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康怀军的头像

康怀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4/09
分享

西淮坝

陕西的地形兼顾南北,西淮坝的地形也兼顾南北。

西淮坝向南的一面,棒槌落地生根,拐杖入土发芽,石板上都能长树、长草。向北的一面,一堆一堆的黄土,没有石作骨骼也能隆起成山、成塬,只是这山上、塬上,少了树木。好在土地肥沃,成就了大片大片的庄稼。

这大片大片的庄稼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春天的油菜花。

西淮坝是秦岭南麓十万座大山深处的一个坝子。山里人喜欢平地,一如平原上的人喜欢山地一样。秦岭南麓,单就西淮坝所在的略阳,就有五郎坪、石磙坪、花礁坪、徐家坪、王家坪以及明水坝、封家坝、秦家坝、范家坝、南坝等等叫坪叫坝的地方,然而真正名副其实的坝子,大概要数西淮坝的。西汉水边,一处盆地,六七百亩的一弯平畴,聚居着五百多户人家,屋舍俨然、鳞次栉比,一日三餐,炊烟缭绕,蔚为壮观。这在山里,是难能一见的风景。

西淮坝之所以叫西淮坝,大约就缘了这奔流五百里,自嶓冢而来的天水——西汉水。西汉水到了汇入嘉陵江的略阳北境——西淮坝之后,水势平缓。古人云,水势平缓者曰淮,于是西汉水把西淮坝分成了东淮和西淮,东淮是一整圈的川谷绕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乾坤湾。秦岭山里,山水相依,山环水绕形成乾坤湾的地方随处可见。说人间山水尽乾坤,也并不是十分夸张的比喻。于是,东淮就又有了一个名字,叫东淮圈。西淮呢,自然就叫了西淮坝。

西淮坝最北边的村子叫梁家河——陕南的梁家河村。梁家河村史馆对面,是一座普贤殿。每到油菜花开,普贤殿面对的就是西淮坝无边无际的千亩佛黄。这佛黄,映着天上的阳光和西汉水的橙流,似乎满世界都是阳春三月的暖色调,人的心里,自然就是安暖的。

于是穿着羌族服饰,去花海里徜徉,和蜜蜂蝴蝶一起撒欢。于是在折回的走廊上,朗读《邂逅唐诗》《浅描西汉水》。于是与同伴们一起深情地朗诵“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于是双手作筒状高喊一声“有——船吗”?然后就有人接着唱“哥哥眼前一条弯弯的河……”

和普贤殿的名字遥相呼应的是贤村。东淮的边上,河对岸或散或聚的三五十户人家,掩映在绿树和坡岭之间。河面上吊着一弯虹桥,桥下的岸边,满是青青的芦苇。贤村的下游,西汉水在这里沉淀成清澈宁静的西淮仙湖。山青、水美、鱼肥、鹤鹭翻飞,不是仙境,就是佛境。想想,一个贤字,算是贯穿了西淮坝的文化底蕴——大山深处,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自古至今,文化兴盛,人才辈出。据说某省某部门前任就是西淮坝人氏。

普贤殿后是万丈绝壁。崖壁上曾经是无数的佛龛,如今只剩下隐隐约约的遗痕。这崖上,长一种少见的植物——石蒜。网上说,石蒜开红花的叫彼岸花。彼岸花长在佛寺边上,冥冥之中,便多了一分意味。更有意味的是,西淮坝人挖了石蒜去地里繁殖,目前已达五六百亩之多,石蒜产品在线上线下都很畅销,西淮坝也跟着石蒜出了名。而此刻的山崖之上呢?除了隐隐约约的遗痕,似乎一株石蒜都没有了。山崖,把一切都给了西淮坝人。

镇里的干部说,如今的农村,撂荒土地的事情时有发生,可西淮坝的人,一直在坚持种地,种石蒜、烤烟、中药材,种庄稼。西淮坝的人,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

我发现,普贤殿前的土地庙上有一幅对联,对联上写着:山神有感山川应,土地无私地物丰。

这对联,寓意深刻,发人深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