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亮的头像

贾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1
分享

河滩瓜甜,岁月生香(散文)

我的家乡在土默川上。盛夏一到,水果琳琅满目,清香扑鼻;然而,我独爱家乡河滩地上的大西瓜。

暑假的一个清晨,我漫步到了黄河岸边。天是那样的蔚蓝,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河滩田野的庄稼、树木是那样的碧绿……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我深深地呼吸着芳馨的空气,徜徉在自然的毓秀之中,满目舒展着绿的情怀。

家乡的河滩地有上千亩,虽不能种植高秆植物,但在政府的引导下,乡亲们因地制宜,搞起了“瓜、稻、油、豆”的农业种植模式。尤其是西瓜年年喜人,给乡亲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乡亲们尝到了甜头,便广种西瓜。

家乡的河滩地是很优质的土地:它的上层是沙土,下层是黏土,农民朋友称它为“沙盖黏”。这类土质,既有通透性好的沙土,又有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土;而且,这种土壤耐旱、有后劲,特别有利于种植西瓜。种出的西瓜,比沙地西瓜更甜、更大。

农谚云:“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所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谷雨前后,就在河滩上开始广泛种植西瓜。

我走在河滩上,眼前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西瓜地,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大大小小的西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情不自禁地走进西瓜地里——哇!西瓜藤蔓笼罩着碧绿的大西瓜。

仔细观看,西瓜藤细细长长的,比麦草粗了许多,可又比铅笔细了一些。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秘密:有的西瓜藤蔓的叶子上长着一层细细的绒毛,有的叶子上的绒毛却已渐渐消失,而叶茎上仍保留着短短的小绒毛。西瓜藤的叶子是半透明的,若将叶子放在阳光下,还能清晰地看见叶脉的纹路。

在整条西瓜藤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一颗颗独一无二的大西瓜了。我的眼前几乎全是西瓜,你甚至不敢轻易迈出一步,生怕一抬脚就会踩到它。那西瓜一个个又大又圆,穿着绿条纹的外衣,静静地躺在瓜地里。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是圆形的,像个大皮球;有的是椭圆形的——哇!眼前的这颗椭圆形大西瓜足有五十多斤,瞧瞧,简直就像一个横躺着的大瓮!

望着这些西瓜,我不由得想起黄河滩上的诸多神话故事。

小时候,常听父亲给我们姊妹讲:很久以前,黄河畔上住着一个非常勤劳的小伙子,他在河滩上开垦种植了上千亩河滩地。可是不管他如何勤劳,这几千亩土地几乎年年被河水淹没。可小伙子从不灰心。有一年,从河上划来一只小船,船上走下一位美丽的少女。她被小伙子的勤劳深深打动,一见倾心,很快便与他结为夫妻。说也奇怪,从那以后,千亩庄稼再未被河水淹没,二人丰衣足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春天,少女在千亩土地上种下了带来的西瓜种子。到了夏天,上千亩的河滩上熟透的西瓜绿意盎然,鲜红的瓜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吸引了无数人前来分享他们的丰收喜悦。西瓜给他们夫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他们把这项种植技术传给了周边的乡亲们。乡亲们也学着他们,在河滩上开垦土地,种植西瓜……

听村里的老人们说,每到阴雨天,坐在周围的柳树下,还能听到那对夫妻谈情说爱的声音呢!

小时候,我们常常到河滩上玩耍,尤其喜欢看到大片的西瓜地。尤其是在绵绵细雨中,我们总幻想着能在柳树下听到那两位“仙人”的低语。

那时,当我们看到大片碧绿的西瓜,所有孩子都疯狂了,恨不得立刻扑进瓜地,亲手摘一个来尝尝。

记得有一次中午放学,我们几个孩子一起到河滩的田地里抓蚂蚱玩耍。哇!河滩上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碧绿西瓜。当我们看到地里绿油油、圆滚滚的西瓜时,偷瓜的念头便油然而生。可西瓜地中间搭着凉棚,有人看瓜。

