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下午,午睡后,百无聊赖,无聊地刷着抖音短视频,就像一个大烟鬼。这几年迷上了抖音快手短视频,手机不离手,有时间就刷短视频。可过后又陷入深深的无聊寂寞之中。
突然,一个短视频映入我的眼帘,一片粉红色的视频冲击着我的视觉,原来是一片片粉黛草,这是外地今年的景色。想起去年在我市泺清河畔也有这么一片粉红色的粉黛草,于是打起精神,鼓足勇气,前去寻访那梦中的一片粉红色的粉黛草。
粉黛是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网红花卉,粉黛是大家对它的简称,这种草全名叫“粉黛乱子草”,是一种禾本科乱子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它的植株有低有高,低矮的约30公分,高的可达1米。
“粉黛”是一个很美的词。“粉”是女人敷面的香粉,“黛”是女人用来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这粉黛在古代中国可是宫廷贵妇、娇娥美眷的专属化妆品,乡野村姑是无福消受的。
《北史•周纪下•宣帝》记载:“……又令天下车皆浑成轮,禁天下妇人皆不得饰粉黛,唯宫人得乘有辐车,加粉黛焉。”只有宫娥可以使用粉黛,看看,皇上还专门为此下诏呢。
粉黛在每年的秋季,也就是约在9-11月间,它的顶部会生出云雾状般的粉色花絮,孤植一株可能还不觉得有多美,但当成片种植时,这种粉色花絮大片连接,就像粉色海洋,似雾非雾,似梦非梦,观赏效果特别好。
花儿盛开在秋季,颜色粉紫浅红,呈云山雾罩的云雾状,一蓬蓬,一簇簇,成片的花儿盛开时,形成粉紫色的海洋,仙气飘飘,云雾缭绕;白天傍晚因光线和温差的不同,花儿会幻化出不同的颜色。
沿泺清河一直向南,过筷子桥,快到南外环的时候,一片粉红色映入眼帘,只是今年的规模面积好像小了不少,聊胜于无。于是拍照录像,准备回去发抖音短视频。
想起桥南面往年还有一大片粉黛草,于是乘兴而往,到了往年的地段却没有发现粉黛草,只是一些杂草摇曳在秋风里。于是悻悻而返。这景色也和人生一样,人生有衰老花草有代谢,都是自然规律。
在书香门第状元府的那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一个路边书摊,撇了一眼,竟然还有几本经典图书。于是停下车站在书摊前翻看起来,卖书人热情地递过一个马扎子让我坐下来看,反正左右无事儿,于是我就沉浸在翻阅旧书的快乐中。
第一本映入眼帘的是一本精装版紫红色的彩绘经典《四世同堂》。小时候看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印象深刻,可是没有读过原著。这是著名作家老舍的名著,于是仔细翻看,想现在的人要想四世同堂起码也要八十多岁的高寿了,一般人只是奢望吧。翻看一会儿,爱不释手,于是紧紧握在手中,眼睛又在书摊寻觅。
一本厚厚的足本典藏《红楼梦》进入我的眼帘,四大名著我早就买全了,只不过这是精装版,品相也不错,可以收藏精研,于是也拿在手中。
可是眼睛还是在书摊上寻寻觅觅,又发现一本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其中一本《清史稿选译》,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这套丛书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学术价值很高,我想以后做些研究。手里拿不下,就放到身边,继续在书堆中挑选起来。
一本封面素雅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引起我的兴趣,翻开来,原来是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的著作,仔细翻阅,文章很对我的脾胃。我的家里林清玄的散文集有不少,唯独没有这一本,于是就像遇到故人一样,欣喜地收入囊中。
看我选书得意洋洋,卖书人丢过一本半旧的黄色封面的图书,我定睛一看,书名是《半醺斋随笔》,不知是哪个文人墨客的随笔,本来不感兴趣,翻看作者介绍:韩作荣,当代诗人、作家。现任《人民文学》主编、编审。我翻看2006年第一次印刷,翻阅目录内容,还是比较感兴趣,于是把这一摞五本书举起来,问老板价格。老板说:我看你是个真喜欢看书的人,我也不要谎,三十元你拿走。我二话没说,扫码付款,欢欢喜喜往回返。这以后的几年,这几本经典书也足够我研究的了。致敬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