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用途很广,适应性也很强。全国各地适宜种植庄稼的区域均可种植。我的家乡土默川是生长玉米极好的地方,所以,玉米成了家乡主要的经济作物。
朋友,如果你适时来到我的家乡,你一定会欣喜不已——眼前随处都能看到生长葳蕤的玉米,从大青山脚下一直到黄河畔,到处都是一望无垠的玉米。
土默川上每年“五一”前后种植玉米。现在种植玉米全部都是机械化。昔日,牛马耕田的艰苦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了,因此,用不了半个月玉米就播种完毕。大约一个星期左右,玉米就会探出尖尖的小脑袋,像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又会伸出两片嫩绿的、小小的叶子。你凑近了闻一闻,哦,是淡淡的草木清香味;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喜人而嫩绿的颜色。随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小玉米生长特别快,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不到一个月就蓬满了地。春天的玉米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翠绿的光芒,真真地为大地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颜色。
朋友,当春夏交替之际,如果你来到土默川上,此时那到处绿油油的玉米会陪伴着你。你瞧:数以万计的玉米将大地染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细长的叶片如同一把把柔软的绿色羽毛,轻轻地为大地扇动着清新的风。叶片的正面光滑耀眼,背面却是毛茸茸的;早上,叶子上时常还有晶莹的水珠在滚动。当微风徐徐吹来,嫩绿的玉米苗在翩翩起舞,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翠绿的华服。
此时的玉米以其嫩绿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姿态,成为了土默川美丽的景观之一。它们像一支支翠绿的笛箫,为大地奏响了春天的乐章。无论是在农田还是乡间小径上,春夏之际的玉米都会给人们带来一份生机盎然和希望满满的美好!
尤其是六七月份,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正是玉米开花之际。土默川上的玉米开花时,十分的壮观,千顷万顷,十里百里,纵横阡陌,成方连片,数量之多,群体之大,没有哪种开花植物可比拟。玉米开花,雄花高高在上,颜色各异——有的粉红色,有的橙黄色,有的紫褐色,衬着油嫩的青杆绿叶,整齐地举着伞状的穗子,特别威武。而玉米的雌花,在秸秆中间,那一束束鲜艳的花丝,绒线般披在尖尖的玉米胎穗上,仿佛一朵朵艳丽的花儿。每天清早传粉时,那金黄的花粉从雄花中流出,微风飘过,淡雾一般飞扬在玉米雌花丝上。每当这时,玉米的花香便散了出来——是那么的甜,那么的香,那么的浓。此时,土默川上到处都是这撩人心魄的玉米花香,浓得似乎伸手就能摞住一把。这是玉米的青春,更是家乡父老乡亲们的希望。
授粉之时,在阳光的抚摸下,玉米羞涩的脸上像抹上了一缕红晕,那么的娇艳,那么的美丽,像极了一个个青春少女。在清风的呼唤下,它们恣意地伸展身躯,舞动着优美的纤手,那娇美的花丝半遮着秀丽的粉面,微风中轻盈地裸露出来——脆生生的青,娇滴滴的翠,水灵灵的绿,真是让人不忍心去触摸。
这时各种昆虫都来赶趟,尤其是蜜蜂和蝴蝶。你瞧:蝴蝶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与各色花穗海洋相映成趣。目光所及,犹如天女散花,美如天堂,一片繁荣景象……
玉米抽穗开花期,每株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旺盛,对水分的反应极为敏感;再加上六七月气温高、空气干燥,使叶面蒸腾和地面蒸发加大,需水达到最高峰。这一阶段灌溉至关重要,是玉米增产的关键。如果这时土壤墒情不好,天气干旱,就会缩短花粉的寿命,推迟雌穗抽花丝的时间,授粉受精条件恶化,不孕小花数量增加,甚至造成“晒花”,导致严重减产。土默川上每年抓住时机,利用黄河灌溉,确保年年丰收。
玉米花期大约20天,花期之后,花丝渐渐枯萎。然而,这些枯萎的花丝却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中言,玉米须在中药中称为龙须,具有利尿、消肿、健脾、清热、凉血、祛湿的功效。如今的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黄酮提取物可有效降脂,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玉米须泡水喝对中老年朋友的健康大有裨益。
玉米的花期过后,籽粒在层层绿衣的襁褓中偷偷长大、鼓满,形成珍珠般的玉米粒,这时人们称它为青苞米。青苞米是极好的美食。朋友,如果你此时来到土默川上,可以随便掰青苞米。当你啃着刚出锅的玉米棒子时,一定会被那香甜可口的美味吸引,吃了这棒还想吃那棒;尤其是各色的青苞米,吃了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中秋之际,玉米粒子由绿逐渐变黄,这时玉米已成熟。土默川上每根玉米约30厘米长,像一支金灿灿的棒子,有的直挺挺地伸出来展示金色的希望,有的倒挂下来显露出成熟与沉重。这时,农民伯伯在地里忙着收割玉米。如今机械化作业,用不了几天便全部收割回家。各家各户的门前、庭院堆起金黄色的玉米山,在阳光下放射着灿烂光芒。望着那座座“金山”,望着父老乡亲充满丰收喜悦的笑脸,你会觉得他们收的仿佛不是玉米,而是黄金。
朋友,不仅如此,若你来到土默川上,或许还能从玉米中得到更多启示!
玉米以其独特的姿色装点大地。它俨然、整洁,像一个文静的少女。也许有人说它的花朵比不上其他植物的娇艳,然而它却默默为人们奉献各种美食,即使枯萎后仍化作牲畜的饲料!
玉米生命力极强,一般的盐碱地连“五谷”都无法生长,玉米却能生根发芽。因此,土默川上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尤其是当它孕育“小宝贝”时,会拼命舒展须根,这些根须如粗细不等的钢筋,与田地融为一体,紧紧抓住泥土,水冲不走,风刮不动;狂风暴雨中依然巍峨挺拔,悠然自得,更显坚忍不拔。每每看到这些,我对家乡的玉米充满敬佩!
冬季到来,朋友,你或许认为玉米该结束它的“美丽”了,实则不然!这时才更显它的魅力!当土默川的冬夜响起高亢的机器轰鸣声,那是打玉米的声响。夜深人静时细听,“嘟嘟嘟”的节奏虽无曲调,却让我仿佛看见堆积如山的玉米化作一叠叠钞票,听见乡亲们爽朗的笑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富足……
这就是土默川上令我回味、敬佩的玉米!它承载了一辈辈父老乡亲的希望,以短短几个月的生命,为人们奉上自己的一切。我爱土默川上的玉米,土默川上的玉米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