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采莲还是童年的事,应该是刚下过一场雨,我大概只有4左右的年龄,也是第一次看到荷花。当时和爸妈走较远的亲戚回来时路过一大片荷田,那时候并不知道那是荷花,只觉得好神奇,那么大的叶子那么丰硕、美丽的花朵,更神奇的是居然开在水中。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吸引住了,也不管爸妈叫我走,也不管爸妈落下我,和我拉开距离,他们知道我一会就会跑过来追上他们的。我愣神了一会后,毫不犹豫的挽起裤腿钻进田里,进去后感觉那一大片荷叶比我还高,真像我头顶撑着一把把碧绿的伞,就像诗里所描述的"莲花过人头"。最吸引我的近处的那些花朵,有的盛开着,有的打着花骨朵,也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我选择了一朵很大的青绿色的花蕾,看样子过两三天就可以破蕾开放。我的小手触碰到花颈的小刺,现在还清晰记得当时费了很大的劲才很不容易摘下那个花蕾,但是忘了有没有折到花茎,很有可能就是很短的花茎,然后我如获至宝的拿着这朵花蕾从荷田出来,鞋子全是泥水,大半截裤子也浸在泥水了湿了,然后追上爸妈,举着花蕾像他们炫耀着。现在非常不理解我的爸妈并没有因为我弄脏衣服和鞋子儿批评我。因为我家小孩如果这样做,肯定换来一顿我的批评和数落,所以我觉得父母对我是包容的。我一边走着一边说着我回家后要把它插在花瓶里,后来我确实那样做了,现在忘了瓶子里有没有装水,只记得等了一天花蕾没有开放,然后我又以为它开不了花就取出来玩耍,后面这个花蕾怎么样了?我完全不记得了。
第二次采莲,也是四岁左右那一年的夏天,因为花蕾被我玩不见了,偶然看见另外一片荷田盛开着白莲,有了上次经验,我毫不犹豫的又钻进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摘下一朵初开的白莲花,采到后花怎么样了,我也断片了,童年的记忆就像剪影似的。
后面长大一些我的童年再没有采过莲花,我记得每次都是遥遥的观赏,深深的喜欢和赞叹。到再不会做小时候的荒唐事了--把鞋子和裤子弄得都是泥水。
第三次不是采莲,而是拾莲,拾的是红莲,我已经成年了,20岁出头,在圆明园赏荷花,当时荷花开的异常美丽,圆明园几都是红莲,我也是在最美的年纪,圆明园的园林工人泛着舴艋小舟在湖里清理泛滥的水草,刚刚被打捞起来的水草一堆一堆的堆放在湖边,很多荷叶也被清理掉躺在那里,也有很多被误伤的荷花,花蕾,打捞水草时被折断了花茎,有的在湖边,有的在离湖边20多厘米的距离,我遇到这样的奇观,一边怜惜这些荷花,一边蹲下伸开手臂去从湖水里捞起这些荷花,又害怕烈日把荷花晒枯萎,再拾起几片绿叶把荷花和花蕾覆盖住,欣赏和陪伴了一会儿这些被误伤的花朵,因为要继续游园,不便拿在手中,把它们用荷叶盖上之后就走了,想着等回家的时候拿回去插上,可惜圆明园实在太大了,越走越远的时候就遗忘了这些美丽的花朵。
时隔很多年,我又了采莲的想法,那时我又看到了童年时候采过的白莲,小时候并不懂得白莲花到底有多美,觉得漂亮就直接上去摘,而现在深深理解了这种美,每次想摘,内心却迟疑着,内心开始做斗争,给自己讲一番道理。比如我会这样说服自己不摘:它开在荷塘才是最美的,摘回去虽然也可以插在花瓶里,但是过几天花茎腐烂,花儿很快就枯萎了。可是我心中的另外一个声音又说:你看吸引你想摘的都是离湖岸近的花蕾或花朵,你既然唾手可得,那别人也能轻易摘走,你如果不摘呢,下次再来你就再也见不到它们了,因为肯定别人摘走了,而你是真正爱花懂花的人,与其让那些不爱花不懂花的人摘走糟蹋掉,为什么你不摘走插在花瓶里,一日换两次清水养着慢慢欣赏呢?于是我似乎说服自己去摘花了,刚要伸手,却看到不远处的莲蓬,于是想我纵然摘走悉心照顾它。可是无论如何它也再长不出莲蓬和莲子来,如果我不摘,也许它也会侥幸不被别人摘,那样的话它就有机会长出莲蓬来的,于是我又收回了手。
但是转念又想,它们万一被别人摘了呢,也长不出莲蓬和莲子啊。于是我又想出了一个观点打消了摘花的念头。
我想:荷花和人其实是一样的,人是一生,它对人来说虽是一季,但对花来说也是一生,从佛学角度来说,它不知修了多少世,才转成莲花,才开出这样一朵美丽的花,我如果折了它,也就是干预了它的果,应该让它顺其自然,至于别人摘不摘,那是他人的事,严于律己就好。
第二天我再散步经过这片荷塘,发现湖边近处的花蕾、花朵、连蓬都不见了踪迹,只立着些藕茎。像是倒着的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