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建国的头像

蒋建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30
分享

爱在大龙湖

2004年,外甥从常州工学院毕业到徐工技师学院工作,从龙城常州到彭城徐州。2011年,外甥住绿地世纪城时,我们曾去看望过,2012年,姐姐姐夫到徐州带孙女,亲情在徐州延续。

时隔十四年,当我们再次踏上彭城徐州的土地,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激动与感慨。这次赶赴徐州,是为了看望姐姐姐夫以及外甥一家。岁月如梭,但那份深厚的亲情却如同陈年的美酒,愈发醇厚。

外甥新家在徐州大龙湖畔的柏林公馆,外甥的热情款待让我倍感温暖。他不仅精心安排了特色美食,让我们品尝到徐州独有的风味,还特意为我们预订了大龙湖畔的伊顿康德思酒店的湖景房,让我们在住宿的同时能欣赏到大龙湖的旖旎风光。站在窗前,望着那片波光粼粼的湖面,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过去。

我姐比我大三岁,属牛,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关于坚韧与奉献的赞歌。1978年,高中毕业的她毅然决然地扛起了耕种责任田和照顾年迈外婆的重任。当年我父亲在离家20多公里的蓄牧场工作,母亲身体欠佳,跟随父亲在农场洗衣做饭种自留地,我一直在上学,妹妹比我小五岁刚上小学,外婆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姐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风里来雨里去,什么重活累活都得做。记得父亲的蓄牧场养了许多奶牛,奶牛除了吃饲料,还要吃青草。每到夏季,草木茂盛的时候,姐姐跟随父亲一起在农场及农场周边,顶着烈日炎炎、蚊虫叮咬,起早贪黑地割草,每天能割300多斤草,一个夏天下来,姐姐是又黑又瘦。当年青草一百斤五元钱,一个夏天下来,能挣个一千多元,在那个时代,一千多元可不是小数目,比大部分职工的工资高多了,看着这些钱,姐的心里又是乐滋滋的。那时的她,就像一头吃苦耐劳的老黄牛,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姐的骨子里流淌着的是不屈不挠、甘于拼命的血液。

1985年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家里给我买了一辆常州产金狮牌自行车,1987年结婚时,家里给了我2000元买家具,应该都是姐和父亲挣的血汗钱,至今仍心存感激和深感不安!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1990年。姐姐在村里担任起了妇女主任一职,这一干就是23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主要负责的是难度最大的计生工作。那个年代的计划生育是国策,是“一票否决”,来不得半点马虎。姐挨家挨户走访,向刚生育的妇女宣传政策,劝说她们接受节育手术,多数人都能理解并配合,但总有少数人不理解。农村人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养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思想。有的家庭只有一个儿子,想再生一个儿子;有的家庭有女儿但没有儿子,想再生一个儿子。有一天,姐接到密报,说有人看到钱女士出了村,估计要躲出去超生。姐正在吃早饭,扔下碗筷,追了过去。幸运的是,姐在汽车开车前赶上了,做通了工作,一起去医院做了手术。

做计划生育工作,很容易得罪人。记得有一次姐在村里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时,一位情绪激动的村民指着姐的鼻子恶狠狠地骂道:“你干这种缺德事,小心没子孙啊!”那尖锐的话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但姐知道这是工作,不能退缩。尽管遭受各种各样的侮辱和误解,姐仍然认真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现在姐已经退休了,回想起那些艰难的岁月,不再有任何怨恨和遗憾。姐知道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让人更加珍惜。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她从未退缩,总是迎难而上,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那时的她,就像一头攻坚克难的拓荒牛,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岁月不饶人,2012年,姐姐从村妇女主任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她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将满腔的爱意倾注到了家庭之中。她来到徐州,帮助儿子媳妇照顾孙女,乐当无私奉献的孺子牛。

带孩子是天底下最辛苦的工作,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工作。有一种幸福叫做陪伴,有一种陪伴叫做同行,你陪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陪你慢慢变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子共享每一刻美好时光,亲子间的陪伴,如同星辰与月亮,相互映照,共同成长。在姐姐姐夫的悉心照料下,其小孙女茁壮成长,很优秀,去年通过考试进入了重点初中,绘画已达十级,家里墙上挂的都是孙女的绘画。古筝、硬笔、软笔也都学有所成。因为有姐姐姐夫的帮衬和奉献,外甥和外甥媳妇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都很努力,也都很优秀,这是我姐姐姐夫和我最感欣慰和骄傲的。

站在大龙湖畔,我思绪万千。姐姐的一生,就是一部关于爱与奉献的生动教材。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爱。她的付出,不仅让家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也让我们这些身边的人深受感动和启发。

我想,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吧。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份深厚的亲情始终如一,如同大龙湖的湖水一般,清澈而深邃。

我知道,无论未来我们身在何方,这份爱都会像大龙湖的湖水一样,永远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