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黑旋风李逵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在浪子燕青面前服服帖帖。燕青,这位列天罡星之末的“小乙哥”,确是一位忠、武、才、智俱佳的“上上人物”。
风月丛中第一品
浪子燕青在第六十一回出场,小说写他“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刺着“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燕青多才多艺,吹拉弹唱,跳舞游戏样样精通,即使东京花魁、道君皇帝的相好李师师亦为之倾倒。第八十一回:“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说,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久闻的哥哥诸般乐艺,酒边闲听,愿闻也好。”燕青为了讨李师师喜欢,“只待把出本事来”吹了一曲。燕青唱个曲子,“端的是声清韵美,字正腔真”。李师师这样一个能够得上皇帝的风尘高手,什么样的场面没有见过,竟然被燕青这番才艺惹得目眩神迷,“放出些妖娆声嗽”来,可见燕青才艺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了。难怪施耐庵在小说中赞燕青是“风月丛中第一名”。
燕青虽在风月场才艺上佳,“却是好汉胸襟”,风流而不下流。他将风月场上的技艺,化作达成忠义大事的手段。他“怕误了哥哥大事”,对于李师师的挑逗,“那里敢来承惹”,便机敏地岔开话题,拜李师师为姐姐。最终燕青通过李师师见到道君皇帝,奏明了梁山只待招安、为国家出力的愿景。可以说,燕青凭借风月场的出色才艺,为梁山接受招安铺平了道路,立下无可替代之功。
义仆忠心映日月
燕青生于北京,可惜从小父母双亡,被当地首富卢俊义家中收养长大,成了卢俊义的家仆。这个身份始终伴随着他,即使上了梁山,好汉们兄弟相称,燕青却总是把卢俊义称作主人。作为仆人,他对主人卢俊义的忠始终如一,以命相守,即使受到卢俊义的误会,他也从未背弃。卢俊义被管家李固陷害,投入大牢。燕青被李固逐出家门,无处安身。为救卢俊义,昔日锦衣玉食的家仆,即使沦为街边乞儿,讨来饭食也要送去监牢让主人充饥。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李固贿赂监押公人董超、薛霸,欲让二人在路上结果了卢俊义。燕青为保护卢俊义,一直跟随其后。正当董超、薛霸要对卢俊义下手时,被燕青用弩箭射死,救下卢俊义性命。后来,燕青又冒死到梁山报信。经过许多波折,最终救得卢俊义出离牢笼。在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中,燕青对主人的赤胆忠心、拼死营救与李固对主人的背弃构陷、百般谋害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扑箭术世无双
梁山好汉不乏武林高手,但燕青却在其中能够独树一帜,靠的是他天下无双的本事——相扑和箭术。第一魔君李逵为什么怕燕青?第七十三回:“原来燕青小厮扑天下第一,因此宋公明着令燕青相守李逵。李逵若不随他,燕青小厮扑,手到一交。李逵多曾着他手脚,以此怕他,只得随顺。”第七十二回,宋江率柴进、李逵、燕青等进东京赏灯,幽会李师师。李逵看宋江和美色妇人饮酒,怒气发作,“拿着双斧,大吼一声,跳出店门,独自一个,要打这东京城池”,却“被燕青抱住腰胯,只一交,攧个脚稍天”。李逵无奈,只得跟随燕青出城逃走。第七十四回,擎天柱任原在泰安摆下擂台,“单搦天下人相扑”。燕青扮作货郎,专门“来和他争跤”。众人见燕青只是个“俊俏后生”,不可能胜金刚一般的任原,劝他放弃交手,平分了“利物”作罢。燕青哪里肯?在擂台上,没有两个回合,燕青使个鹁鸽旋,便把任原撺了下去。第八十回,高俅被俘梁山泊,醉后狂言:“自小学得一身相扑,天下无对。”高俅要和燕青厮扑,被燕青使个守命扑,攧翻在地。如果不是脸皮厚,高俅怕是要寻个地缝钻进去了。
燕青不仅相扑天下第一,“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的。拿着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若赛锦标社,那里的利物管取都是他的”。燕青曾用箭弩射杀监押公人董超、薛霸,救下卢俊义,也曾射落空中的喜鹊以图吉市。第八十一回,宋江征辽大捷回师东京,路过双林渡,燕青使出绝技,把飞行中的大雁射下十数只,失伴孤雁的哀鸣,勾起了宋江对兄弟离散的预感与伤感,埋下了梁山好汉不断凋零,最终悲剧收场的伏笔。
乡谈市语建奇功
燕青不仅丝竹管弦、相扑箭术了得,更有一项独门绝技,可以“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按照现在的说法,燕青就是一位语言学家,会说各地方言,深谙各行各业的市语行话。燕青靠着这个本事,干了不少大事,为梁山事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第九十一回,梁山好汉打方腊第一仗是攻打润州,为了用计,宋江特命精通当地方言的燕青扮作敌方虞候叶贵,趁敌不备,一举攻破润州,取得首捷。第九十四回,柴进欲入方腊老巢当细作,请燕青同行,理由是燕青“晓得诸路乡谈,更兼见机而作”。燕青凭借风流倜傥、能言善辩、百伶百俐的特点,助柴进取得了方腊的信任,最后与宋江大军里应外合,并亲手斩杀了方杰,为最终平定方腊立下奇功。
知身达命洞世情
第七十四回,有一篇古风单赞燕青,其中写道:“功成身退避嫌疑,心明机巧无差错。世间无物堪比论,金风未动蝉先觉。”这几句是说燕青了悟人生,通达事理,对未来有清醒的认识。第六十上一回,吴用扮算命先生欲赚卢俊义上山落草,卢俊义果然上钩,欲外出避灾,燕青劝道:“休信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做阴阳人来扇惑,要赚主人那里落草。”这里可以看出燕青果然乖巧,料事如神。宋江率军破方腊后,同幸存诸将回京复命。燕青劝卢俊义:“小乙自幼随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难尽。今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静去处,以终天年。未知主人意下如何?”卢俊义贪图衣锦还乡,封妻荫子,不听燕青言语。说道:“我不曾存半点异心,朝廷如何负我?”燕青无奈,当夜便收拾了一担金银细软,悄然辞行,竟“不知投何处去了”。后来,果如燕青所言,宋江、卢俊义皆被奸臣所害,留给世人无尽的叹惋。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赞燕青为“上上人物”,说他“审时度势,真大智慧人也”。燕青所为,已超越了简单的“忠义”二字,既具儒家“忠恕”之品格,更兼道家“功成身退”之智慧。在梁山好汉的集体悲歌中,其独善其身、飘然远引的潇洒背影,无疑是难得的一抹亮色。施耐庵在小说称燕青“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强似那三十五个”。以上种种,正是这位“浪子”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心与赞叹的终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