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亮的头像

贾亮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27
分享

中秋晚归人(小小说)

中秋之夜,月光如水,静静洒在乡间小路上。银辉穿过树梢,在泥土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时光的碎片,温柔地铺向家的方向。

建国像一只被抽得飞转的陀螺,忙得忘了停歇。十五这天,公司会议连轴转,直到深夜才结束。他顾不上吃饭,匆匆发动汽车,驶向几十里外的老家。车灯划破黑暗,轮胎碾过寂静的田野,他的心早已越过千山一水,落在母亲身上。

推开院门,屋里漆黑一片。母亲早已睡下。

他轻声唤了几句,门“吱呀”一声开了。灯亮了,母亲披着外衣站在门口,看见他,猛地睁大眼睛,愣在原地,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怎么这么晚回来了?”她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惊讶与慌乱,“不是说单位忙,今年不回来了吗?——媳妇和孩子呢?没一起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妈,能有什么事!”建国笑着打断,语气略带急促,“他们去岳父家了。我今天实在走不开,刚开完会,赶紧回来看看您。”

“不是吵架了吧?”母亲立刻抢过话,眉头皱紧,“我早就说过,我这儿什么都好,你们过节该多陪陪亲家。他年纪大了,她又常年吃药,你们得多上心……”

“妈!”建国轻拍母亲的手背,语气缓了下来,“您又瞎想。我们都好着呢!就是饿坏了,开了一晚上会,饭都没吃。有啥吃的吗?”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母亲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宽慰的笑,可转眼又黯淡下来,低声说:“以为你们不回来,晚上啥也没准备……”

“随便什么都行,填填肚子。”建国摆摆手,声音透着疲惫,“太晚了,明天我再好好陪您。”

母亲没再说话,转身走进厨房。她打开橱柜,取出一包方便面,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夜的安宁。水开了,面下了锅,她站在灶前,背微微佝偻,一只手不时扶着腰,另一只手轻轻搅动。

建国坐在堂屋的沙发上,吃完那碗面,烟瘾上来,点了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闭上眼,没多久,便沉沉睡去。

母亲轻轻拉开立柜,从最里边抱出一床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她走到儿子身边,蹲下,小心翼翼地将被子盖在他身上,又轻轻掖好被角。她就那样蹲着,静静望着儿子的脸——眼角爬满细纹,鬓边已染霜雪,可那眉眼,依稀还是小时候的模样。

她站起身,揉了揉酸痛的腰,转身回屋,拿了手电,脚步轻缓地走向门前的小菜园。

夜风轻拂,她弯下腰,“沙沙沙”地割起韭菜。月光下,小镰刀泛着微光,韭菜的清香在夜色中悄然弥漫。

她要给儿子包他最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

提着韭菜回来,屋里顿时有了生气。切菜,剁馅,炒鸡蛋,灶台前的身影来回穿梭。她不时停下来,扶着腰喘口气,可脸上始终带着笑意,仿佛在做一件天大的喜事。

她拌了两种馅:鸡蛋韭菜,是建国小时候的最爱;猪肉韭菜,是儿媳和孙子喜欢的口味。

擀皮时,她一手捏面团,一手推擀面杖,动作虽慢却稳。饺子皮在案板上旋转,薄厚均匀,像一轮轮小小的月亮。

包饺子时,她左手托皮,右手舀馅,双手一合,拇指一捏,一个个饺子立在盖帘上——有的像元宝,有的像齿轮,还有的像小老鼠,憨态可掬。

饺子包好了,她直起腰,长长舒了口气,望着满满一盖帘的饺子,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满足的笑。

天快亮时,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划破寂静。

建国惊醒,接起电话,脸色骤变——公司临时通知,他必须立刻出差。

他揉揉眼,发现母亲屋里还亮着灯。推门进去,锅里的水已沸腾,母亲正轻轻往锅里下饺子,动作轻柔,生怕吵醒他。

他望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心头一紧,眼圈瞬间红了:“妈,您……一整晚都没睡?”

“你小时候最爱吃妈包的鸡蛋馅饺子。”母亲没抬头,声音轻得像在自语,“那年你从二中回来,妈给你包了三十个,你一边吃一边数,一个、两个……吃得满头大汗,还嚷着‘妈,再来十个’……”

“妈,别说了……”建国低下头,端起碗,大口大口吃起来。热气模糊了双眼,泪水无声地落进碗里。

母亲站在一旁,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嘴角微扬,又轻轻叹了口气:“吃完就走吧,妈听到了,单位有事。别耽误,路上开车慢点,别太累。”

建国重重地点头。他放下碗,抹了把脸,转身准备离开。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呼唤:“建国——”

他回头。母亲提着一个鼓鼓的塑料袋,颤巍巍地追出来。脚步不稳,发丝被晨风撩起,满头银发在微光中闪动。

“给你媳妇和孩子包的猪肉韭菜馅饺子,煮好了,带回去。”她喘着气,把袋子塞进他手里,“你媳妇胃不好,得趁热吃;孩子爱吃肉,我多放了馅……”

建国紧紧攥着袋子,喉咙发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望着母亲——那个曾为他洗衣做饭、缝补衣裳、守候了无数个夜晚的母亲,此刻站在晨光里,瘦小,苍老,却依然倔强地微笑着。

他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首老歌: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