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羑的头像

姜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6
分享

静静的香樟林

淡山倒塌的胡氏祠堂前有一个香樟林,它们静默地矗立在那里,像一群历经沧桑的老者,枝叶交织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遮天蔽日,熠熠生辉。阳光透过叶隙洒落,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图案。我站在树林里,仰望着这些参天古树,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宁静与敬畏。

这个香樟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是淡山村民有意栽种的,还是鸟儿衔的种子掉落慢慢生长起来的,我们不知道。

走在樟树林里,我想起《胡氏家谱》中明崇祯年间傅振铎写的的《淡山胡氏祠堂记》:“金溪淡山胡氏,著系最古。祖枢公,与旴江祖岩、柏林祖注,盖兄弟云,各卜涧瀍,俱得蕃其后。而淡里胡氏之在赵宋间,族多达贤。时则有若榷院竹庄公,讳桂芳,登开庆乙未进士;时则有若翰林承旨郎淡山公,讳大问,登绍兴庚辰进士;时则有若山齐公讳梦正,中景定甲子首榜,凡后先举贤书者七人,备上舍员者一十八子,郁郁盛矣。自元历明,仅以素封著。至万历年间,书声复振。实文学孺怡讳纯者,讲学兴让,倡文章礼教于其先;而上舍瀛海讳四达,文学宾门讳四宾,佩山讳月珂,盛斯讳际盛,咸以青青士,尊经力学,噪名胶序。胡氏人文复称郁郁,堂构之恩,其能已耶?”

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淡山胡氏一族可谓是人文鼎盛,即使今天走进这个村子,村子的肌理依然,安静而不张扬,就像眼前的樟树林。

这个香樟林不说话,却仿佛洞悉淡山的一切。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露半点表情,那样静谧,那么满足。每片叶子都单纯得干净淡然,仿佛不染尘埃;每根枝条安静得窒息深邃,蕴含着无尽的智慧。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树干上,每一缕阳光都显得欣喜若狂,仿佛在庆祝能与这些古老的树木相遇。我站在树下,感受着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似乎能听见它们低语,诉说着淡山的历史与变迁。

站在这里,我不禁要问,这个香樟林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的?它们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才得以长成今天的模样?它们的根系一定深入地下,紧紧抓住大地,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它们的枝干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断裂与重生,才能如此坚韧挺拔。它们的叶子一定经历了无数次的凋零与新生,才能如此茂盛葱茏。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一种对生命最深刻的诠释。

几百年来,这个香樟林不需要谁的关注自在地生长。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里的村民,却从不索取任何回报。它们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它们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伟大。

淡山香樟林是这样,淡山的人也是这样。如傅振铎的《淡山胡氏祠堂记》所说:“然而门多英杰,亢青箱者不乏,其肄贾江湖,仙仙儒雅,悃悃笃忱,有人于斯。时念于世不光,前辉之寝翳。式谷何以孺怡忧之,族之人碧泉忧之,佩仙之叔怀岗又忧之,捐赀种息,拮据公事,如握私筹,月殖其丰,岁渐累盈,行将庀材而鸠工焉。会文学孺怡卒,其族人碧泉又卒,彼堂构之恩遽中已耶。然则怀岗忧方大任,殷肩弘钜,而独胜之,乌能已已。特自顾齿逾衰,资稍困,吉人为善,恒自度力。斯何如事,敢不任?敢不谋?况上舍瀛海,文学宾门,暨其族之倜傥俊伟若五云、若宏海、若虞官,固多仁人孝子之思。于怀岗佩仙,竹林相得,和好益彰,事靡不画,画靡不臧。举前数百年仅垂之绪,后千百年所用光大之业,式襄厥成,郁郁盛哉,亦戛戛乎其难哉!夫世俗之人,智足以谋,力足以举,畴不卜舍,求田希建,子孙不拔,独于水木本源、春露秋霜之地,寘诸冏念,且有义祖功。而涣先泽因之为利,夺以自封,甚至陨匪类,鬻及祖宗之丘墓,以易衣食者,其何有于桶之瞻。此堂构需孝古之人所致思于孝子慈孙者,盖拳拳耳。”

这个香樟林中树木树龄最短的都有两百多年,它们见证了淡山的兴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淡山村民在这里出生、成长、老去。它们与村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却又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它们平和相对,气息相通,在阳光下透明清澈,洒下袅袅的光芒。它们不需要任何人的关注,只是自在地生长,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被看见,而在于存在本身。抚摸着粗大的树干,我突然明白,淡山的人与树竟然有如此相似的立世之道。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它们都静立着,其余都是多余。

香樟林向天而生。仰立的身子上又生出许多枝条来,直直向上,如一团团绿云。仰立的主干倔强地向上向上。老树干上满是突起的包块,那是岁月的痕迹,是风雨的印记。细看,树身上扭生出好多树枝。最后,树枝和树干扭在一起,分不清新枝旧干了。新生和旧身,老与少,生和死,就这样相互成全着。它们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旧的事物会逝去,新的事物会诞生,但生命的本质却永恒不变。

站立在香樟林里,我心里生出些微担心来。树身上落满那么多阳光、那么沉的风雨,稍微一松劲,会不会轰然躺回地上。再细细端详,我才明白过来,这树身上生出的许多向天而立的树枝,是一只只抓牢天空的手臂。再多的阳光、再沉的风雨,都压不垮一只向上的手臂。它们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挺直腰杆,迎接风雨的洗礼。

如果可以,我真想坐在那裸露交织的树根上冥想、闭目养神。树根磨得光亮,黄昏的晚霞镀在上面,短暂的光辉,泛出一种自足之美。坐在这样的晚霞里,与香樟林交谈,与阳光对视,与风声迎面,干净从容的美丽充满心间。我仿佛能听见它们在诉说,诉说着生命的奥秘,诉说着存在的意义。它们仿佛在告诉我,生命的美好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珍惜当下,感受每一刻的真实与美好。

清晨,淡山村民荷着锄头从樟树林走向田野。黄昏,村民们从田间地头归来。香樟林与村民们一起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起送别黄昏的最后一道晚霞。几百年来,相互生存,为这个小村子增添了许多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告诉我们,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么多年,有许多樟树定格在我心里,未曾消失过。站在这些古树下,风贴着树叶吹拂,树叶像一只只振翅的蝴蝶。仿佛能听出这些树叶说出心中的难处和喜悦。站在香樟林里,我一下子理解了一个村子和树的感情。在这些老树下,我只需要稍稍想上一想,树的生长不由己定,全赖后天功。是呀,我命由我不由天,再落寞的地方,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这个樟树林,就像淡山一代代的村民,是真正的一群智者。祠堂已经倒塌,可香樟林依然静静地站立,用一种独立的姿态表示它们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真谛。正如生活在淡山的人。它们教会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珍惜当下;不在于外在的繁华,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它们教会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挺直腰杆,迎接风雨的洗礼。它们教会我们,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淡山的人。

站在这个樟树林里,我仿佛能听见它们在诉说,诉说着生命的奥秘,诉说着存在的意义。它们仿佛在告诉我,生命的美好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珍惜当下,感受每一刻的真实与美好。它们仿佛在告诉我,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经历什么,都要像它们一样,静默地站立,坚韧地生长,用我们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伟大与奇迹。这个樟树林,用它们的存在,诉说着生命的真谛,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