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
房山印象(外一篇)
引子
小的时候,在教科书里知道了北京。北京有个天安门,天安门里住着毛主席,北京还有中南海,石景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直门火车站,北京猿人,林林总总,全是印象中的概念、意向加猜想。
四十年前,第一次来北京,才真正感受到了北京的神奇和富丽堂皇。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故宫,朝阳区,海淀区,北海公园,景山公园,万寿山,颐和园,恭王府。
对于房山,原本没有什么印象,或者说:不过是京城最让人不待见一个地方,贫穷、落拓,不惹人眼目。
2024年10月,在京工作10年的儿子把家搬到了房山。入冬时节,我从内蒙古老家来到了儿子家。来去匆匆,对房山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2025年4月28日,儿媳要生小孩,第二次来房山,一住便是一两个多月。期间,我与妻子逛遍了房山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彻底改变了我对房山的认知······
百度是这样介绍房山的:房山区隶属于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3条,拒马河、大石河回旋曲折,永定河、小清河穿境而过。
房山是北京的西南门户。东北与丰台区相邻,东与大兴区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与河北省涿州市、涞水县相连,北与门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
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房山区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
在一个雾霭初散的清晨,我们开始了房山之旅。
房山连绵的山峦披着淡青色的纱衣,晨雾在山谷间流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当我站在昊天公园令公塔下,从未想过这座位于北京西南的区域,会以如此磅礴而细腻的姿态,彻底颠覆我对北方山水的固有认知。
这里,是40亿年自然造化与千百万年地质变迁的深情馈赠,是70万年人类史、5000年文明史的深厚沉淀,更是一方充满活力与希望,正迈向新征程的魅力之境。走进房山,就像翻开一部厚重而绚丽的史诗,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房山被地质学界誉为"洞穴王国",境内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
房山被中国地质界称为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峡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十渡山水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
房山,素有“人之源”“城之源”“都之源”的美誉,这绝非虚名,而是历史赋予它的荣耀勋章。当我们踏入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仿佛能听到50万年前人类文明的火种在此点燃的噼啪声。那层层叠叠的地层,宛如一部无字天书,记录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智慧、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历程。那些粗糙的石器,烧过的灰烬,还有远古人类的化石,无不诉说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生存、努力繁衍的故事。站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祖先们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伟大与神奇。
琉璃河遗址,这座西周燕国的第一座都城,承载着北京城市发展之源、京津冀协同发展之根、中华礼乐文明之证的厚重使命。当我们漫步在这片古老的遗址上,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三千年前的繁华与沧桑。那高大的城墙基址,规整的宫殿布局,还有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无不展示着燕国当年的强大与辉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乐文明在这里生根发芽,见证着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最初雏形。
云居寺,这座被誉为“北京敦煌”“世界佛经奇观”的千年古刹,更是以其14278块石刻大藏经而享誉海内外。从隋朝开始,历经唐、辽、金、元、明等朝代,无数的高僧大德、善男信女们怀着对佛法的虔诚与敬畏,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在坚硬的石板上刻下了一部部佛经。这些石经,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精神的象征。走进云居寺,仿佛走进了一座古老的文化殿堂,那庄重的佛塔,精美的佛像,还有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石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说历史赋予了房山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自然则赐予了它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房山的山水,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的绝美画卷,是鬼斧神工的杰作,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为之陶醉。
十渡,这个有着“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地方,是房山山水风光的杰出代表。拒马河蜿蜒曲折,贯穿其中,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两岸的山峰奇特险峻,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像骆驼负重前行,有的像仙女亭亭玉立。乘船顺流而下,只见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沿途还可以欣赏到仙峰谷、孤山寨等自然景观,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天还未大亮,拒马河畔的水汽已经开始蒸腾。晨雾像一层轻柔的薄纱,笼罩着蜿蜒的河面,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岸边的芦苇丛中,几只早起的白鹭正在觅食,偶尔振翅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将倒影中的山色搅成流动的碎金。
