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丰水期,水域面积能达到四千多平方公里;在枯水期,也能达到一千四百平方公里。这里的四季,风景各异,尤其是秋季的景色,更是令人心驰神往、陶醉不已。倘若在秋日时节到这里旅游赏景,鄱阳湖湿地公园、落星墩,以及布鲁维斯船与草海,都是不可错过的绝美之地。
鄱阳湖湿地公园,位于江西鄱阳县境内,它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这里,湖泊星罗棋布,大小不一;河流蜿蜒曲折,流淌不息;草洲广袤无垠,绿意盎然;岛屿碧波环绕,翠绿欲滴。这里的水,清澈碧绿,宛如翡翠;这里的鸟,珍稀名贵,翱翔天际;这里的鱼,鲜嫩肥美,跃动水中。
丰水季节,这里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一眼望去,无边无际,仿佛一片浩瀚的海洋,唯有那点点岛屿露出水面,如星星点缀在湖面之上。而到了秋天的枯水季节,水落滩出,芳草萋萋,成群的鸟儿在湖滩上空翩翩起舞,牛羊则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让人仿佛置身于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中。这里,还生长着几十万平方米的芦荻,放眼望去,金黄的荻杆与雪白的荻花相互交织,层层翻涌,令人深切地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意境。
每年九月,便有大量的候鸟如约而至,它们好像是收到了大自然的邀请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而到了十月、十一月,数以万计的候鸟更是从天南地北飞来,在这里准备度过漫长的冬天。这其中,不乏白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等珍稀鸟类。它们有的栖息在草滩上觅食,有的扎堆在一起翻飞嬉戏,上演着一场精彩绝伦的“鸟浪”奇观;有的在空中翩然起舞,有的在湖面上尽情畅游,还有的成群结队地掠过天际,构成了一幅自然与生命交织的绝美画卷。
早晨,薄雾如轻纱弥漫在湖滩上,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点点金色的光斑,候鸟们在光影中自由自在地活动,它们的身影与光影相互交融,美得让人目不转睛。傍晚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橙红,此时万鸟归巢,远远望去,鸟儿、草地、湖泊与天色融为一体,场面极为壮观,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欣赏各种各样的鸟类,还能近距离地观察到它们的习性。在众多鸟类中,尤以白鹤最为引人注目。白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通体洁白如雪,头顶和脸部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嘴和腿则是暗红色,颈部修长,尾部呈弧形。白鹤的叫声清脆洪亮,富有穿透力。它们的鸣叫常常呈现出规律性,尤其在群体活动时会形成齐鸣效果,具有独特的音乐性,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交响乐团。
白鹤喜欢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它们的飞行姿势非常轻盈,翅膀宽大有力,每一次挥动都似乎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韵律。它们一群群、一队队,洁白的身姿在秋日蔚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在空中飞行,它们也是像大雁那样排着整齐的队形,时而排成"一"字形,时而变成"人"字形,时而又变换成一个倒“人”字形,宛如天空中的精灵在编织着美丽的图案。在飞行过程中,它们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彼此呼应,仿佛是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或情感。有时,它们与其他鸟类相遇,会礼貌地保持距离,互不干扰,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
白鹤不仅有着自己的飞行姿态,还有自己的着陆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尽显灵动与智慧。有的白鹤在落地收翅前,先将背部的羽毛竖起,这样可以增大空气的阻力,从而减少落地的惯性,让它们能够更加平稳地着陆;也有的白鹤在腿脚落地的瞬间,又拍翅升腾飞起,低飞一段距离后再优雅地落地。这降落的过程,好像在表演一段精彩的杂技,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令人不禁为之喝彩。
