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蒋太平的头像

蒋太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30
分享

九月桂花依然香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请了好几天的年休回公司,刚走近大门,凉意裹着一缕清甜撞进怀里,幽幽馨香老远地就钻进鼻孔里,沁人心脾,爽到心底。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到来,连绵的秋雨又打开了桂花的情愫,细碎的米黄绽放枝头,缀满湿漉漉的墨绿叶片间,密密匝匝,象为桂树越冬裹上了一床丝棉被。院内的几树“老桂”跟着竞相开放。“老桂”其实并不老,只是树杆光秃,枝叶少而已,满树细碎的银花从树干上,枝叶间探出脑袋,展示着婀娜的身姿。就连公司对门的道行树上的几株丹桂也跟着凑热闹,脸上扑上一层丹红的粉底妖娆起来。

桂树载植到公司门前,陪伴着我从乡镇供电所走进公司八年,从小树到枝叶婆娑。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小的纤细,婷婷玉立,高的粗大壮实,枝繁叶茂。每早笑盈盈地迎我上班,黄昏挥手送离。

刚到公司时,我总踩着晨露匆匆经过,低头翻阅I国网安全风险管控系统里的工程信息,挑选着哪些有用信息,思虑跟随哪个工程队走哪拍电网改造、用电服务或者故障抢修照片,第一手现场真实报料。眼里只有未完成的新闻稿件和亮眼的相片,从没留意过它的模样。直到年休休完,从医院做完手术出院回来,嗅到悠长的桂香,才发现它光秃秃的枝桠间又绽放了细碎的花蕾,摇黄吐蕊,它在中秋花谢之后又绽放了青春。

随着树冠丰茂,树下浓荫,凉风习习,便有了驻步停留的习惯。春日它抽新芽时,我抱上茶盅,摊张报纸坐于树下,阅读摄影书籍的晦涩章节。指尖划过书页的褶皱,和树皮的纹路莫名重合。盛夏它撑出浓荫时,我端着电脑在树下飞快地敲击着健盘,一行行字跃然在屏幕上。蝉鸣里夹杂键盘的声响,成了独属于我的节奏。

有次加班夜深了,月光落在裸露的枝桠上,月光里飘零雪花,细碎的花朵簌簌地往下掉,像把揉碎的月光撒在了深秋里。“人闲桂花落”,夜更静了。我忽然想起同事说“桂花一年只开一次”,心里掠过一丝遗憾。前年天气热,三秋无桂子,直到深秋近冬,气温舒和了,才看到桂花的倩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对青春失去的愁怅和无耐,或许再努力,错过的不会重来?

深秋霜降的这场雨,推翻了我所有既定的认知。雨丝细细密密地织着,桂花却开得愈发热闹,每一朵都攒着劲释放香气,连落在地面的花瓣,都在水洼里晕出淡淡的黄,把清冷的秋染得温柔起来。我蹲下身捡起一瓣,指尖残留的甜香。忽然让我想年少初中毕业,复读了三次也没有考上中师,总以几分掉线,输在了起跑线掉进农门,中途进电企作农电工。师傅们传帮带,自己拼命地学电专业,弥补不足,从学徒到技师,学历从初中到大学本科,青春不在,油腻腹便便,熬碎了岁月,丝纹串进额皱间。闻到的竟是和此刻相似的桂香——原来那些默默积累的日子,早已在不经意间埋下了伏笔,随着时光积累,新闻稿件的套路跟着敲打的键盘流泻出来。

风过时,桂香又浓了几分,飘进衣领里,也飘进记忆深处。想起刚入职时,我起步很慢,标榜着笨钝。前辈的一次次鼓励,“慢慢来,知识要像桂树扎根一样,扎深了才稳”点醒了我。除了学专业和营销业务知识,基于爱好于是我网上买课程,利用碎片时间学写作知识,看报纸博学强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努力,就像桂树在无人问津的季节里默默积蓄养分,直到某个契机来临,便以最惊艳的姿态绽放。

公司院内外桂花芬芳,灯光下银桂洁白似雪,悄然开放,不为谁容悦,香溢庭院。秋日浮云荡开,一隙阳光从从云层里迸出,金桂在阳光里谢幕,没有蜂蝶追逐,寂寞开放,一地黄金,丹桂飘落,嫣然从容,香艳深秋。

忽然懂得人生从没有“过时”的努力,也没有“注定”的遗憾。“朝闻道,夕死可矣。”人只要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就像这桂花,在霜降后再度飘香,用二次绽放证明着坚持的意义。我们亦是如此,或许会经历不被认可的低谷,或许会在漫长的积累中感到迷茫,但只要不放弃学习、学会思考,不停止向前,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努力,那束光不经意在某个地点某个时间点,刚好照亮成为高光的闪耀点。终会像这桂香一样,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刻,温柔地包裹住我们,带来满枝馨芳。

下山的太阳,没有盛时的火力,万物披金,无限美好。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桂花上,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我轻轻折下一小枝,放进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鼻尖是清甜的桂香,心里是笃定的信念——那些读过的书、学过的技能、熬过的夜,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让我们也像这霜降后的金桂一样,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香满枝头,硕果满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