沿着河畔小径缓步前行,露水打湿了裤脚,带来丝丝凉意。不知名的野花在晨光中舒展花瓣,淡紫色的二月兰、明黄色的蒲公英,还有星星点点的野雏菊,在青草间织就斑斓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以及河水特有的湿润气息,混合成一种令人沉醉的味道。
十渡景区,拒马河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穿过群山之间。两岸奇峰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树,偶尔有小鱼穿梭其中,泛起阵阵涟漪。乘上竹筏,缓缓漂流在河面上,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耳畔是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之中。这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北方的山水也可以如此婉约动人,充满诗意。
离开十渡,前往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沿着山间小径拾级而上,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途中经过云水洞,洞内的景象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钟乳石和石笋形态万千,有的像飞泻的瀑布,有的似绽放的莲花,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个神秘的地下宫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对它心生敬畏。
在房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站在遗址前,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远古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的场景。那些古老的石器、化石,无声地诉说着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云居寺,素有“北方巨刹”之称,寺内珍藏着数量众多的石经、木经和纸经,被誉为“三绝”。漫步在古寺之中,看着那些斑驳的石碑和古老的建筑,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景点,房山的乡村也有着独特的魅力。随意走进一个村庄,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庭院里种满了各种花草,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村民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看到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总会露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没有城市的喧嚣与浮躁,只有宁静与祥和。坐在农家小院里,品尝着地道的农家美食,听着村民们讲述着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故乡,内心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白草畔,“京西南第一高峰”,海拔2161米。登上山顶,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天空,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这里的植被丰富多样,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山花烂漫,五彩斑斓;夏天,绿树成荫,凉爽宜人;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在这里,还可以看到云海、日出、星空等壮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百花山,也是房山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云海、星河的最佳观测地之一。当云雾缭绕时,整座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夜晚,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繁星闪烁,银河璀璨,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怀抱之中,让人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此外,百花山还有着广袤的草甸,各种野花肆意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吸引着无数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石花洞,被誉为“中国最佳溶洞奇观”。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岩溶景观琳琅满目,姿态万千。有的像飞禽走兽,有的像人物造型,有的像宫殿楼阁,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这些岩溶景观是经过数亿年的地质变迁和水流侵蚀形成的,每一处都蕴含着地球历史的奥秘。走进石花洞,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地下世界,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房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是当地人的味蕾记忆,更是吸引游客前来品尝的美食盛宴。
上方山的香椿,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它以其浓郁的香气、鲜嫩的口感而闻名遐迩。每年春天,当香椿芽刚刚冒出枝头,人们就迫不及待地采摘下来,或凉拌,或炒鸡蛋,或腌制,每一种做法都能让人品尝到香椿独特的风味。那股浓郁的香气,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着大地的生机与活力,瞬间就能打开人们的味蕾。
有机、富硒磨盘柿,曾经被封为御用贡品。这种柿子果实硕大,形状宛如磨盘,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把整个山村装点得格外美丽。摘下一个柿子,轻轻咬上一口,甘甜的汁水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京南水乡”长沟镇的御塘贡米,颗粒饱满,色泽晶莹,煮出的米饭香气扑鼻,口感软糯。相传,这种大米曾经是皇家的贡品,深受皇室成员的喜爱。如今,虽然它已经走下了皇家的餐桌,但依然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游客们品尝房山美食的必选之一。