于是,几个人就在离瓜地不远的隐蔽处坐了下来,想等看瓜人午睡。当我们发现瓜棚里没了动静,胆子最大的二猫娃便出主意:让我们藏好,他一人爬过去偷瓜。

只见二猫娃拔了许多草,编成草帽,然后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爬到离瓜地还有几十米的地方,便趴下身子,一点一点地往瓜地里挪。最后,他用手滚着一个大西瓜,慢慢爬了出来。等爬出一段距离后,他抱起西瓜就朝我们飞奔而来。

我们几个小伙伴高兴极了,连忙在河滩的树荫下找了个地方,用砖头尖把西瓜划开——可一看,竟是白瓤!我们顿时很失望。可也不能浪费呀,便把这生瓜分了。那生瓜也是甜甜的,我们每人啃得只剩下了瓜皮。

一个西瓜不解馋。于是我们又商量着再偷几个。大家照着第一次的经验,全都爬了过去。当我们抱着西瓜刚爬出瓜地,正准备逃跑时,忽然从瓜棚里跳出来一个大人,大声喊道:“别跑——看我抓住你们非打死你们不可!”

我们吓得扔下西瓜,撒腿就跑。那次,我连鞋都跑掉了……

“在那傻愣着干什么?赶快过来吃西瓜呀!”忽然,一个高嗓门的女人打断了我的回忆。

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二猫娃的媳妇。

“二嫂,”我笑着问,“这是你家的西瓜?”

“对呀!”二嫂子兴奋地说,“这盛夏的西瓜,真是‘活人参’!西瓜是葫芦科植物,具有五大功效:生津止渴、利尿消肿、消除疲劳、美白防晒、润肠通便。尤其是它含水量高,味甘多汁,有解暑生津之效,特别适合暑热焦渴的人群食用,确实是‘活人参’啊!”

我笑着抢过话头,打趣道:“二嫂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二哥真是娶了个才女!”

一听我夸她,二嫂子反倒有点不好意思,半晌才娇嗔一句:“就许你们知识分子看书?——别贫嘴了,赶快吃瓜吧!”

说着,她走到西瓜堆里,端详了一会儿,又用手轻轻敲打,然后摘下一颗又大又圆的西瓜,笑着说:“这颗瓜准是好瓜!”

我笑着问:“二嫂,你怎么知道的?”

“嗨,‘卖油翁’——熟能生巧!”她笑道,“看西瓜生熟,要从颜色、形状、声音三方面辨别。首先看颜色和纹路:翠绿中微微泛黄,纹路清晰,是好瓜;其次要选表皮光滑、形状匀称的,尤其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更好;再者,敲一敲,声音浑厚,说明皮薄、成熟度高;声音清脆,则多半还没熟透,口感不好。”

“才女!才女!”我再次竖起大拇指。

二嫂子莞尔一笑,用刀轻轻一切——“哧啦”一声,瓜皮自动裂开。哇!红彤彤、鲜嫩嫩、水灵灵,一阵清香扑鼻而来。

我急忙用汤匙舀了一口,好爽啊——甜盈盈、滑溜溜、嫩吱吱,清凉爽甜,沁人心脾!

“二嫂,真是好瓜啊!”我爽朗地笑着,“二哥在外打工,这么多瓜,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吗?”

“瞧你说的,现在种地全是机械化,怎么能忙不过来?”

我又问:“这么多瓜,怎么运出去?”

“别愁!”二嫂子笑了笑,“有政府牵线搭桥,还愁卖不出去?现在政府帮我们引进好品种,又联系商家收购,‘新时代’的咱们农民,真是幸福啊!”

听着二嫂子的话,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是啊!“新时代”党的富民政策,让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望着二嫂子那被阳光映红的笑容,我的心里无比激动。远处,一辆满载西瓜的货车正缓缓驶出河滩,车斗里堆叠的绿皮红瓤,像一座移动的夏天。

微风拂过,瓜叶轻摇,仿佛在向远行的果实挥手作别。而那缕清甜的气息,早已随风弥漫在河滩的每一寸土地上,也沁入了我的记忆深处。

此时,我仿佛吃到了比这“大西瓜”更甜美的东西——那是土地的馈赠,是岁月的沉淀,是故乡在时光中缓缓升腾的馨香。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