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世元的头像

黎世元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7
分享

奇遇之美

人生行路,难免困顿时刻。茫然四顾时,那些陌生的善意总如天光乍破,不期而至。它们轻盈如浪花,却深邃如海洋,在生命的长河里泛起温柔的涟漪。

一、来自广州的投喂

二零二四年的广州站,我拖着拉杆箱狼狈地冲进候车室。翻遍行囊找不到早餐的焦急,被身旁一位女士看在眼里。

“没吃早餐?”她轻声问。得知我要去山西旅游,她眼睛一亮:“巧了,我家就是平遥的。”话音未落,一张手抓饼、一瓶牛奶已递到我手中。

更绝的是,到我检票时身份证直接摆烂,刷不过去,好像非她“拯救”我不可。一筹莫展之际,她已上前教我调出电子车票二维码:“以后没有身份证,也可以这样扫码。”在找各自地标标识的刹那,她教我在没有身份证时,如何调取电子身份证。包括山西必去的打卡地,容易踩坑的地方,被她说得有理有据。

我们甚至没互通姓名,任何联系方式,就这样消失在茫茫人海。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善良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心田播下的善念,终会开花结果。

这让我想起在哈尔滨的冬日,因丢失身份证,不得不在刺骨寒风中绕行偌大广场办理临时证明。若早遇此暖意,何须那般周折?

二、来自新疆的轿车

在新疆“一炮成功”公园,烈日如火,苦等不到返程车辆。正焦急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靠近。车窗摇下,是一位中年维吾尔族司机:“外地游客吧?要去哪里?”得知我想去毛泽民故居,他二话不说:“顺路,送您一程。”

半小时的车程,他热情地介绍着家乡的风土人情,重要打卡地。爽朗的笑声里,我感受到这片土地最本真的温度。

望着窗外掠过的白杨,我的思绪飘向千年之前。如果没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没有丝绸之路的驼铃,没有左宗棠抬棺出征的壮举,今日的新疆又会是怎样的光景?今天我在这得算出国游了吧?正是先人的开拓,才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着超越民族的温情。

三、来自宁夏的声音

受集团委托为家乡运建桥撰写铭文,作品落成后,有人建议找专业朗读者在抖音推广。然而咨询数位“大咖”,高昂的酬劳让我望而却步。

正emo时,宁夏电视台的主持人雅琪给了我意外惊喜。抖音私信寥寥数语:“作品我喜欢,免费朗读剪辑。”

当她的天籁之音为文字插上翅膀,那段视频果然不同凡响。

我们素未谋面,她却愿倾力相助,宁夏人的这种超爽的美,更增添了我对宁夏的几分期许。其实,这片神奇的热土,在我幼小的心灵早已播下爱的种子,只是机会不成熟,明年出行赫然在列,当属宁夏。既圆探寻古迹的夙愿,又圆当面道谢雅琪的梦。

四、来自南京的温暖

骨折卧床期间,孤独如影随形。药物能愈合骨骼,却抚不平心底的焦躁。

某日在读书直播间偶然露面,一位名叫“深情”的网友立即关切询问。得知情况后,她每天发来叮嘱:“早期要少动,好好卧床”“心情很重要,往宽处想”……

当我说脚部浮肿担心血栓时,她的文字似乎温软:“这是恢复期的正常现象,彻底痊愈需要时间。”

那些日子,望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空,看孩子们蓝天下在雪地嬉戏,我却感觉自己在精神的荒漠里独行。不能说友善的她,是我精神上的唯一支柱,但至少说在最脆弱的边缘,阻止了我精神颓废的脚步。她的问候,如一盏暖灯,照亮了那段至暗时刻。

只知南京人的她,像一场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然而如此真切。这份情谊如蜿蜒溪流,清澈绵长,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干涸。

五、来自贵州的指引

一日,我把我的散文《雪》发在文友群中,未泛起波澜。竖日,贵州大学何教授做了百字点评。说我的散文《雪》文字灵动飘逸,很有诗散文的特点,还给了超详的建议。这波操作,堪比游戏里触发隐藏任务的大佬!

虽同在一个百人群里,我们此前并无交集。但他的认可,如同灯塔,为在文学海洋中摸索的我指明了方向。正是多次得益于他的鼓励,我后来才能在全国赛事中初露锋芒。

二零二五年初,惊闻教授离世,悲痛难抑。先人已逝,但他留下的智慧光芒,如天际银河,依然照亮着我的文学之路。如今与他女儿保持联系,常念教授当年的知遇之恩。

六、来自北大的启示

这让我想起季羡林先生的轶事。一个秋日下午,新生请路遇的老人帮忙看包以便办理入学手续。老人爽快应允,在湖边守候多时。

后来新生才知,那位慈祥的老人正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真正的大家,从不因身份而疏离人间烟火。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从不把身份当人设。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在他人需要时及时伸出援手——这或许就是善意最本真的模样。

陌生人的关怀,是暗夜里的微光,无声却有力。它不需要惊天动地,却能在某个瞬间,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

七、来自心底的呼唤

生命中的奇遇之美,在于它的不期而遇,在于它的纯粹无私。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如同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

当我们俯身拾起,便串成了温暖一生的记忆。

愿你也能遇见这样的美好,更愿你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那束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