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亮的头像

贾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6
分享

一抹新月(散文)

记得上初中时,地理老师曾对我们说,每月农历的初一初二其实也有月相,它叫“新月”。它只是位置很低很低,由于地平线附近建筑物的遮挡,我们往往看不到它。那时,“新月”便常常印入我的脑海。我有时在想:那新月该是个怎样的情景?于是,我总是盼望着每个月的开始。

夏风,快乐地、轻盈地飘舞在空中,哦!这是夜的旋律。每到傍晚,我喜欢拿着课本,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背诵课文。当夜幕降临,我又在遐想:那新月应该是高悬在天空的,是那样清晰,那样玲珑吧!那姿韵呢?也许就像……就像从淡蓝色的液态氧里拎出来一般。

那时,我兴奋地走上高高的土丘,静静地注视着远方,努力地搜寻着它……哦!我似乎看到了……我终于看到了——呀!原来它离我那样遥远,低低的,嫩嫩的,细细的,就像一条线,仿佛一碰就会断掉似的。它的色彩是那样清凌凌的,那样动人……

记得那时,我拼命地朝着“新月”的方向跑啊,跑……我知道那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新月”是不可能追上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却执意追赶它。它仿佛只是那样沉静地对着我笑。那时,我虽然觉得自己有些不可思议,但我很满足,因为我在追月中,终于发现了“新月”的真面目了;尤其是——伴随着追月,我上了重点高中……

再后来,我不懈地努力,又考上了教育学院,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但我依然经常想起昔日追赶“新月”的情景。有时,我竟然又和自己的学生一起走上高高的土丘,去寻找那一抹新月。

记得学生曾问我:“老师,新月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看不到啊?”

我很认真地告诉他们:“你得仔细看,静心看,才能看到。新月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孩子看的,它很美,很美!”

“老师,您说的是月亮里的嫦娥吧!”一个女同学问我。

“嫦娥?哎,太古老了!”我笑着对他们说,“同学们,新月要比嫦娥更漂亮,它是从液态氧里拎出来的,嫦 娥早变成雕塑了。”

也许孩子们不理解我当时的意思,他们用童真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于是我大声说:“同学们,赶快看新月吧,好美啊!——等你们再长大些,就看不上这么低的月亮啦!”

“老师,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将来,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高大的建筑,所以很难看到这么低的新月了。这月亮可是最清新的呀!……不过,到那时,这儿也许都会变成一座座城市——有好多好多的高楼大厦,好多好多的公路,当然还有学校,还会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年龄的孩子,都会在楼房里上课……”

“老师,那多好啊!那多好啊!”他们立刻蹦蹦跳跳地欢呼起来,就像已经看到了那高大的教学楼,并且坐在里面上课了。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又认真地观赏起那抹新月……

如今,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乡镇、乡村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到处可见高楼大厦,柏油路和水泥路纵横交错;至于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锦上添花。

夏日里,我常常独自一人走在乡镇的夜幕下,希望还能看到那一抹新月,可是真的很难很难。眼前到处都是繁华的景象,那灯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大街小巷灯火辉煌,玻璃窗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绚丽的梦境之中。

我忽然眼前一亮——哦!这“新时代”,不正是那一抹新月吗?它虽不再低垂天边,却早已升腾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难道不就是我曾追逐的那一抹新月吗?

我走着,笑着,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