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推开阳台的玻璃门。一缕带着凉意的轻风拂过脸颊,我知道,这是秋——来了。
立秋,一年之中重要的节气。按四季轮回,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也从繁茂生长转为成熟。虽说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但还需经历七到十五天“秋老虎”的煎熬,随后才进入少雨降温时段,早晚明显感到凉爽。
“何不趁早上凉快,去看看成熟的田野?”秋的阳光刚从武安山顶冒出,我已来到了六都乡的一条乡间小路上。
不远处,有一片稻田,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我走近稻田仔细端详,这稻穗不再青涩、稚嫩,而是变得饱满、金黄。
“今年这稻子长得真好啊。”一个声音在我身后响起。我刚转过头,就瞧见田埂上站着位扛锄头的老伯,脸上笑盈盈的,眼角都皱成了花。
“可不是嘛!你看这稻穗,沉得都压弯了腰,今年指定又是个丰收年!” 我顺着他的话接下去。
老伯往我身边挪了两步,鞋底蹭过田埂的青草:“‘七月秋风起,八月桂花香’。要不是今年闰了个六月,这立秋一过啊,没多久就得准备割秋稻了。”
“现在收稻子都用收割机,比以前省劲儿多了,该不那么累了吧?” 我边说边递了支烟过去。
老伯接过烟点上,点点头:“是啊,收割机收费也不贵,我家那两亩多地,小半天就能收完。不过说实在的,我还是觉得以前手割稻子的时候有意思 —— 一家子围着田埂,边干活边唠嗑,笑声能传老远,虽说累得一身汗,可心里头敞亮!” 他这话一出口,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小时候跟着爸妈在稻田里弯腰割稻的模样,汗珠砸在泥土里,混着稻穗的香,记得清清楚楚。
望着眼前这片金黄的稻田,我心里头忍不住感慨。立秋哪只是季节变了呀,更是日子过出来的模样。以前,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一锄头一锄头刨,用双手攒着好日子;现在有了农机,种地方便多了,可那份对土地的疼惜、对丰收的盼头,半点没减。
离开稻田,我逛到一个小村庄。村里的房子高低错落,虽说也是白墙黛瓦,可墙皮有些地方脱了皮,反倒透着股老日子的厚重感,不显得冷清。
村口那棵大樟树下,坐着几位老人,慢悠悠地聊着天,手里的蒲扇轻轻晃着。我走过去打了个招呼,立马有位老人热情地拍了拍身边的石凳:“坐!坐!今儿立秋,你可是咱这儿秋天头一个客人!”
“谢谢大爷!” 我坐下,听他们拉家常。
“早先啊,一到立秋,家家户户都要做些好吃的,像那贴秋膘的肉,还有刚下来的时令菜,凑在一块儿热热闹闹的,才算过节。” 另一位老人说着,脸上露出回忆的笑,眼里亮闪闪的。
“听着就热闹!现在还有这习俗不?” 我好奇地问。
老人轻轻摇了摇头:“现在不行喽,年轻人都在外头上班,没几个人专门过立秋了。也就我们这些老骨头,还记着这些老规矩,偶尔做顿好的,回味回味以前的日子。”
“这些老习俗,可不能就这么忘了啊。” 老人的话让我心里头有点发沉。是啊,从啥时候起,好多老规矩慢慢没了踪影?那些满是烟火气的节日热闹,怎么就越来越淡了呢?
谢绝了老人留我吃早饭的好意,我骑着电瓶车顺着村里的水泥路转了一圈。后来停在一个小山坡上,找了块石头坐下,任凭秋风往脸上吹,凉丝丝的舒服。“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不就是眼前这景嘛!不远处的村里偶尔传来两声狗叫,远远望见青山绿水间飘起几缕炊烟,旁边的小河绕着村子流,添了不少活气。我就这么坐着,浑身的劲儿都松下来,享着这份难得的清净。
突然,一阵争吵声把这份宁静搅破了。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只见山坡下的瓦屋前,两个年轻人正红着脸吵,一个媳妇样的女人站在中间劝,边上还围了几个村民。
“哥!你为啥非要这么做?你根本就不懂我!” 年纪小些的年轻人喊得脖子都红了。
“我怎么不懂你?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 年纪稍大的也不让步,声音透着委屈。
我站起身走了过去,心里头犯嘀咕:到底啥事儿,能让亲兄弟吵成这样?走近了才听明白,原来他俩是亲兄弟,哥哥想让弟弟留在家乡发展,弟弟却想去大城市闯闯,意见不合就吵了起来。
“你们别吵了,都是一家人,有话好好说不行吗?” 我劝道,“一家人本该互相体谅、互相帮衬,犯不着为这点事儿伤了和气啊。”
兄弟俩看了我一眼,都不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儿,哥哥叹了口气,声音软了下来:“家里今年刚种了二十多亩苗木,还建了十多亩大棚菜,正是缺人的时候,他这一走,就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是真希望他能跟我一起把家里的苗木、花卉生意做好。” 他看着弟弟,眼神里满是盼头,“咱踏实干,虽说累点,收入肯定差不了,不出两年,哥就能帮你在县城买上房,到时候你就能跟你对象结婚了。”
“哥、嫂……” 弟弟的声音低了些,带着点哽咽,“爸妈走得早,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你们供我读完大学,我心里记着这份情。可现在我毕业了,你们辛苦这么多年,不也盼着我能有点出息,给家里争光吗?我同学约我去深圳一家网络公司做软件设计,我想去试试,不想错过这个学本事的机会。哥、嫂,我出去干个几年,学了技术攒点钱,说不定以后还能自己开公司呢!”
秋天啊,真是个特别的季节,既能收庄稼,也得做选择。对这兄弟俩来说,一个想守着家里的老营生,一个想出去闯自己的路。其实哪有什么对与错,不过是各人的日子各有走法罢了。就像这立秋,有人想着赶紧收下眼前的稻子,有人却想着为明年播点新种。
“其实啊,你们俩不妨各退一步。哥哥要是能支持弟弟出去闯闯,弟弟也常回来帮衬家里,这不就两头都顾上了?” 我看着他俩说,“日子本来就该有多种过法,亲兄弟更该互相搭把手,一起往前奔啊。”
兄弟俩听了我的话,都低着头琢磨。又过了一会儿,哥哥抬起头看向弟弟,语气软了:“这位大叔说得对,是哥太自私了,不该硬把你留在家干农活。你想去外面闯就去吧,家里有哥呢!要是在外头受了委屈、遇了难,就回来,哥永远等着你。”
弟弟的眼睛一下子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哥!谢谢你…… 我在外面肯定好好干,等我有点本事了,就回来跟你一起把家里的生意做大!我不会忘了咱的根,更不会忘了你和嫂子的。” 他的声音里满是感激。
看着兄弟俩又和好了,我心里头暖暖的。在这个立秋的日子里,这对兄弟学会了体谅对方,他们往后的日子,说不定就因为这次的选择,变得更有奔头了。
日头渐渐升起来,初秋的太阳也带着点热意。稻田的金黄、老人的絮语、兄弟俩的和解,这场没特意安排的相遇,成了我这个立秋最特别的体验 —— 或许,这就是我今年立秋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