清晨,当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成群的白鹤在芦荻间翩然飞舞,在草洲上嬉戏觅食。晨光洒在它们洁白的羽毛上,闪烁着柔和而温暖的光泽,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日暮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湖面,成双成对的白鹤在空中展翅翱翔,与落日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白鹤白天忙于觅食,而夜间则选择一处静谧之地休憩。夜幕降临,白鹤们纷纷落巢,它们单脚独立,将颈脖扭向身后,脑袋枕在背上进入梦乡。到了深夜,白鹤们几乎都进入了梦乡,仅有少数白鹤在鹤群的四周徘徊,好像是那不愿过早入睡的年轻一族,还在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落星墩,坐落于庐山市(原星子县)紫阳堤边、鄱阳湖内,是鄱阳湖中较为独特的一处地质与建筑奇观。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落星墩,又名落星石。相传,在遥远的古代,天上有一颗闪耀陨星坠落在此,化成了一方小岛,后来人们把这个小岛称作为“落星墩”。现在的庐山市,以前的星子县的县名也由此传说衍生而来。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该记载描述了落星墩的形貌及名称由来。落星墩小巧玲珑,凝聚极致之美。宋代诗人章得象感慨其"万顷波心露一拳,不知星落是何年?"明代诗人张时也吟咏其"孤石刚容寺,何年此落星。”这里的面积并不大,只有1800平米左右,岛上却建有一座寺殿、一座宝塔、一座牌坊和一间凉亭,布置紧凑而有序。
据资料记载,落星墩上的建筑早在唐代就已初建。宋朝元佑年间,奉皇上旨令,朝廷在此建造了禅寺,使其成为一宗教之地。到了明代,又增建了亭台楼阁,使得落星墩的建筑群更加丰富多彩。然而,这些亭台楼阁在清咸丰年间的兵燹中不幸被毁,只留下现有的建筑。
这里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居住,但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对长江及其流域的侵蚀,使得鄱阳湖的水位逐年上涨,生活在这里极为不方便,再加上遇到恶劣天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僧人最终选择了离开。
在汛期,这里被湖水四面环绕,仅仅只有岛上的建筑露出水面,这时候它就像停靠在鄱阳湖中的一艘诺亚方舟,非常壮观,因此它也被称为神秘的水上宫殿。李白曾站在星子城南,面向鄱阳湖,望着这里,发出"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的惊叹;王安石的"萃云台殿起崔嵬,万里长江一酒杯"(鄱阳湖与长江相通)之句,生动描绘了落星墩的壮丽景象。
每年九、十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此时,历经千年岁月的落星墩,随着湖水的退去而“水落石出”,成为秋日鄱阳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这里,原本被淹没的湖床也逐渐裸露出来,形成一片辽阔的湿地与草洲。在这片生机盎然的草地上,落星墩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不再是丰水季节孤立于水中的小岛,而是宛若草洲上的一颗耀眼的星辰,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地势开阔,湖水与草洲交相辉映。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水中跳跃闪烁;草洲上,绿波翻涌,仿佛一片绿色海洋在随风起伏。成群的候鸟在此盘旋飞舞,它们灵动的身影穿梭于湖水与草洲之间,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站在远处看,落星墩好似一座漂浮于绿色海洋之上的小城堡,其白色遗迹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宛如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再现。
从湖边出发,步行数百米,便可抵达落星墩脚下。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阶缓缓而上,石壁上依稀可辨的雕刻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一块残碑上,“落星”二字苍劲有力,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带着历史的沧桑扑面而来。登上小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上面“落星墩”三个大字清晰可见。踱步向前,一座重檐歇山式楼阁矗立在眼前,倒八字形的石阶分列两边,直达二层,这就是落星寺。寺殿虽小,却处处透着雅致与古朴。二层挑台设有观景回廊,三层阁楼四面开窗。站在这里,向东望去,一座七级宝塔巍然耸立,塔内楼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西边则静静伫立着一座重檐六角亭,亭柱由石材精心制成,坚固而美观。
寺殿后面,一道用花岗岩筑成的厚围墙格外引人注目。围墙上分布着许多排水孔,这些巧妙的设计使得围墙能够有效地排水泄洪,不易被水力冲倒。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枯水期,落星墩几乎常年被湖水浸泡。即便如此,小岛及其上的建筑却依然完好无损,这无疑是落星墩的一大神奇之处。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落星墩是受到了神灵的庇护。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与落星墩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密切相关。每一个建筑的基础和底座,均由经过精心打磨过的石材建造而成。这些石材坚硬结实,历经千年风吹雨打,依然能够保持完好无损,这充分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智慧和精湛的建筑技术。
