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日到来,趁着节假日到来,我从城市回到乡村,在阡陌荒野之间,告别喧嚣,开始品味一段秋日回归乡村田园乐趣。
清晨漫步来到乡村的原野,偶然看到不远处是一处红砖灰瓦的房舍,掩映在林荫茂密之间,房舍后面的篱笆庭院,庭院内种有树木,青菜,瓜果,开满不知名的花。
引人瞩目的是庭院内,一处几根木柱支撑,在高高地举起的瓜棚上,几珠丝瓜藤蔓缠绕在搭建成的凉棚上,层层叠叠之间,绿叶凉棚上丝瓜绿叶婆娑,期间袒露出鹅黄的花朵。引得蜜蜂沾沾自得,蝴蝶翩翩起舞,若隐若现之间,几处低垂的丝瓜宛若拉长晶莹的翡翠。在夏日的风雨里,宛若拨动的琴弦指法,扣动自然的长藤蔓的琴弦,和着田野泥土的清香,荷叶荷花的芬芳,弹奏一曲夏天清凉旋律风,歌唱出一首首不老的歌歌谣。
丝瓜如同蠢蠢欲动的孩童,在贪婪的吸取阳光雨露里,自由的成长。如是不再笔直下,吊垂生长的丝瓜,翻转,翘起长长短短的丝瓜,垂挂在凉棚的浓浓绿荫之间,如同一直可爱的精灵,黄绿相应之间,颇为人们所喜爱......。
一家人人在瓜棚下做事吃饭休息,荫凉许多。若是有月的夜晚,月光透过瓜棚的缝隙洒在地上,生活都变得诗意起来。
古往今来,丝瓜一直受到千家万户所喜爱,也躁动无尽文人墨客的心弦,明代张以宁《丝瓜》关于丝瓜:黄花翠蔓子累累,写出西风雨一篱。愁绝客怀浑怕见,老来万缕足秋思。
丝瓜的生长方式及环境田野自然的风光,颇受国内外绘画大师们的亲魅。不仅因为它好入画,更是在它身上赋予一片浓浓的田园生趣,寄托一份淡淡的乡愁。
齐白石在绘画之间蔬菜瓜果类作品居多,花鸟虫鱼之间,每每绘画丝瓜蔬菜,无不寄托他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在它的笔下,丝瓜生机盎然,造型简练的丝瓜,让人心生和谐生动,意境淳朴。此外还有画家娄师白黄,黄幻吾,唐云等其笔墨之间的厚重超脱,把丝瓜描绘得清丽洒脱,生动得活灵活现。
宋代诗人杜北山在《咏丝瓜》里说“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在农家庭院成长的丝瓜,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宋,杜汝能在《丝瓜》诗句中写道:“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丝瓜在攀屋檐生长之间,仿佛有了灵性,有了思考和行动,不难想象,夏日月光如洗的夜晚,我们站在丝瓜缠绕的庭院间,耳听百虫鸣唱起夜的喧嚣,看着丝瓜阔叶之间,生长低垂的丝瓜。沉默之间,心灵情不自禁仿佛在与其对白,人与丝瓜在交流思想,那是一种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一种对白。
丝瓜是普通而寻常的,随着长的季节到来,但也是充满自然生长的活力,他的家就在藤架之上,不同于蜜粉,把巢穴建砌筑在模板之间,也不同燕雀,修筑在挡风避雨的居民屋檐里,他们在大自然的风雨里自由成长,让生命内剑,不为名利所喧炫耀,沉淀出朴实无华的生命,返璞归真,演绎出自我的精彩。只有善于观察,懂得鉴赏的人,才会徒然,平生感怀。
丝瓜属甘凉之品,入肺、肝两经,秋天虽到,但风干物燥,故有“秋老虎”之称,此时吃丝瓜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的功效。丝瓜可汤可菜,可荤可素,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而老去的丝瓜,虽不能食用,但那一团淡白色的瓜络,可以用来刷锅洗碗。
