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怀军
去过几次兰州,不是去看中山桥就是在去中山桥的路上,就像不是在吃牛肉拉面就是在去吃牛肉拉面的路上一样。
在我心里,对于兰州,中山桥和牛肉拉面就是两个固有的符号了,似乎可以划等号的,说中山桥,说牛肉拉面,就是在说兰州,说兰州的话题了。看中山桥,免不得要看黄河,中山桥只是黄河的附属品罢了。在兰州,吃牛肉拉面也免不得在黄河岸边,因为我心里的兰州,似乎就在黄河的两岸。
黄河的水缓缓地流过中山桥下,流向远方,不曾见文学和影视作品里的咆哮与壮美。我知道,再伟大的事物,平日里看上去,大多是平凡的。英雄出自民间,平凡造就伟大。只是兰州城里的黄河水貌似很深,加之也不了解岸堤的情况,由是虽说去过几次兰州看过几次中山桥也吃过几次牛肉拉面了,却一次也没有亲近过黄河的水,那看上去不紧不慢的厚重深沉的黄河流水。
这次,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到了兰州。雁滩黄河桥头等人,借着人还没到的闲暇去桥下转转,到了桥下才发现可以到河边,于是三步并着两步,一伸手便摸到黄河的水了!四月的兰州,正是杜甫笔下“两个黄鹂鸣翠柳,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日子,恰巧两日前一场大雪,远处的天际展开一副“天中云似雪,岭上雪如云”的画卷,在“江南春欲尽,塞上柳初芽”的黄河岸边,手放在水里,依然有彻骨的寒凉。脚下的沙滩上,散落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个头如砖,小的个头如拳。和嘉陵江、长江相比,没有那种两岸堆垒或者“一川巨石大如斗”的阵仗。长江,流过山川峡谷,带着山川峡谷的清俊和爽利,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自然带着黄土高原的浑厚和细腻。相比之下,黄河应该没有太多的石头,有这些,已经是母亲河的博大富庶了。我有捡石头的嗜好,便随意地翻检着,刚从沙滩里刨出一块来,要等的人就到了,便顺手又带了两个小的,急急地走了。
回到秦南,用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把它们放在锅里煮开,打上蜡,一字排在黄色的毛边纸上细细地端详、把玩。
三块石头,大中小齐备,造型各异。小的如点心,薄薄的椭圆饼,黑紫的底色上洒满了浅黄色的小点,两边都有,酷似芝麻,用小芝麻饼比喻,算是恰当的。我喜欢它的大小轻重称手,拿了做小幅的镇纸,刚好。压在黄色的毛边纸上,左手边摆着黄山谷的大草字帖《李白忆旧游》《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或者是《浣花溪图引》啥的,右手执笔,面对着一小块黄河石,思接古人,神游万里,沉着痛快地挥洒一番,大开大合的荡桨笔法也算是名副其实了吧。
中者如粽,矮三角锥体,比一拳略小,做镇纸稍不称手,显大。亦是黑紫的底色洒满了黄白的芝麻,只是比起小的,芝麻略大略疏,便见得更加明朗一些。稍上的部位,斜横着一道黄白的印痕,细看,如黄山谷笔下的走之捺,轻入笔,渐次铺毫,略向右下运笔,提笔、按笔、发力,再渐次提笔,略向右上出锋的那种,那种瘦劲的,两端细长过渡自然的兰叶平捺。我学黄山谷,自然喜欢。再转念一想,这不就是黄河么?袖珍版的一段黄河,那一道浑厚的河流,从西到东,流过高原,从天而来,向天而去。“黄河之水天上来”,“流到天边边”,多美的意境啊。看来于我,这就更是一块真正的黄河石了。
最大的这块,说是大,其实也就大小如掌。只是相对于其余两块,小中见大罢了。我一直在琢磨它的造型,如残砖?如面包?如石斧?如砚台?都像又都不像。不会是四不像吧?墨绿色的材质,有点像嘉陵江中的青玉,两处浅白色和一处淡黄的皮壳,也可能是石锈,我任其自然地保留着。兰州回来的路上,正值清明,顺道去了伏羲城,感受人文初祖的存在,街上有卖文玩的,看见崖柏雕刻的知足常乐的把件时,我恍然大悟,这大块的不就是一只翡翠的足嘛!一绺白色恰在足背,足弓清晰,足前至少有四个脚趾分明,尤其拇指短,食指长,竟有一点憨憨的状态。
我知道这是黄河母亲在告诉我,人要知足,有这三块石头就应该满足了。我也知道,这三块石头也许来自很远很远的青藏高原,来自巴颜喀拉山脉,也许来自于黄土高原的腹地,这黄土高原曾被我称作单凭肌肉就可以隆起的高山,每一块石头都是难能可贵的遇见。我知道,这三块石头,也许来自更远更远的地方,也许是东方,也许是南方,也许是域外,像我带着它们回到秦南一样,被人带到了黄河边,到了黄河里。也许来自地球之外的星球,也许来自宇宙之外的宇宙,也许……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我都和他们无限接近了,这就弥足珍贵,这就异乎寻常。遇见,就该珍惜。得到,就该满足。再说,去过黄河边上的人有多少?一百,一千,一万,十万,百万……单凭这概率就很神奇了,我能在无法计量数量的石头里,在地球诞生以来的几十亿年后,恰好的和它们相遇了,还带了他们回来,时常的和它们打交道,我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对于我的占有,竟有了一丝的愧疚。
好在无论他们在哪里,都还在这地球之上,都还在这宇宙之间。包括我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在宇宙里,宇宙既然无边无际,便无所谓角落,无所谓远近,无论在哪里,原本是没有方位和位置的区别的。再说,黄河流域的石头到了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我,天天和黄河流域的石头见面,通过他们,感知黄河文化,感觉黄河流域的信息,住在父亲山里,感受另一条母亲河的气息和温暖,同时感受两条母亲河的气息和温暖,感受自然之伟大,人类之渺小,这也是自然的造化吧。
再组合起来看看这三块石头的造型,圆、三角、方,小、中、大,薄、厚、平,有、无、似有还无,阴阳平衡,对立统一,和而不同,生生不息……这里边应该还有大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