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亮的头像

贾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2
分享

月满土默川(散文)

今年中秋节的月亮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当夜幕刚刚降临,月亮缓缓上升的时候,她仿佛是背着一个硕大的包袱,缓慢地向上爬,一纵一纵的,看起来好像很累——似乎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冲出了地平线。可是,当她一出现便立刻精神焕发,脱去了红裳,换上了金黄色的纱巾。哦!月儿一露脸就像是瞧着我,朝着我笑。那圆圆的脸庞有少许嫣红,又像是淡淡的粉红,简直就像一个金色的大灯笼挂在高高的天边,美得令人惊讶!

月儿越升越高。我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此时,道路两旁的小树都披上了银色的柔光,皎洁的明月与“美丽乡村建设”粉刷的白墙交相辉映,朦胧中仿佛意象派画作——眼前完全变成了乳白色的世界,给人朦胧而温暖舒适的感觉!

走出村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水池、鱼塘。这些水面宛若一面面镜子,倒映着天上金黄的明月,照得四周清澈透亮。池塘的四周长满了小草,远远望去像一张毛茸茸的地毯。在“地毯”的中间放着一面“大镜子”,再加上众多鱼儿如众星捧月般围着“大镜子”游动,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另一处的池塘上,铺满了鲜绿的芦苇,你瞧,芦苇间有青蛙“呱呱呱”地唱歌,苇杆上有蜻蜓兴奋地抖动着翅膀。我想,此时虽然没有荷叶,但明月下的芦苇也让人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啊!

这时萤火虫也来凑热闹了,它们聚在一起熠熠发光,似乎要充当月儿周围的星星。月光下,它们在池塘上与天上星星的倒影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到底是萤火虫,还是夜空的星光?

大约八点多钟,正在我看得入神之时,忽然天空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仿佛要到月宫去迎接美丽的嫦娥仙子。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把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把中秋之夜点缀得无比绚烂,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斑斓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

我兴奋地走向村庄,哦!各家各户正在“祭月”,他们除了燃放礼花,还在敬贡月亮。我的邻居二板头一家正在祭月。月光下,二板头媳妇正恭恭敬敬地给月亮摆放“大月圆”和各种水果……

家乡的祭月特别讲究。到了中秋节的晚上,待月亮升到正空时,家家户户都会拿出祭月用的大月饼,人们都叫它“月爷爷”。烙“月爷爷”很容易,但在上面彩绘图画却是一项技术活儿。二板头媳妇可是远近闻名的剪纸、彩绘高手。各家烙好“月爷爷”后,许多人家都会请她到家里,让她精心设计图案,再细致调配彩色原料,最后专心致志地画上去:有的月饼上彩绘着一位手拿元宝、戴帽子、长胡子的老爷爷;有的彩绘着五谷丰登的景象;有的彩绘着人们赏月的情景;还有的彩绘着中秋团圆的场景……这些彩绘真可谓是一件件艺术品!

我正在感叹之时,二板头忽然看到了我,大声喊我到他家喝酒。在我的家乡,中秋团圆日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酒是常事。我被邀请到二板头家,一见二嫂子正在煮饺子,就高兴地和她开玩笑:“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如嫂子”!

二嫂子一听我和她开玩笑,立刻喜笑颜开地回应:“别贫了!嫂子都五十多岁了,还好看什么?——快和你二哥喝酒吧!”

众人一听都乐了起来。几杯“金骆驼”下肚,二板头便打开了话匣子:“二哥明天就要打工去了,这家里家外就要靠你二嫂子了。”

我笑着说:“马上就要收秋了,怎么还要出去?——再说,二嫂子舍得让你走吗?晚走几天……”

快嘴的二嫂子抢过话头:“嗨!老夫老妻的,还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现在我们赶上好政策,还不赶快挣钱?!”

“可是,”我笑着对二嫂说,“这疫情依然在部分地区很严重,出去不好挣钱啊!”

“那又怎样?”二嫂子很自信地说,“有咱们的好领袖、好领导,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你看上海那么大的疫情不是战胜了吗?”

听着二嫂子的话,我的心里仿佛被月光照透了一般,明亮而温暖。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人们用勤劳双手捧起生活,也用淳朴信念守护着团圆。夜风拂过土默川的田野,带着玉米、稻谷的清香,也带着千家万户的笑语。我抬头望向那轮明月——它依旧圆润、澄澈,静静笼罩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愿这份祥和如月光般永恒,愿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奋斗中收获圆满,在团圆中守望幸福。

         作于2024年中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