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太平的头像

蒋太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9/19
分享

桃花源记(续写)

雨后阳光不燥,青山被洗过的翡翠。山高万刃,陡峭险峻,纵是灵猴也难以从山脚攀到山顶。

阿竹在百米的高塔上安裝绝缘子串。山脉绵延环抱尽收眼底。他被眼前的景色艳惊了。群山合围内泛起彩霞,红英缤纷。高塔之上俯瞰,山涧泉水飞泻,如银线镶嵌在丛林里。坝底平阔处红花之中陇起一块卵型巨石如丘。眼前所见似曾相识,好象哪里见到过似的。阿竹收整思绪,安全作业,做好手上的安装工作。

阿竹回到家,努力回想今天在塔上看到的情景。突然灵光一现,在自家祖谱上最后一页记载过这一情景。先祖自桃林一别之后,信守承诺“不足为外人道矣”,将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先祖在山里出口处很是留心,记下周围标识。有一天,鱼捕得少,他再次沿溪而上经过这里。他依稀记得出口旁边的一对峦石,但出口不在了,封堵得严严实实的。“草。太内卷了,独自享受。”先祖骂粗之后仔细一想也了然了,必竟自己是外人,不是他们集团的一份子。自己有一技之长,长长小溪的天然馈赠,自渔自乐生活也过得去。

他怕久了忘了,记不清楚,便在出口附近左边的峦石上刻了一个“十”字,作为到此一游的纪念。陶先生是自己的邻居,在这方圆几里内就他们两家人,也无话不可说。自己没有文化不能写字,在临终前正发着烧,便请陶先生写祖谱留给后人,将那日误入桃花林的事告知陶先生详尽记载在祖谱后页上,心想万一到了后子孙不能生存也能给他们指明一寸生息之地。陶先生内心好笑,这老头怕是烧晕烧糊了吧,这样糊弄子孙。祖谱传了一代又一代,只却他家一脉心中的秘密,从不向外人提起。

陶先生文笔甚好。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他晚年生活不佳,便老头一事添加了下抒发了下对世感慨,不指明点姓,也不说哪地,写了一篇《桃花源记》一夜串红成了热文,流传千古,家喻户晓,八岁小孩都能诵。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隔世桃源。

祖上积德,自渔自耕,到第八十代,阿竹这一代。阿竹没有传承祖业,上学很得力,一路高歌猛进,考上985华北电力大学,毕业后跨进电力门槛从事电力建设工作。翻开祖谱,也许是复印的吧,扉页上虚边墨迹便判断出来。有些字被虫蛀了,复印出一团黑渍。阿竹耐着性子读完和揣测,明白了先祖在桃林中看到情形和一些特征标识。坝中一块突出巨石如伞覆蓋在地上,在远处山脚下有一个大潭,水很清澈,上边飞泉如琴鸣。

群山合围的盆地很大,银线从这山飞越到那山,因为自重,距离太长飞越不过,经考察和研算,必须在谷底设一座塔过渡过一下。明日,施工队要在山谷坝底建一座铁塔。

先祖刻标记出口的峦石在哪儿?阿竹好奇。一千多年,字刻早已被青苔或泥沙填满,或者被周围的荆棘所没。他在下山时看到溪上十多米的地方有一个洞,那是新近南水北调向家坝干渠的隧道洞口。当地的人说隧道工人进山施工就从一对峦石的地方开始往山里钻的。

   在工地干活,饿要饿得,渴要渴得,只要上了杆塔,半天不吃喝是常事。天放明,阿竹吃饱饭喝足水钻进工程车随着工程队出发了。车子上山下山,在盘山公路间蜿蜒。山间的公路已经油沙化了到是不难走,到是阿竹在工程车里屁股坐痛了,车子方才到达坝底施工的地方。

   坝底土地平旷,池塘、水田应有尽有。乡村硬化水泥路在田间纵横交错。农人开着机械翻耕水田,田角处农人挖泥平整低洼处。远处已经翻耕好的水田,浑水澄清后,插秧机正在徐徐前进插秧,横纵成一线。秧苗青青,生根田地,看到蓝天,在田野上兴奋地挥动小手。鱼塘里,各种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悠游自在,露出黛黑色的背脊,时隐时现,钻出水面吐几个泡。充氧机在水中绽放花朵,在阳光拆射下五彩绚丽。田垅上桃红李白,争香斗艳,招引蜂蝶前来顿足。一阵微风吹来,桃李芬芳掺和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马路上几个小孩子正在奔跑,红朴朴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可爱之极,谁都想捏一把。疯了一阵后俯在田角玩泥巴。谁家的小孩在水边,注意一下防止意外溺水,不远处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吆喝起来。年轻的妈妈顾不得解下围裙从灶间里跑出来,将孩子们赶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老人们围在村子里茶馆里下象棋、打麻将,举着茶盅呷着茶海聊,谈天说地,东家长西家短,台湾和平解放、俄乌战争、美国特朗普黑心涨关税……

山脚之下十里桃花,红艳艳一片,像天上的彩云掉在地上,融进了地里拾不起来。山风吹来,花瓣零落,像仙女在空中散花飘飘扬扬,飞飞撒撒。林中溪水潺潺,水清见底,鱼虾在卵石上游弋。大姐村姑在溪边石滩上洗衣。树下游人穿梭,与花枝合影。俊俏的姑娘们将头托在花枝上,花儿都自愧不如她俏丽的肌肤,合瓣含羞。村子里土著导游向游人们介绍,这片桃林就是《三生三世》中“青丘”拍摄基地。那个茅屋祖辈们接力修缮,完好地保持下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先祖在这茅屋招待了一位远方的捕鱼人。在陶先生描述下,这个茅屋成了网红打卡点。

高山飞瀑,银铃叮咚。在桃林边上,有一个很大的石潭。村子的姑娘在这里直播,为村子代言,照着《五朵金花》蝴蝶泉边梳妆的桥段唱起来: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手机里点赞暴屏,好山好水,漂亮的地方人漂亮。

村子里楼林丛丛。雕楼木阁,红砖碧瓦,旌旗招展。农家乐向游人展示自家的菜品佳肴和绝活特色招牌菜、私房菜。本家那年邀请那个渔人吃的红烧桃花鱼,喝的桃花酿。那个渔人还在本家喝了一壶山里青。渔人在这里成了远古不可见的网红人,凡与他有关的事,落过脚的地方都毫无隐讳地挖了出来,挖掘陶先生名篇名著的旅游资源。林中混胶路隐隐,政府改善内坝交通出行,修了沥青路,村连村,通到山外。听说还将穿隧道,将高铁站建在山内。

竹满耳都是先祖的故事。在这里听到的比家谱里记载更详细。要建铁塔的位置不远处刚好有一墩冒出土的圆石,和祖谱里描述的形状一模一样。22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经过村庄,为本地上级电源提供了强大的双电源保障。阿竹作为一个电力人能赋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清洁电能和动力感谢到非常自豪。他组装着铁塔,在高处拴着安全带,一边组装,登两步又提挪一下安全带,脚步有力,心情舒畅。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嘴角微笑着,从不提起他是渔人的子孙。

清洁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电倩美好生活,人居乐逍遥。回到家里,他在祖谱末页写道:桃源已找到。思绪良久,随即又将记载页全都撕掉,决定不再下传了。人民生活美好,处处俱桃源,处处是天堂。村民向世外广告招引商旅,发展农旅,桃源已再无秘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