“京南梨乡”琉璃河镇的京白梨,皮薄肉厚,汁多味甜,是梨中的珍品。每到金秋时节,梨园里果香四溢,一颗颗饱满的京白梨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京白梨,那清脆的口感和甜美的汁水,仿佛能驱散秋日的干燥与疲惫,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除了这些特色农副产品,房山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美食,如窦店牛头宴、天毓山庄非遗宴、韩村河崇义砂锅宴、圣水莲庭黄精宴、云居寺和修德谷的素斋等等。这些美食各具特色,有的以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取胜,有的以独特的烹饪工艺和调味方法让人叫绝,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房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房山产区地处北纬39°30′~39°55′,是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这里拥有北京最大的山前暖区资源,昼夜温差大、升温快,阳光照射充足,成土母质多样,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透气性良好,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酿酒葡萄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目前,房山酒庄葡萄酒产区已形成了以青龙湖镇为核心的北部生态休闲区和以张坊镇为核心的南部文化旅游区的两区发展格局。全区现有16家酒庄,有11家主力品牌,70多种葡萄酒。这些葡萄酒各具特色,有的果香浓郁,口感清新;有的单宁醇厚,回味悠长;有的则兼具了优雅的香气和复杂的口感,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与文化。
走进房山的酒庄,仿佛走进了一个葡萄酒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葡萄园,葡萄藤上挂满了一串串饱满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你还可以参观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了解从葡萄采摘到葡萄酒装瓶的每一个环节,感受酿酒师们的匠心与执着。当然,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品尝各种美味的葡萄酒。在酒庄的品酒室里,品尝着刚刚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感受着那股芬芳在口中散开,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如今的房山,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发展方面,房山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农业等,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房山还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文化旅游方面,房山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节、云居寺石经文化节、房山国际长走大会、房山葡萄酒文化节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房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在生态建设方面,房山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努力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如今的房山,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河流湖泊清澈见底,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房山的日子里,我常常独自漫步在山间小道上,静静地感受着这里的一切。看着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听着风声雨声,虫鸣鸟啼。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曾经在城市里的焦虑与浮躁,在这里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我开始懂得,生活不仅仅是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奔波,还有这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值得我们去欣赏、去感受。
还值得一提的是:房山的良乡大学城。
良乡大学城包括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汇文实验学校、现代管理大学、北京民族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
良乡大学城(Liangxiang University Town)位于良乡北京城西南端,南邻六环,距市区天安门23公里。园区规划占地974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99.17万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已与房山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园区内包括教学科研区、中央景观及公共设施区、学生生活区。
清晨,贮足在大学城“理工桥”上,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小清河从东边流过,刺猬河横跨正南边,两河于东南方交汇。大学城建造多处公园和街角游园,奇花异草,树木参天,天然与自然美融于一体。
房山的美,是多元的,是立体的。它既有大自然赋予的壮美山河,又有岁月沉淀的深厚文化;既有古老历史的沧桑厚重,又有现代生活的蓬勃生机。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绚丽的画,每一笔都描绘着精彩。
大美房山,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自然与人文辉映的魅力之城,正以它独特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品味。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领略到自然的神奇,品尝到美食的诱惑,沉醉在美酒的芬芳之中。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房山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正不断砥砺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离开房山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这座美丽的区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回首望去,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我知道,这次房山之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在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风景,也遇见更好的自己。而房山,这座充满魅力的地方,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林荫道上的美好时光
