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耀勇的头像

张耀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1
分享

回味勐库茶山

离开勐库已经两年了,唇齿间却仿佛仍萦绕着那缕缥缈的茶香,引我一次次梦回那片绿意盎然的茶山。

双江是个好地方,单单谈到它的名字就很让人神往。翻开地图,你就能知道,双江乃是因澜沧江纵流于东,小黑江横亘于南,两条江刚好在县境东南部十字交汇而得名。又由于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双江还被誉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双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所以才有“茶香双江,香气四溢。”的说法。

如果说双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那么勐库当之无愧就是双江普洱茶产区的核心了。它是中国勐库大叶茶的原生地,曾两次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据说,勐库大雪山的普洱茶以其条索肥厚、芽峰娇嫩,以及滋味浓郁、冲泡持久而著称于世。而拥有2700多年树龄的勐库大雪山1号古茶树,更为这片土地赢得了“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美誉。

那年秋天,正是双江天气最好的时节。因缘际会,我终于有机会去勐库的茶山走一走。

清晨起来吃完早点,从临沧出发到勐库,大约只要一个小时。初到时,这里的风貌与寻常滇西小镇并无二致。等我们悠闲地在镇上走一圈,才发现路两边到处都是卖茶叶的店铺,随便走进一家,都有热情的商家请你品茶。品茗之间,茶香飘逸,才感觉自己真的来到了普洱茶“故乡”,似乎连空气都与其他地方不同。

不知不觉间,已是中午。当地朋友邀我们品尝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饭店老板颇为热情,给每人泡了一杯好茶。吃完饭,兄长还有一个远程会议需在饭店处理,主人又给他泡了一杯更浓的上好普洱茶,尽显勐库朋友火一样的热情。

我们则继续到街上转茶铺。走进一家茶铺落座,店主指着整齐排列的纯正“冰岛”普洱茶,一一介绍因年份与工艺差异带来的茶的汤色、香气和滋味变化,让我长了不少见识。

听完介绍,我们一边品尝着各种年份的普洱茶,一边小声交流着品味的心得,很是愉悦和欢喜。此时,兄长远程会议结束赶来与我们会合,说是刚刚那杯浓茶喝下后浑身不舒服,好像是“茶醉”了。

给我们泡茶的主人忙安慰说没事,喝两杯他泡的茶就能解决。两杯茶下肚,醉茶的兄长果真不一会就有了好转,再过一会儿竟已精神抖擞起来。这奇妙的“茶醉还须茶来解”,宛如一场生动的茶课,让我在啧啧称奇中,对普洱茶的深厚内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

傍晚,我们驱车到一个半山间村里的酒店住下。只见小小的宾馆打整得干干净净,房内设施也整整齐齐,刚进门就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舒适感。我猜想,在半山腰间开着这样一家宾馆,主人一定也不简单。

后与房东喝茶聊天,才证实了我的猜测。房东介绍,他们是江苏人,听说云南山好水好人好,才毅然卖了家中的住房,来云南寻找一片乐土。正好勐库茶山多,风景好,他们才选择在这里建起酒店。当地百姓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连建房的地基都是村里赠送的呢。

记得房东姓乔,我们叫她乔总。乔总说:“我们在这里开酒店,其实并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喜欢这里的环境”。自从他们决定选择在勐库建房后,就把自己也当作云南人。他们与这里的百姓友好相处,而且每天远望着远方的山山水水,心情都非常放松,所有烦恼似乎也会烟消云散。

为了更好体验这里的生活,乔总还租了十亩茶山,在酒店房顶设立了小型的普洱茶制作所。每当采茶的时节,他们就在育茶、采茶、加工茶叶和小规模制作茶产品过程中享受着旅居云南的快乐,感受着慢生活的意义和真谛。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站在酒店栏杆向外眺望。只见远处群山云雾缭绕,隐隐约约;半山间绿意盎然,一座座茶园给大地披上绿装,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脚下的小树林里,有几只鸡在草丛中刨土觅食,很是悠然自得的样子。

我突然明白这对江苏夫妇为何远离繁华都市的喧嚣,而选择在云南一个边陲小镇深山归隐的诸多心境了。也许在这样与茶山零距离接触的每一个日子,他们的心情能更加平复,可以静静享受淡然生活给予的馈赠吧。

事实上,整个双江都因茶而闻名,而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被认定为“世界古茶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基因宝库”。勐库古茶山还被国家林业局确立为“云南双江古茶山国家森林公园”。如此等等,使得勐库茶更加声名远播。

