,人们或在河边泉眼取水,供给生活,或到河滩、河畔绿荫中露营野餐,享受休闲时光。久居城市的人们寄情山水,这大约是几十万年遗传下来的基因使然,回到人类最初诞生的地方,就像一个孩子拥进母亲的怀抱,满满的安全感。回归自然的返古生活场景,俨然让我穿越时空回到那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生活——古人吮吸泉水,渔猎山林,栖居林间。人们享受这里的山野时光,或许不知道,在这里,穿越数十万年的平行时空,竟然能与远古人在这溪流边相遇人们享受这里的安静,或许不知道,在这里,竟然是几十、数万年前这片土地最具人气最繁华的地方。

那时的人们都是忙碌的,忙于生活,忙于短暂的人生。在那个没有阶级划分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为着生活奔波,就着这溪流泉水,敲打着石器,打磨着岁月。

这头顶的丝山,是他们的庇护,登高望远,应是古人遗传的基因,就像野兽一样在山巅长啸,只不过对人类来说,那是眼神里难以言表的未来。他们看到东海,看到西山,看到原野。

而这山,看到了几十万年的岁月流转,看见一座座城池的兴衰,看见一座座村落的袅袅不息的炊烟。

 

循着河流,踏着沉淀的岁月,古人愈发挺直起身躯,从山中走了出来。在秀水河中游,人类从栖于林木间的洞居狩猎、茹毛饮血,走向筑屋于野、刀耕火种的生活,抟土为器,把泥烧陶,开启新的生活方式。继续往下,勇敢地顺着小河走向大海,伐木为舟、渔猎海洋炊烟袅袅上万年

人类走出大山,告别野蛮,最终在平原走向文明。这是一片面向大海的土地,人们与这片山一样,牵手河流,向海而生;这是一片崇尚太阳的土地,人们与这片山一样,拥抱太阳,向阳而生。石斧、石铲、石镰等各类石器和黄褐陶、红陶、黑陶等各类陶器勾勒出古人的生活场景,鸟喙型口三足陶鬶和陶器上的纹饰描绘了古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一片崇拜飞鸟的土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神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土地浪漫的色彩,三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在这里生息几千年的土地被称作“凤凰城”。

河水不语,流走岁月,冲刷大地,哺育沃土,护佑着农业文明繁荣和延续,谱写着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歌。直到600年前,再次元末战争的兵燹,秦氏、苏氏、刘氏族人相继来到了这片土地定居,偎依着秀水河繁衍生息,建立了秦家官庄、苏家村、刘西楼、刘东楼等村落,这片土地终于有了如今的人类生活形态。数百年间,这里曾一度是丝山东侧十里八乡的中心区域,村落、学校、商街、集市,供给了一片土地的生活和文明所需。苏家村,被誉为“青山厚地”;刘东楼中心街区,商铺林立,四季繁荣,熙熙攘攘,不逊于一些旅游街区。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繁华的街道延伸向丝山,与秀水河交错而行。沿着秀水河,人们修葺马路,整饬河道,彩虹路蜿蜒着一路风情,秀水河身姿婀娜。秀水河哺育这片土地,成就金山银山,也享受了时代的眷顾,相伴绿水青山。小河坝蓄起的水堆叠出层层涟漪,映衬山色有无;春季流淌诗意,唤醒周遭繁花;夏日垂柳依依,铺陈葳蕤草木;秋风吹换华衣,点缀斑斓色彩;冬日荡漾芦荻,沉寂安然岁月。

秀水河,还诉说着一段与茶有关的故事。借助山水灵气,1966年,人们最早在双庙村古遗址附近,试种成功了北方绿茶。如今,在秀水河流域,日照绿茶遍布山野,相伴青松,四季常青。河水育茶,河水润茶,一路茶香。

人们时常说起《山海经》传说中日出的“旸谷”,我常常想,这里不就是吗?

 

河流下游,河水径直奔涌向大海,海潮也径直探访到村头。大海温柔,也偶尔咆哮,沿着河道奔涌肆虐,在这里,秀水河的两岸都是农田。如今,村头大桥不远处,修建了景观水坝,蓄留了秀水河水,也劝阻了海潮的脚步;而河流两侧的堤岸上,绿道绵延到海边,给秀水河绣上吉祥的红丝带在嫁给大海的地方,滨河休闲公园把秀水河装扮成美丽的新娘。河的两岸,储备了这片土地未来发展的空间,借助这风水宝地的资源优势,旅游和康养开发之路从此展开,走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这一条小河,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描绘着美丽的今天,更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在秀水河上游的山坡上,人们开发了秀水潭生态园,利用废弃的采石场改造建设了呦呦谷乐园,打造了一块童话秘境,为秀水河戴上了一顶美丽的花冠;在河南岸的平原上,铺展着东方旸谷田园综合体,初夏时万亩芍药花开,为秀水河穿上彩色的披风。在秀水河南岸,还屹立起一座高校学府,无数梦想的种子在这里扎根;沿着秀水河山间、村头,人们开起无数特色的民宿,给人一个享受田园的休憩港湾。而秀水河的尽头,与大海相接的地方,沿着河口展开,人们修建了阳光海岸露营公园,珠雕玉琢,仿佛这片土地为秀水河穿上的美丽嫁衣,以最美的形象嫁给大海,又像给小河装上一对美丽的翅膀,让秀水河化为美丽的凤凰,扑向东方日出的太阳。

凤凰远去,潮水回退入海,飞翔的心绪也如同无人机般返回身侧木桥边。含自然之美、藏历史之韵,在眼底秀水河的波光里,辉映着时光的幻梦。愿秀水河流传更多的故事,承载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奔赴更美丽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