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金国军的头像

金国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8
分享

我看南昌车站

我这里说的南昌车站,并非泛指,而是特指南昌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站——南昌车站。

大前天的上午,我看到的南昌车站,已经成为了赣江边上的一个景点,其对外标示的景点名字叫牛行车站。而且地处南昌繁华闹区,不远处就是八一大桥。这似乎不可思议。但历史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方确确实实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当初的南昌车站,即后来改名为牛行车站的所在地,其原址,就是在这一带附近,只不过当时是一个偏僻的所在,一个民间历来叫做牛行的地方。所谓的牛行,是当时老百姓买牛卖牛的一个集市。

我在参观该景点专题陈列馆时,看到一张老照片,是1926年牛行街景一幕:清一色的低矮的瓦屋,有的已经破烂了;街上那些干枯的树,已被秋风扫落叶了;行人稀少,三两个骑着自行车,还有两辆载物的板车在艰难地前行着。打眼望去,满眼的萧条与冷清。

其实,如今已然繁花似锦的红谷滩,在孟建柱来江西任省委书记之前,亦还是一片滩涂,其中就包括这个车站所在的区域。而所谓的南昌城,过去很长时间,是赣江南边的那点区域。

我在参观已是景点的南昌车站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个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经常坐绿皮火车去黄老门的情景。那时,我还在部队。印象中,当时沿途的那些站点之名字,诸如乐化车站、新祺周车站、涂家埠车站、德安车站、马回岭车站、黄老门车站、沙河车站,等等,均凸显这条铁路就是江西省的第一条铁路——南浔铁路。只不过,其时不停靠南昌车站了。

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赣江大桥建成后,现在的南昌火车站(当时叫南昌南站),便取代了南昌车站。从此,南昌车站便更名为牛行车站了。其功能亦改变了,彻底成为货运站了。为此,民间又叫江边货运站。

遗憾的是,真正的南昌车站原貌,我个人是没有见过的。尽管其彻底拆除的时间是在2011年。

我从陈列馆中展示的有关文字资料中了解到,南昌车站是江西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南浔铁路之终点站。

二十世纪初,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吞噬和瓜分中国铁路建设和矿山开采的权益,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各省纷纷设立铁路公司,全国掀起了商办铁路的高潮。

1904年10月(光绪三十年九月),江西籍京官李盛铎等111人,联名上书朝廷,申请准允江西本省自行修筑铁路,以“自保利权,杜绝列强觊觎”。

当时铁路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如此高度:铁路存则国存,铁路亡则国亡!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商办“江西全省铁路公司”在南昌成立,江西籍前江宁布政使李有棻任公司总办(1907年后由陈三立接任)。公司拟订了《江西全省铁路开办简明章程》,计划全省修建南北干线一条,从九江至南昌为第一段,其次由南昌达吉安为第二段,再由吉安达赣南接广东铁路为第三段;拟修支线三条,由省城一经广信(上饶)至浙江边界,一经抚州至福建边界,一达萍乡以接萍醴铁路,名曰“江西三支路”。

李有棻和陈三立,为江西铁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李有棻,实乃江西铁路的开拓者。

1907年1月23日,南浔铁路(从九江至南昌)在九江举行启土典礼。1911年,九江至德安段建成通车。1912年,南浔铁路改为官商合办。是年10月,孙中山来赣,乘火车视察了南浔铁路。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发起“二次革命”,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宣布江西独立,并通电讨伐袁世凯。讨袁军由于寡不敌众,被北洋军击败。因沿途作战,导致材料损失,修建款项用尽,南浔铁路修建工程被迫停工。到1913年冬天,才恢复施工。

1916年6月,南浔铁路终于建成。在南昌赣江北岸,南昌终于有了第一座车站——南浔铁路的终点站:南昌车站。

南昌车站一建成,当地老百姓便给它取了一个俗名,即牛行车站。因为,当时这个区域有一个牛市,很大,亦很有名气,新建和高安的一些老百姓,亦会不惧路远和辛苦,来到这个牛市买牛和卖牛。

