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史文民的头像

史文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28
分享

这里的石头会唱歌

          史文民

9月,随河北省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燕山石林・文脉抚宁'文化雅集暨文化进基层”活动,我来到了乱刀峪景区。

乱刀峪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大新镇,距离上次游乱刀峪景区已有三年了,这次再游恍如昨日,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每一块石头仍那么坚韧那么执着,那么沉稳那么充满灵性。

乱刀峪以奇峰异石闻名,以石像刀辟而得名。其石头以长条形居多,且高耸入云,或如人形,或如兽状,或如花开。多如竹笋破土而出,整座山就是众多石头的集合体,在阳光下泛着乳白色的光。秋风从石间掠过,似有音乐拂过耳际,轻柔得如人在耳边浅唱低吟。

活动地点选在了莲花台景点。莲花台位于乱刀峪的一个山峰之巅。峰顶有巨石堆积,如荷花般绽开,大朵莲花高耸入云,人站在面前如同蝼蚁,不得不抬头仰望。

相传,莲花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名叫李永仁的行脚僧人,他身披百衲衣,手持锡杖,为寻到一个让他心灵得到栖息的净地,走遍了大江南北。一日,他偶然间踏入了索峪沟,发现了莲花台。只见莲花台清净自然,周围山峦叠嶂,苍松翠柏环绕。巨大的石壁上有一酷似莲花的天然纹络。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决定在此定居。

起初,莲花台是一个杂草丛生,遍布荆棘的荒地。经过李永仁披荆斩棘,不分昼夜的开荒、开凿,终将荒地开辟出了一块平台。 他又四处化缘,集结了很多信徒,共同出资建了一座寺庙,里面供奉了慈悲为怀的佛主,吸引了附近善男信女前来祈福。就在庙宇建成后的一个夏夜,月华如练,万籁俱寂。李永仁正在庙內打坐修行,突闻门外传来阵阵天籁之音,一股清香弥漫整个平台。李永仁急忙出门观望,只见莲花台上那块有莲花纹络的石壁,竟然缓缓绽开,一朵晶莹剔透的莲花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这一幕奇观,震惊了所有信徒,他们纷纷前去跪拜,认为这是佛祖显灵,赐福莲花台。从此,莲花台远近闻名,引来众多信徒前来膜拜。

传说已远去,但是,莲花台上的石莲经千年风雨依然绽放,坚韧执着,从容华贵,令人心生庄严与肃穆,至今仍为游人打卡地。活动选在这里,我想,大概是想让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启迪与慰籍吧?

石头无语,却有灵性。在歌舞中,仿佛每块石头都有了呼吸,有了乐感。它无私地为演出现场做着背景,欣赏着歌舞升平的人世。演职人员在高高的莲花台上,在绽放的石莲前载歌载舞,绰约的舞姿,嘹亮的歌喉,欢快的唢呐,浑厚柔美的古筝,萦绕着石莲,美妙音符在花瓣间起舞,优美的旋律在石莲上空飘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与莲,歌与舞,心灵与石莲的精神完美融合在一起,共同演绎着人间的美好,让人汲取力量,充满继续前行的动力和希望。

诗人白居易在《双石》诗中写道:“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我抚摸着石莲的纹理,就像触摸到了历史的肌肤,用我微不足道的臂长去拥抱石莲,就像丈量历史的厚度,我从莲花瓣间穿行,就像在探寻地壳运动时剑拔弩张般的轨迹,石莲无声地接纳着我,为我提供着信息,像睿智的老者,像谦逊的挚友。我喜欢花,喜欢石,偏偏有石莲呈现在我面前,内心对大自然的馈赠充满了感激。

石莲无语却有声。它吸收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朝代的更替、战争的残酷以及社会的变迁。它就是一本无声书,每一个纹理都藏着人世间的千年变迁;每一片石叶,都是一首气势宏大,充满力量的磅礴乐章,它歌唱着太阳,歌唱着月亮,歌唱着苍松翠柏,歌唱着祖国的大好河川。

活动结束了。回望,莲花台竟然变成了一尊大佛形状,正目送着我们下山,让莲花台增添了许多神秘,但更多的让我的内心得到了宁静。石莲因为淡定、从容、坚硬而屹立千年。人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几何,坚韧且执着。“以一颗平常心,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永不停歇地打磨自己,精进自己,努力修炼自己,让自己更有底气、更加从容地应对人生的坎坷荆棘。”想起抖音里看到的一段话,“枝头上的鸟,从来不担心树枝细小,因为它有一双坚强的翅膀”。

石头的歌声永不停歇,人生的信念永不磨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