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27
分享

探花寻草之龙葵

长大后经常会记起儿时的一些东西,或许是一种游戏,或许是一株植物,或许是一条小河……尤其是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某些记忆深处的东西是愈发怀念了,比如“龙葵”,一种当年乡间极为普通的野生植物。

龙葵这种植物,尤其是它那甜甜酸酸的果实,因了它可口的味道曾犒赏过我贫瘠的味蕾,而被封存在我记忆深处多年。这些年,走南闯北,虽然尝遍了南北美食,但儿时那一粒粒饱满的龙葵的味道,却始终不能忘怀。

说实话,初听“龙葵”这个名字还是极意外的,那么一种普普通通的乡间植物,居然和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扯上关系,居然有着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细细品来,这名字隐约还露出一点儿霸气呢!关于龙葵这个名字,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挺有意思“果儿如龙珠,叶子如葵菜”故得芳名。

记忆里龙葵的植株和辣椒很像,一年生草本植物,春生夏熟秋枯,叶片近似圆形,色青翠,背面有清晰的纹路脉络,成熟植株有30-40厘米高,春天开白色的小花,五角星形花瓣,纯洁,雅致,玲珑,令人一看就心生欢喜。盛夏时节,那一朵朵洁白的小花蜕变为一粒粒果实,挂满枝头。果实初为青色,黄豆大小,成熟后为黑紫色,味酸甜,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均神似葡萄,只是那个年代我何曾见过葡萄呢?它那黑嘟嘟、水灵灵、圆溜溜的样子,让人看着就眼馋。它初春破土而出,家前屋后,河畔林间,沟旁地头,只要有丁点儿土,它就能蓬勃生长。

记得老家院子角落里,每年的初春时节,都会有那么几株龙葵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而那个角落也是我整个夏日里最爱去的地方,看着那洁白的小花,数数枝头那一粒粒青果,盘算着青果变黑成熟的日子。青果是不能吃的,味道苦涩无比,吃后让人喉咙难受,头晕恶心。大人们没有教过我们,这些经验都是我们这些“馋嘴猴子”自己摸索总结的。果实颜色变为黑紫,手感变得绵软时,就可以大快朵颐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童年的我非常快乐。不花钱就能品尝到水果的芬芳,这样的好事怎能不深深地埋藏在记忆深处呢?

仲秋已过,天气凉意渐浓。与其它秋意萧杀颜色斑驳的植物不同,它绿意尚浓,纯白色小花仍争相开放,似乎并不介意秋深风寒去日无多。其实这也是我钦佩龙葵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正常春季生长、夏季开花结果外,它只要有机会落地发芽,不论夏秋,它只管保持一颗春天的初心,不择季节抓紧一切时间生长,尽管秋霜袭来时不一定等到花开,花开后不一定等到结果,结果后不一定能等到成熟。它的生存信条似乎就是:只要开始何患时晚,人生努力任何时候都胜过等待。

虽然龙葵果并不名贵,甚至没有人拿它当水果看待,但从儿时至今,我一直顽固的认为龙葵果就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水果,没有之一。如今吃过蓝莓之后,我才发现蓝莓比龙葵果差远了,虽然两种果实外形很像。蓝莓果有龙葵果的味道,但是太淡,有些寡然无味。龙葵果虽小,但成熟之后味道更馥郁。

龙葵是记忆深处的一种酸甜的味道,是儿时的一种难忘的乐趣。如今,在城市打拼的我,回老家,去田野里撒撒欢,找寻儿时的味道,也是一种奢侈。偶尔因事回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竟未再见过龙葵的身影,是从老家销声匿迹了?还是隐名遁形作了“乡间隐士”?

回忆,是另一种相聚的方式,遗忘了也不用耿耿于心,因为它会深深地藏在心底,也许某一天就会与它再次相聚,重温旧时的美好,就像我和久违的龙葵一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