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腾举的头像

黄腾举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6/11
分享

“春羽”计划+青春如诗,在跌撞里长出翅膀+黄腾举


作者:黄腾举

指导老师:刘志永

 

如果成长是一本书,那么青春就是最浓墨重彩的章节——字里行间有潦草的热血,有涂改的遗憾,也有永不褪色的倔强。每一页都带着特有的气息:油墨未

干的冲动,橡皮擦不去的执念,还有那些被泪水晕染开的字迹。

 

第一页:莽撞的序言

 

十五岁那年,我一本新拆封的书书面页角如出鞘的剑锋般锋利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一往无前,同时也带着一份油墨未干的冲动。那时的我们年少轻狂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总以为整个世界就该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轨迹去运行,直到现实用红笔在我的梦想上画满批注之时才幡然醒悟

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的时候当时正值六月梅雨时节的下午,大会议室的吊扇吱呀作响,我后背白衬衫也早已经湿透,流下的汗水将我攥紧的稿子湿了在聚光灯下的我双腿不听话的抖动的,而听到台下传来一声嗤笑,我的声音便立刻抖得像在风中飞舞的书业。那一刻,我恨不得立刻把自己揉成找一个地缝钻进去而当我看到站在最后一排的班主任用口型说:念下去”。我才重新鼓起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知道还有人愿意相信我。后知后觉我才明白,青春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篇皱巴巴的演讲稿读成诗。

我一直记得我十五岁的那年冬天,我们班组织了一场名为"图书漂流"活动就是每人都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进行交流阅读我在我的书《小王子》的扉页上写"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当活动接近尾声时这本书漂流回到我的手上但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在我的笔迹后面补了一句:但所有小孩都急着长大。两种笔迹隔空对话,像极了正值青春期的我们——一边怀念纯真,一边渴望成熟。

 

第二章:叛逆的批注

 

在我们十六岁的字典里规则是被我们用红笔划掉的字眼。那时的我们就像是一群校对员,固执地想在生活的书页上留下自己修订痕迹。

对于我们这些正值“血气方刚”的少年来说,春天的晚自习总是难熬的炽热与蝉鸣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更辽阔的天地。而在个闷热的四月夜,我和我的死党阿决定实施一件蓄谋已久的越狱计划首先我们借着去卫生间的名义溜出教室然后再从实验楼侧面的消防梯跑到操场。我们躺在柔软且有些石子的草坪上看着天上闪烁星星,突然间开始背诵《红楼梦》的判词: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略显炙热的微风吹过我们的发梢,皎洁的月光把我们的校服染成银白目光所致,远处教学楼灯火通明,像极了一座漂浮的城堡。那时的我们希望时间一直停留在那一刻,没有老师的教诲,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生活的负担。

你们哪个班的?手电筒的光突然刺破黑暗。我们像受惊的麻雀一样四散奔逃,而我的眼镜在混乱中掉进了排水沟。等到第二天晨会,广播里对我们的行为进行点名批评,全班同学都在憋笑。班主任罚我们抄写《中学生守则》十遍,但没人知道,那晚我们看到了一颗流星。

暑假到来前的期末考试,我在数学试卷背面画满漫画。阅卷老师不仅给我打了零分,还在旁边批注:建议报考美术学院。这张试卷被我偷偷夹在日记本里,成为了我青春期最珍贵的差生认证。现在想来曾经那些叛逆的涂鸦,不过是我们在标准答案之外为自己争取的一点创作空间。

 

第三章:懵懂的插画

 

十七岁的情书都藏教科书里。生物课本第68页,人体解剖图旁边,有人用铅笔写着:"今天你又没吃早饭,我在小卖部买了面包放在你抽屉里。"

因为我们班的座位每周都会轮换一次,所以通过课本传递信息就我们之间最隐秘的传信方式。莉莉总会在我的英语词典里夹银杏书签,银杏的叶脉上抄着泰戈尔的诗句。有次我故意在还回去的物理笔记上用红笔画了颗歪歪扭扭的心,结果第二天我就发现在我画的红心旁边多了一行小字:"画得真丑。"

毕业前整理书本时,这些纸条像彩蛋一样纷纷掉落。有张甚至被橡皮擦得模糊的纸条上,只能辨认出"其实我..."三个字。其实青春期的告白大多如此,还没写完就已经被匆匆擦去,留下大片的空白与可能。

 

终章:温柔的折痕

 

高考前最后一个晚自习,教室的灯光忽明忽暗的极了一双熬夜的眼睛。我和阿写得满满当当的复习资料叠成纸飞机,跑到走廊试飞。而我们的行为也被班主任收入眼中我们以为要挨骂了时,他却接过纸飞机向天空轻轻一掷——纸飞机划过的那道弧线划过了我的整个青春。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我的同桌小在我的同学录上写道。那时的我们约定把志愿表折成小船,放进雨后积水的小坑。纸船载着北京”,“上海的字样晃晃悠悠的前行我们的青春本身——明知会沉,仍要启航。

离校那天,我在课桌抽屉发现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拍了怕书上的灰尘轻轻的翻开,扉页上不知是谁留下的字迹:你只管往前走,我们终将在更高处重逢。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灰尘在光柱里跳舞,像无数个未完成的梦在轻轻飘扬。


后记:未完待续


而今我的书架上还摆着那本《小王子》,书页间也仍夹着那些承载着两人记忆的银杏叶。虽然叶脉已经干枯,但叶脉上书写的诗句依然清晰可见。偶然间我翻到那张标注着零分数学试卷,此刻的我才发现漫画角落里有老师用红笔画的小小笑脸。

原来青春从来都不是完美印刷的文集,而是被传阅多次的旧书——有人书上重点,有人随手写下红色的批注,还有人在某些页码偷偷折了角。正是这些痕迹让每本书都成为孤本,就像我们独一无二的年少时光。

当我合上书页时,我仿佛听见十七岁的自己在问:"后来的故事呢?"

则面带微笑地回答:"别急,下一页才刚刚开始。"

黄腾举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文秘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