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季克军的头像

季克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0
分享

儿童 、树与全息绘画投射

儿童的天地里有的是好奇和探索,有的是天真与真诚,有的是无知和好玩,有的是幻想和梦境,有的是热情和活力,有的是惊讶与害怕;有的是眼泪或笑颜,有的是活泼或安静,有的是好学或厌学,有的是爱或恨,有的是现场感或忘却,有的是叛逆或顺从,有的是无奈或可控感,有的是无聊或兴趣,有的是依恋或疏离。

树是木本,草为禾本。树与人的关系很紧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花种草浇田园,园丁之为;教书育人,园丁之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第一任能否自觉不自觉地承担园丁之职、父母之爱,重要而不易,意义重大而深远。一个新生的生命呱呱坠地时,循声望去,一个崭新的生命、图像和体型在眼前出现,不禁惊叹生命的奇迹和独特。父母心里眼里都是满满的欣喜、满足和希望。

牵动着年轻的父母心弦的可能是孩子的一哭一笑、一撒娇一打闹、一冷一热一温凉。在多少个日夜的陪伴、眼见、心系中,从本能成长到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吃饭穿衣,倾注了多少心血、时间和资源。正是这些需要心血和汗水付出的陪伴生出了感情,这感情越来越浓,在感情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儿童天天长大,这长大的含义里有生活的意义、积极的品格、家庭的温暖、奉献的价值、人间的真情。

猿猴生活在树上,善于攀援和采摘果实,也以树栖身。人类的进化展开了,从猿到人,从森林到平原和草原、田野河湖海,从四足着地到直立行走,从林间采食、狩猎、渔猎到农耕文明,人类与植物、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休戚与共、斗争竞争、敌对共生等各种生存的关系。其中,树与人关系更为密切,有了树,人们可以获得柴、果、氧气等,夏天烈日当头可遮阴凉,冬日冰雪覆盖可以帮助确定位置、辨认方向,可以烤火取暖。有了树,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全息率,树木的全息胚决定其可以进行扦插繁殖,树木及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奉献给人们多彩的景象和生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是代表自己的树,拥有树皮的保护,树根深扎,汲取水分和营养,通过导管和筛管顺着树干向上输送养料,向不同的树枝树干和繁多的叶子以及果实输送水分养料。大树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开花结果,大树通过蒸腾作用散发掉多余的水分。大树的根能固土、涵养水源,枝叶能遮风避雨,有的树叶能做茶叶。树干可做材,建筑之材、生活之材。

在儿童的眼里,树是高大的,能自我调节的,生命力旺盛的,有心事可以向她诉说的。在儿童的眼里,树是不动的,可以打她不还手,骂她不还口,刻画她会留下伤痕、锯断折断会留下创伤记忆。在儿童的眼里,树春天发芽夏天长出浓密的枝叶秋天落叶冬日干枯没有了生机。在儿童的眼里,树会结果或结种,果实可以饱腹可以丰富口味可以养人。在儿童的眼里,儿童如童话里的人物,能经手打击甚至起死回生活起来,能经历各种考验而屹立不倒。在儿童的眼里,树是很多动物的家,有鸟儿筑巢,有动物钻树洞,有虫子,还有啄木鸟给她看病。跨越地平线,儿童看到的是强大的树,行行林木,成片成片的森林。树在山上已成林,树在家前屋后排成行。

从涂鸦到画图,儿童在成长,三四岁就可以执笔画出自己想画的画,这也许是每一个儿童的天赋。从简单构图,直线、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人、房子、树木、山丘、沟壑到越来越像的大自然和人的图案图形图像。当我们想通过树木画还看到其投射的心理特别是人格特征时,我们就有一种感觉:越来越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深呼吸、放松进入一种冥想状态,也可以不引导,让十二岁以下的孩子自然而然画出心中的树,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结果他们很轻松地画了出来,有的画得很快,有的细描细绘,有的画完了就急于让懂他们画的人来看,有的就把画放在一边,自顾自地跑去玩耍了。对于儿童,我们喜欢他们自然自在的样子,喜欢他们玩他们自己的,也喜欢他们叫起大人与他们一起玩。当然,给他们解画也是陪他们玩耍的一种方式。

利用全息理论、坑洞理论等解读儿童画是非常令孩子们认同的。他们一点头、一声“是”验证了我们解读和判断的正确,他们睁大大大而清纯澄澈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他们我们解读的准确以及走进他们的心里而感到惊奇。有的儿童会用水汪汪的大眼睛告诉我们,我们解读到了他或她的委屈。有的儿童一改闷闷不乐和排斥其父母,相信通过绘画投射走进他们心里的人说的是对的,他们也要有感恩和宽容,对于亲人朋友和小伙伴的无意有意的伤害事能够有适度的放下,能够通过沟通和适度的防御、半开放的思想认知、半开放的情绪情感和半开放的本能要求保护好自己、接纳别人,同时满足自我的需求。

有人说,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哲学家维根特斯坦说,语言就是世界,我们透过画树的语言了解儿童的心灵和本能,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建立自信。

我们通过绘画投射了解儿童心理,也通过绘画实现疗愈。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疗愈师,我们也正通过曼陀罗画、陀螺塔、树木画、雨中人、人物画、风景画、园艺画、家庭动力画、整合房树人,实现心理投射解读的同时,实现其自我创作,进行实现创作中的疗愈。

树,在生态环境下更加生机盎然、硕果累累,人在树下正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图。画,是真的绘画,也是创作艺术,正在融合,生成一派生机勃勃的家园、校园协作图。

树、画、人三位一体,构成AI时代人性的立体,投射的素材。众多健康的心理、良好品格特别是人性的光辉融入大自然中必将实现人的成长、希望、未来和力量。愿如信息剧透般的绘画投射和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如米油盐、酱醋茶、科学、文艺、衣着服饰、出行游憩等一起带来人类的和平、进步、团结,一起昭示更美好的未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