站在寺殿二层或宝塔高处极目远眺,视野极为开阔。远望匡庐,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远处的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近看,满眼是郁郁葱葱的绿洲和翩跹起舞的飞鸟,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在庐山市蓼南乡王爷庙附近的鄱阳湖上,静静停泊着一艘船只。它不再是往日在水面上穿梭往来的航行者,而是悄然化作了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线。
这艘船,其实是一艘旧货轮。由于鄱阳湖水位的变化等原因,它最终被搁浅在这里,动弹不得。说来也巧,它和山东威海那艘因为台风搁浅而意外走红的“布鲁维斯号”有着相似的命运。因此,当地的人们都亲切地称它为鄱阳湖上的“布鲁维斯船”。
每年秋季,随着鄱阳湖的水位急剧下降,这里露出了大片大片的湖滩。这些湖滩,继而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海。湛蓝的天空下,这艘搁浅的货船静静地躺在深绿的草海之中。船体上锈迹斑斑,像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与周围绿意盎然的青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除了这艘引人注目的“布鲁维斯船”,这里的草海也是一大亮点。鄱阳湖的草以苔草为主,这种植物生命力强,在秋季依然保持翠绿且不会快速变色。每年九、十月,随着湖水的退去,湖滩上的苔草便如雨后春笋迅速生长,一直蔓延到湖心被水淹没的地方,形成了一片广袤无垠的大草洲。那绿油油的草,宛如一张巨大的绿色绒毯,铺满了整个湖滩,让人不禁想要躺上去,感受那份柔软与舒适。走在这片草海中,脚踩下去,软乎乎的,还能感受到脚下草地被太阳晒过的温度,暖洋洋的,从脚底一直传递到心里。微风拂过,草穗轻轻摇曳,拂过手背,带来一丝丝痒意。深吸一口气,连呼吸都变得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全是那青草淡淡的芳香,令人神清气爽。
在这片绿茵茵的草海中,还点缀着一种美丽的花——蓼子花。它们就像细碎的粉霞,纷纷扬扬地落满了草地。那一片粉红的蓼子花,红得那么耀眼,那么动人。除了蓼子花,还有其它各种颜色的花。白的、黄的、紫的……它们与绿色的草交织在一起,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地的各个角落。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绚丽的水彩画。在这里,无论你是躺在草地上,还是徜徉草海中,都能捕捉到那些美好的瞬间。这些瞬间,或许是一棵带着清香的小草,或许是一朵映入眼帘的小花,又或许是一只从身边飞过的小鸟,都能让你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和愉悦。
这里的早晚景色最为迷人。早晨,雾海缥缈,恍若奇幻的仙境;傍晚,晚霞绮丽,宛如多彩的画卷展开。在这般美景中,哪怕是随手一拍,都能轻松拍出令人惊艳的照片。
清晨,随着第一抹晨曦悄悄爬上天际,天空便泛起了蓝紫色。此时,湖面上的雾气开始缓缓升腾,它们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时而化作轻盈的丝巾,在湖面上蜿蜒缠绕;时而又变成蓬松的云朵,贴着湖面蔓延开来。这雾气又像一层轻柔的薄纱,将整片草海和那艘静静停泊的货船温柔地笼罩起来。晨雾缭绕,货船若隐若现,仿佛一座神秘的孤岛,漂浮在这片梦幻的世界里。草尖上,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微弱的晨光中闪烁着七彩的光晕,就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为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草地上时,整个草海仿佛被点亮,瞬间焕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远处的山头上,那高大的风力发电风车,就像一个个巨人矗立在那里,它们硕大的叶片在微风中缓缓转动,为这片美丽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而当夕阳缓缓西下,金色的余晖轻轻洒在草海和布鲁维斯船上,将这里的一切染上了一层柔和而温暖的色调。这一刻,光影变得尤为丰富,从深邃的蓝到灿烂的金,从暗暗的绿到淡淡的紫,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布鲁维斯船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船身上的锈迹与光影交错,仿佛是一幅色彩多变的油画,又宛如宫崎骏动画中的场景。每一帧画面,都像是绝美的壁纸,美得让人窒息。草海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泛起层层金浪,那波浪随着微风轻轻荡漾,好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欢快地舞动。站在草海深处,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任由光影在脸上跳跃。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所有的烦恼与忧愁被这份宁静与美好所融化。
当然,鄱阳湖秋天的美景远不止这些,也绝非文字所能尽述。唯有您亲自踏上这片土地,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美。鄱阳湖的秋,是一幅等您欣赏的画,是一首待您品读的诗,期待您在此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