2025年5月3日9时38分,孙女张锦桉降生于北京航天中心医院。5月7日回到房山良乡镇邑上社区阳光邑上56院27号楼儿子家中。
在房山的日子里 ,每天我都早早地起床,赶早市;熬小米粥,煮鸡蛋,凉拌小咸菜;待大家都吃完早饭后,我才去了婴儿房。婴儿房里,孙女正安静地熟睡着,小被子被踢到了脚边,露出藕节似的小腿。我弯腰替她掖好被角,指尖触到她脸颊的柔软,心瞬间被熨得温热,满脑子的幸福感。
八点三十分左右,我将穿戴整齐的锦安放进婴儿车。小家伙即将出生两个月,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乌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肉乎乎的小手无意识地抓着婴儿车上的小熊挂饰。我在她的小帽子边缘别上一朵新鲜摘下的玉兰花,清香混着奶香,在晨风中轻轻飘散。
推开单元门的刹那,清凉的晨风扑面而来。东边的太阳从小区高大的树木从中的缝隙间漏出灿烂的笑脸,柔和地洒在锦安光洁嫩嫩的小脸上。
小区的林荫道还笼罩在薄雾中,法桐树的枝叶上凝结着细密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如碎钻。我缓缓推着婴儿车前行,车轮碾过湿润的石板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拐过弯,晨练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打太极的老人们穿着素色练功服,动作舒缓流畅,招式间仿佛蕴含着天地的韵律;年轻的跑者戴着耳机,步伐轻快地从我们身边掠过,带起一阵淡淡的汗水气息。锦安被突然响起的鸟鸣声惊到,小手猛地攥紧,我赶忙俯下身轻声安抚:"不怕不怕,是小鸟在唱歌呢。"
走到林荫道中段,有一处小广场。几个老人正围着石桌下象棋,棋子落盘的"啪嗒"声与他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见我推着婴儿车经过,一位邻居大爷暂停了棋局,笑着凑过来:"小锦安又来晨练啦!"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点了点孩子的小鼻子,锦安突然咧开没牙的小嘴,咯咯地笑了起来,清脆的笑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继续前行,路边的花坛里,月季正开得娇艳。我停下脚步,摘下一片花瓣,轻轻放在锦安的手心里。她立刻攥紧,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她自己能懂的语言。晨光为她的睫毛镀上金边,小脸上的绒毛在光晕中泛着柔光,像个降临人间的小天使。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贪婪地捕捉着每个细节,想要将这份美好永远铭刻在记忆里。
初夏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林荫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推着婴儿车,小心翼翼地走着,车轮碾过细碎的落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车里,孙女张锦安正安静地睡着,粉嫩的小脸被阳光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像振翅欲飞的小蝴蝶。
微风轻拂,道旁的槐树送来阵阵清香。我想起儿子小时候,也是这样喜欢在树荫下玩耍。那时的他,总爱在墙头上跑,动作灵敏而惊险。如今,他在京城已经扎下了根,已为人父,而我也成了爷爷,岁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转,将生命的接力棒稳稳传递下来。
锦安动了动,发出细微的呢喃。我停下脚步,俯下身轻轻摇晃着婴儿车,哼起了那首熟悉的童谣。这是母亲当年哄我入睡时唱的,如今从我的口中哼出,竟多了几分岁月的韵味。锦安似乎感受到了安抚,皱起的小脸渐渐舒展,重新陷入甜美的梦乡。
林荫道上偶尔有行人经过,大多是像我这样推着婴儿车的老人,或是牵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大家相视一笑,眼神中传递着默契与温暖。有位抱着孙子的奶奶驻足,轻声赞叹:"好俊的娃娃!"我笑着道谢,心中满是骄傲。
远处传来孩童的欢笑声,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追逐打闹着跑过。看着他们活力四射的身影,我不禁想象着锦安长大后的模样。她会喜欢读书吗?会像她妈妈一样不辞辛劳地工作吗?会向父亲一样多才多艺追求生活吗?又或是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与梦想?无论如何,我都希望她能在爱与呵护中,自由地成长为她想要成为的样子。
继续前行,路边的花坛里,各色花朵竞相绽放。我推着锦安在花坛边停下,指着娇艳的月季、淡雅的雏菊,轻声给她讲述着花的名字和颜色。虽然她还听不懂,但我知道,这些美好的画面与声音,会像春天的细雨,无声地浸润她幼小的心灵。
不知不觉,日头越来越高了,阳光变得愈发强烈了。锦安醒了,她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她的目光落在树叶上,小手兴奋地挥舞着,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我笑着摘下一片形状好看的五角枫的叶子,放在她的小手里。锦安紧紧握住,仿佛握住了整个春天。
我放慢脚步,享受着这静谧而美好的时光。林荫道依旧那样宁静,树影婆娑,花香四溢。我知道,在这条充满爱与回忆的路上,还有无数个这样温馨的瞬间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藏。而我,愿意用余生的时光,陪着锦安慢慢长大,看她在岁月的滋养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的人生光彩。
回到家时,阳光正好洒满阳台。我将熟睡的锦安轻轻抱回婴儿床,替她脱下小袜子。看着她恬静的睡颜,我忽然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凡的晨间漫步,不仅是带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更是属于我们祖孙俩的珍贵时光。在晨光的轻抚下,在林荫道的见证中,生命的美好与温暖正在悄然生长,如同春天的种子,在爱的滋养下,终将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我站在窗边,望着楼下依旧热闹的林荫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明天的清晨,又会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程。而我,愿做那个最耐心的引路人,牵着她的小手,陪着她慢慢长大,看遍这人间四季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