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起父亲那个吊在梁上的“书箱子”。
父亲有一个木头箱子,箱子不大,是他自己做的。
父亲入伍前,在乡里木业社做过木工。退伍后,父亲买了一套木工家伙,为自己家里做点家俱,这木头箱子便成了工具箱。他的刨子、凿子、线车等木工工具装在里面。箱子除了装木工小工具,由于里面空间还有许多,父亲就把自己的书籍也放在里面。
我们几个孩子渐渐长大,不懂得书籍的珍贵,常常以撕纸为乐。父亲心疼不已,无奈之下,他将十来本书装进了这个书箱子,还特意上了一把小锁,似乎这样就能为那些书籍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墙。
我刚踏入小学的校门,童真未泯,在学校里玩起了“赌宝”游戏,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年幼无知的我,鬼使神差地打起了爸爸书箱里书的主意。回到家后,趁着家中无人,我怀着忐忑又好奇的心情,找来工具,偷偷撬开了书箱子的锁。我从里面抽出一本书,至于那本书的书名,如今已在岁月的长河中模糊不清,只记得当时满心想着或许能用它来挽回我在小伙伴面前的“面子”。
爸爸的书籍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部队或者村里免费发的。《红岩》《雷锋的故事》《论十大关系》等,还有伟人的选集等。
当爸爸发现我撕了他的书,他怒发冲冠,抄起扫帚,对着我就是一顿打,每一下抽打在身上,都伴随着他的痛心疾首。打完之后,他罚我跪在堂屋中间,不许吃饭。那一刻,我看着爸爸眼中的愤怒与失望,心中满是恐惧与懊悔。爸爸默默地把那些书,用报纸包好,再找来麻绳,将它们吊在了房梁之上。从此,那吊在梁上的方方正正的纸包便成了父亲的“书箱子”。
这“书箱子”就像一把沉重的石头,时刻压在我的心头。每当我抬头看到它,心中便涌起一阵难过与自责,痛恨自己的无知,竟如此伤害了爸爸的心。
我考上了师范学校,开启人生新的篇章。在我临行前,爸爸把吊在梁上的“书箱子”放了下来,轻轻地吹去上面的灰尘,然后一本一本,郑重其事地将书籍交到我的手中。爸爸的眼神中满是期许,他希望我能好好保存这些书,更希望我能用心去读一读,从中汲取力量,明白人生的道理。
从那以后,爸爸吊在梁上的书箱,只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然而,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几本旧书,更是爸爸对知识的敬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以及一个家庭在岁月变迁中的成长与传承。
工作以后,远离家庭,父亲的那些书籍就放在我的书桌抽屉里。一年秋天,家里重建房屋,弟弟把我收藏着的书籍都当破烂卖掉。我十分痛惜丢掉那些书籍,这些书籍融入父亲深厚的感情,也是父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有一次,我竟在梦中,寻找到那些书籍,这些书籍正要被收破烂的老王送到集市上卖掉。我用我的工资赎回那些书籍。醒来后,我知道是一场梦,始终睡不着觉了。
父亲的那些书籍没了,他那吊在梁上的“书箱子”仍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