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宝兵的头像

姜宝兵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8
分享

游湿地公园 看漯川花雨

禹城是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加上特色的人文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历史上禹城名人雅士也总结了“禹城八景”,包括具丘禹迹、漯川新涨、龙湾泉水、兴云落照、泰禹晓钟、紫阳遗碣、石桥晩渡、书院石屏。近几年新建的漯川花雨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据《史记·河渠书》载:禹导河至大邳,“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二渠即黄河干流和漯川。古漯川是黄河下游重要支流、是历史上的著名大川,自夏禹至唐宋先后称漯川、漯水、武水和武河等。

漯川花雨位于市中街道徒骇河畔东侧,督杨实验学校以北,2021年3月启动建设,面积836亩,包括梅园、樱花园、海棠园、桃花园以及混播花海等,为徒骇河大禹文化旅游区增添一片美丽的花海景观。

现在天人菊正在盛开,天人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植株不高,花朵生长密集繁茂,花型圆圆的,与向日葵有些相似,花朵颜色为复色,花瓣外面一圈为金黄色,里面为深红色,鲜艳夺目,很具观赏性。在这千奇百怪,姹紫嫣红的世界里,天人菊以它优美,花色艳丽而展现在自然界里。

现在路边长得最高,开的最艳的还数蛇目菊。蛇目菊又叫小波斯菊,它的花色鲜艳,花瓣由两种颜色组成,中间为深红色,周围一圈为金黄色,十分独特而美丽。蛇目菊是原产于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地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特点是花期非常长。谁知道在这里随处可见的蛇目菊如果生长在新疆昆仑山上就会身价百倍。

看罢漯川花雨,来到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徒骇河之名由来已久,蕴含着一段神奇的传说,首见《禹贡》,史载:“徒骇者,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故人徒惊骇也。”据《拾遗记》记载,徒骇河是大禹治理的九河之首,大禹在空凿龙门时,九河女神之圣子伏羲赠禹玉简,以助其治水。禹即执此简,量度大地,治理水患。有一次,大禹带领大批助手来到一条河边上,正要测量水的深浅和流向,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河水猛涨,几尺高的浪头咆哮而来,一下子卷走了数人,禹的助手们惊骇万状,纷纷往高处躲避。古时候首领的助手叫做徒众,大禹的助手在这条河上受过惊骇,所以,大禹就把这条河命名为徒骇河。

湿地公园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如此惬意美景,让内心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片刻的舒心和宁静。我独自一个人一边骑行,一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秋天的湿地,一片金黄的景色扑面而来。林木渐渐染上了丰富的秋叶色彩。阳光透过云层温柔的洒在湖面上,形成绚丽的光影斑驳,为这片美丽的湿地增添了一丝温情。

秋天的湿地公园绽放着秋天的魅力,似一幅绚烂的秋日画卷缓缓展开。随季节转换,这儿的景色愈发显得引人入胜。金秋时节,落叶随风在湖面起舞,湿地植被也披上了灿烂的秋衣,每一处都散发着浓郁的秋意。对于热爱自然美景和湿地生态的旅人来说,秋季的湿地公园无疑是个值得一探的绝佳之地。

当秋天轻抚湿地,芦苇、菖蒲等植物便开始变换色彩,渲染出丰富的黄与红。水草随风轻摇,在阳光的温柔拥抱下,闪烁着细腻的光泽。秋色的湿地与湖中倒影相映成趣,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景致。漫步其间,秋天的变迁令人深感自然的神奇。

秋日的徒骇河水晶莹剔透,波光粼粼,映射出周边的秋韵。湖畔的树木在秋风的轻抚中,逐渐脱去了叶片,金黄的落叶点缀湖面,宛如湖披上了秋的盛装。此情此景,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各种各样的动物们穿梭其中,它们放松自在地在水中嬉戏、觅食。黑水鸡、水鸭子在湖面上自由地滑行,鸟儿在枝头上高声歌唱,展示着它们独特的美丽和生命力。

秋季,湿地的动植物世界变得格外活跃。成群的候鸟在此停歇,湿地成了它们迁徙途中的乐园。湖边,你可以观察到各种鸟儿忙碌的身影,聆听它们悦耳的鸣唱,为秋日的湿地注入了生机。同时,水生植物也到了结实期,种子的成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命。

秋季的湿地,正是徒步漫游的好时节。沿着曲折的小径,你可以尽情沐浴在秋天的自然风光中,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变化。

秋天的湿地仿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水波轻轻涟漪,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和绵延的绿色。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景色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天然绿色氧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