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怀军的头像

康怀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15
分享

我和春联

康怀军

过年了,书圣王羲之在自家门上贴了春联,只是这联十分奇特,仅有一横两竖三绺红纸,其上并无一字。

我一边赞叹右军先生的书艺精湛,一边感慨魏晋人士的风雅。右军先生着实可爱,先是贴一副被人窃一副,后来就干脆贴一副空联,不着点墨便无人窃取了。魏晋之人更是风雅得可爱至极,偷什么不可以,偏去偷人家门上的春联。于是几千年后的一个除夕,我忽发奇想,和朋友们玩笑说,要不咱今晚酒足饭饱了,去人家门上偷几个福字回来?朋友们觉得这个想法别致,竟玩笑着起哄,表示格外赞同。当然,没有人真去偷的,毕竟我们没有魏晋之人的风雅,再说别人家门上没有羲之先生的真迹,也没有让我们喜爱到贸然行窃的书法。

晋人窃联的故事是小时候听到的,大抵是家长或老师们为了鼓励我们好好描红、好好写大字时讲的,具体细节早已记不清楚了。后来学了王安石先生的《元日》,知道了桃符、神荼和郁垒,知道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才知道这故事是纯属虚构的。据说春联起源于宋代,即使唐代也仅仅是从秦琼敬德守夜开始演变到贴门神,亦未有贴春联的,更别说魏晋时期了。

从我能记事开始,每逢过年父亲都要贴春联。那个年代物质财富极其匮乏,但是,即便是穷到没有米面酱醋没有鞭炮糖果过年了,父亲也不会忘了贴春联,甚至是每一道门上贴一副春联,包括厨房和圈舍。我小的时候,每年的春联是大哥写的。我上三年级之后,这个任务大约就是由我、二哥或者我和二哥一起来完成的。从小镇的门市部买一两张红纸回来,纵向反复地对折了、裁成一拃宽的纸绺,再粘上四分之一长度的接头,叠出方格或米字格,用稚嫩的笔触写楷书。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和四化、宏图、祖国、江山的内容居多。大人们看了都说好,于是便沾沾自喜好一段时间。现在想想,字自然是很烂,就算现在也同样写得很烂,其时,不过是被大拇指鼓励罢了,我今天还喜欢书法,真得感激乡亲们的善意。

邻村的同学写一手好字,年前在小镇上卖对子,我时常走七八里山路饿着肚子去看他写春联。当然我只是默默地站在边上,站在围观的人群里,并不着声。同学的曾祖父是个老先生,带着一副石头的花镜,站在旁边不停地指导,比如说家字要写好,宝盖要写小,比如说走之先造船,船好人再上什么的。说实话,在那个没有字帖,没有书法老师的年代,看他们写字,听他们讲字,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

年龄再大一些,临近春节了到县城附近的姨姨家去玩,每天都要到东门楼前看人写春联。印象最深的是把裁接好的红纸铺在水泥地上写大草的,辗转腾挪,大开大合,酣畅淋漓,颇为痛快。那时节,春联的内容少了四化类的词句,多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类的,当然,春回大地、迎春接福的内容依然是主流。于是,免不了会热血沸腾地去新华书店买了字帖来练,写了一段欧柳和曹全之后便改了草书,写于右任、十七帖、自叙帖,后来还参加了中书协的函授,中年了又回过头来写正书,虽说终不得要领,但总还是有一些善意者,抹不开面情,少不得给我以大拇指的鼓励。

这期间,我又喜欢上了古诗。古诗的基础恰好是对联。律诗不用说了,纵是绝句和古风,也是以对仗为高的。这词性、平仄、意境,古诗讲究,对联同样讲究。慢慢的就熟悉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等一系列对仗模式,知道了上下联的词性和平仄关系,掌握了对联的基本写法。自觉写得好的也有一些,如:五山梅影开,三水鹤云徊。白雪才遮去,东风又唤来。其间,还专门为送春联作过一首古风体的诗,叫《年味》。腊月二十五,当街送桃符。红宣裁春色,浓墨起清舞。人涌东门外,纸贵兴州府。除夕尚未至,年味已实足。

二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一位书法老师上街写对联卖,最小的七字联两元一副。最爱写的内容是五福百福全家福,千春万春满堂春和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一类的。最爱写的字体当然是草书。只是草书写春联有它先天的劣势。既不像楷书和行书那样易识,更不能写得过于富态,往往不被人看好。

好在身边的朋友也有真喜欢草书的,每年都要央着我写草联,他们也真贴,并不是叶公好龙,只是多了给客人们解读的麻烦。我便一次又一次地写一笔终行的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临门,写门迎绿水观鱼跃,户靠青山听鹿鸣。写鸡岁已添几多喜,犬年更上一层楼。

如今,最小的七字春联大概一二十元一副了吧?我也是十多年没有上街练过摊了。最多是去街上别人的摊前凑凑热闹,或是书协组织了去做义工,献献爱心什么的,随意地写写而已。

狗年了,接着写扶贫政策暖人心 ,安居乐业赋新篇。写帮扶之恩重如山,脱贫责任记心间。写十九大春风化雨,双百年华夏腾云。写指点江山百年梦里添新绿,歌吟时代万户门前贴大红。当然,给普通受众是必须要用行书或楷书来写的,甚或要写简体,繁体也行,只是狂草是断然不可的。至于我自己,连续着贴了多年的草书联,今年也是想要改贴楷书的了,这似乎是和年龄或者是心态有关吧。母亲的门上,老人们门上,还是贴那个楷书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额也是固定不变的福寿康宁。

年前这几天,县里文联组织着去城里和乡里送对联,我是工作太忙,干急着去不了。好在朋友圈里时常能见到他们的讯息,那就忙里偷闲地点赞好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