我在陈列馆中看到了一些历史图片,发现南昌车站隔几年就会修缮改造一次。诸如,其中有两张南昌车站的图片,一张是1924年的,一张是1931年的,面貌却不完全相同。

不仅如此,陈列馆中的有关资料还显示,南浔铁路经历了“建——毁——修复——再毁——再修复”之坎坎坷坷历史命运。

诸如,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开始。1938年6-8月,为减缓日军前进的速度,根据国民党当局决定,南浔铁路被拆毁。是年秋天,日军攻陷九江,继而进攻南昌,为了军事需要,强迫民工修复南浔铁路。

1939年3月,南昌沦陷。在日军占领时期,南浔铁路的钢轨和枕木曾被全部拆除,碾平后当作公路使用。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三年后,南浔铁路经修复重新投入运营。

我在陈列馆中还了解到,当年的南昌车站,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是与南昌八一起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年参与南昌八一起义的部队,在这个车站集结完毕后,是悄悄坐轮渡过江进城的。

据陈列馆中的资料介绍,一九二七年七月下旬,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组织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一部分力量,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这次起义。

当时,中国共产党所能影响和掌握的武装力量,主要在张发奎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其中包括由共产党人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以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为骨干编成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第七十五团和由接近共产党的贺龙担任军长的第二十军。这些部队,当时按照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讨蒋”的命令,均已从武汉调到了九江地区。

当时,汪精卫和张发奎因感到贺龙、叶挺部队“不稳定”,企图以开会名义把贺、叶召到庐山,解除他们的兵权。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共产党员叶剑英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秘密从庐山赶赴九江,在甘棠湖一只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和共产党员高语罕、廖乾吾紧急商议对策。决定:贺龙、叶挺拒不上庐山;不接受张发奎调贺龙、叶挺部队到德安集中的命令;贺、叶部队立即乘火车去南昌。

1927年7月25-26日,叶挺率领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贺龙率领第二十军,由九江乘火车次第转移,沿南浔铁路迅速开赴南昌。

为了保障南昌起义的顺利进行,起义军总指挥部将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四团部署在南昌与外界连接的咽喉处——南昌车站,负责歼灭南昌车站的敌军,不准城内敌军渡江逃窜,封锁赣江水道,防止敌军从江上增援。

1927年8月1日,驻扎在南浔铁路上马回岭车站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大部分部队,在聂荣臻和周士第的带领下,也举行了起义,并于8月2日赶到南昌。

1930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军团攻占南昌车站,并在这里举行了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的“八一示威”。

因此,我个人认为,真正承载红色教育意义的,是南昌车站这个站名,而不是牛行车站这个站名。这个景点的名称,应该正本清源,不应该叫牛行车站,而应该叫南昌车站。毕竟,南昌车站之名字在先,是南浔铁路终点站的官方站名。而牛行车站,只不过是南昌车站的曾用名而已。而且,改叫牛行车站时,南昌车站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我在陈列馆中发现,晚清在建设南浔铁路的同时,规划了几条支线,其中一条是从南昌经我老家——高安,去湖南的。遗憾的是,这条铁路一直没有建起来,导致我老家高安的发展,硬生生地耽误了一百多年。这条铁路支线,如果当时按规划建起来了,可想而知,我老家高安的发展,应该早已与南昌无缝对接了。好在我老家高安在2014年通了高铁,终于圆了一百多年前那条铁路规划之梦想!

我个人认为,南昌车站的沧桑与变迁,是中华民族奋斗的一部浓缩史。我个人从中看到了京官李盛铎之铮铮铁骨,看到了李有棻和陈三立呕心沥血之情怀,看到了八一起义部队攻克车站后的军旗在迎风招展,还看到了中日军队三度争夺铁路而战的毁与建之一幕幕......

2025.10.17.上午.于南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