我喜欢丝瓜,在乡村生活的岁月,从小有着挥之不去的情节,小时候,母亲在田野里开辟的一块农家菜园。瓜田篱下,随着季节到来,勤劳的父母就会耕种出各种各样的蔬菜,到了7月时令季节,母亲开始栽种丝瓜,给丝瓜搭建的丝瓜棚。在人工肥的育孕下,大约6-7天丝瓜种子就从萌动到第一真叶子的“破心”,在阳光雨露之下,丝瓜藤再开始抽蔓,生长出蕾,从抽芽到爬上竹竿架,就迎着雨露早阳,没日没夜的攀爬,直到一场雨水之后,枝繁叶茂,爬满菜园子的竹竿。随后20多天左右,顺着瓜藤,丝瓜藤开始一天天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起来。恰如宋代诗人赵梅隐在《咏丝瓜》诗词中写道:“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念,刚偎人面染脂香。”
我经常和父母去菜园里采摘蔬菜,丝瓜若隐若显地挂在茂密的丝瓜藤叶之间,长势刹是喜人。
在我自家庭院之间,也常被母亲种上丝瓜,一处几根木柱支撑,在高高地举起的瓜棚上,几珠丝瓜藤蔓缠绕在搭建成的凉棚上,层层叠叠之间,绿叶凉棚上丝瓜绿叶婆娑,期间袒露出鹅黄的花朵。丝瓜藤顺着墙根爬满房后篱笆,直到攀爬上屋檐房子的顶板。在母亲精心搭建好的架子上生长,开出层层叠叠的绿
引得蜜蜂沾沾自得,蝴蝶翩翩起舞,若隐若现之间,几处低垂的丝瓜宛若拉长晶莹的翡翠。在夏日的风雨里,宛若拨动的琴弦指法,扣动自然的长藤蔓的琴弦,和着田野泥土的清香,荷叶荷花的芬芳,弹奏一曲夏天清凉温情,不老的歌谣。
庭院的树梢上,屋檐下,菜园子的棚架下,一个个次第成熟起来的丝瓜,懒洋洋的不知道挂了多久,最终被采摘,摆放在菜篮子里,灶台上,也成为一道道农家餐座上的美味佳肴。
尤其用豆腐做出的丝瓜汤,清香四溢,中医上讲,丝瓜能清暑通便凉血,祛风化痰,功能可见一斑。
谈起童年秋夏丝瓜的记忆。夏日炎炎,正是农家菜园里丝瓜生长成熟的旺季,勤劳贤惠的母亲,会用丝瓜在餐座上做出不同的农家美味菜肴……辣椒炒丝瓜,丝瓜吵鸡蛋。种种与丝瓜有关的菜肴经相登场,让我们在夏日初秋时节,百吃不厌,回味无穷,丝瓜伴随着泥土的清香和甘甜,演绎完他完美,朴实无华的一生。
到了丝瓜生长后期,我们常常眷恋他的美味,不得不在素菜季节接近尾声的日子,一到放学。节假日,就在屋檐下,树梢之间,透过巴掌大婆娑的丝瓜之间,探寻漏网的丝瓜,在那贫穷困顿岁月,成为我物质,精神之上的美好记忆。,那也成为我的童年,一段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
随着九月左右秋季到来,丝瓜生长后期,在母亲要求下,我们总要留下几个老丝瓜,母亲在他熟透之后采摘下来,晾干保存,趁着丝瓜还比较嫩的时候,切成一段段晾干作为洗涮锅碗的“抹布”,他可以代替钢丝球,海绵布用来清洗家庭的锅碗瓢盆。既不会划伤手,又没有油腻感;
年关将至,深秋隆冬时节,这块“抹布”又成为母亲做豆丝的大有用途,他可以不沾油,又不会有海绵布那种油腻腻的感觉。
丝瓜,每年在随着他生长的季节到来,构筑起一段人与自然,蔬菜与人的情感芬芳,不约而同按照绿的约定,不期而至。也成为诗人,艺术家,城市人,农家人的不同情感。
一家人,庭院里,.菜园下丝瓜棚里,构筑起多少丝瓜暇意的人间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