冰岛老寨当然是勐库大叶茶最重要的节点。早就听说冰岛古树茶的大名,其实不真正到那里走一趟,是无法理解它在普洱茶界的地位的。

告别半山酒店,我们向冰岛村进发。

经陪同朋友一路向我们介绍冰岛五寨和冰岛茶,我才知道,冰岛村,实际上应该是傣语音译,因为傣语称之为“丙岛”或“扁岛”,是“长青苔的水塘”或“用竹篱笆做寨门的地方”,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据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勐库土司罕庭发派人从西双版纳易武古茶区带回200余粒茶籽,并在冰岛培育成活150余株,连片成为傣族土司的“贵族茶园”,这就是冰岛古茶树的源头。当然也有传说冰岛茶是由西双版纳勐海傣族土司嫁女至勐库时,把茶籽作为陪嫁时引入的等等,但似乎都还没有定论。

如今,冰岛村已演变为冰岛村委会,其下辖的五个村民小组包括老寨、地界、南迫、坝歪、糯伍,都是冰岛普洱茶的重要产地。这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成就了其悠久的种茶历史,如今上百年的古茶树数量就有4000多棵,甚至这里还有200多棵树龄300年以上的珍稀古茶树,其宝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驱车进入冰岛老寨时,满眼看到的都是各种茶叶经营的门店或茶制所标牌,真可谓“茶气十足”。朋友带我们到一家门店坐下,主人一边热情介绍各种茶品的原料来源、茶树年份和制作要点,一边泡着茶叶让我们品尝。哦,这香气独特,回甘甜美的茶叶,就是著名的“冰岛茶”!

店家主人介绍,其实冰岛茶是一个统称,里面的道道非常多。

从成型方式看,饼茶可以贮存很久但泡茶时相对麻烦些,散茶便于泡制但贮存条件要求高;从采摘方式来看,春天采的茶娇嫩柔和但口味较淡,秋天采的茶老成持重但品味较浓。

总体来看,冰岛古树茶作为大叶种茶的代表,其茶叶条索肥厚、芽峰显露;茶汤甜润,韵味悠长,回甘持久如蜜。喝过之后,你往往过了很久还被其中的花果芳香所迷惑,有一种着魔般余味无穷的享受感。由于刚刚接触冰岛茶,我本身又对茶知之甚少,所以刚开始没有很强烈的感受。

我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却是徜徉在冰岛老寨古树茶林中的纯美体验。在第一家茶店喝完茶,当地朋友带我们去参观村子下方的古树茶林。

与我的想象相反,整个茶林并没有多么“壮观”,规模也不是很大。但这里每棵茶树上都挂着标牌,上面写着某棵树为某个人、某个家庭或者某个公司所有。此外,随便一棵茶树都写着它的大概“年龄”。我伸头一看,嚯,这些“祖宗”都非常“年长”,随便一棵树龄都在百年以上!原来这就是“古茶树”的原本含义了。

其实这古茶树的植株并不似我想象那么高大魁梧,乍一看还有些让我失望。当地朋友似乎懂得我的心思,介绍道:“这古树茶每年都要采,而且很多时候还要修枝打叉,所以普遍都长不高。但你看树的根部,是不是非常粗壮?”我一看果真如此。

特别是走到一棵被称为“茶王”的古茶树脚下,如果不标明身份,你还真是看不出它的奇特之处呢。实际上,这棵茶王可谓“名副其实”,不仅树龄高达数百年,而且据说其茶叶更含一种与其他茶株不同的特殊的蜜香味,所以每一片嫩叶都价值不菲,可谓是茶中极品,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到茶山兜兜转转,的确会让人入迷。不管外面多么炎热,只要钻进茶山,就如进入一片绿色的海洋,养眼又养身,消暑又降温,有种说不出的舒爽。特别是“偷偷”摘一小片绿茶叶含在嘴里,轻轻一嚼,一种混合着山野气息的、微涩而后津甜的温柔滋味,在口中轻轻炸开。也许,这就是我在古树茶树下发愣般不想走的原因吧。

是的,冰岛老寨茶就是以“冰糖甜”的独特品性闻名茶界的。一阵走马观花似的茶园巡游后,我总算对冰岛茶有了较深的印象。再坐下来回到店家诺大的茶桌前,对于冰岛茶为什么如此有名,我心中似乎也有了一些答案。

店家主人从后柜取出另一种年份更久的冰岛普洱茶,当着我们的面请泡茶小姐姐泡开。只见她有条有理地操作着,仿佛不是在泡茶,而是在表演一种茶艺,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浸进略带神秘却又极为温馨的、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

过一会儿,泡茶小姐姐将泡好的冰岛茶展示给大家看。只见那茶汤金黄透亮的,很是养眼。倒入每个人小杯中,掬一口甘洌如泉,感觉舒服到脑际。接着再闻一闻刚盛过茶水的茶杯,一股蜜香味浸入鼻腔,瞬间难以名状的愉悦感直抵心扉,真是说不出的享受。我那时才刚学会喝茶,对茶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研究,但那种浑身通透的感觉,的确让我真正窥见了顶级普洱茶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所在。

经朋友介绍,我也长了见识。冰岛茶据说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古树茶,它的特点是叶子大,叶片呈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不仅芽叶壮硕,而且鲜叶耐采摘,不易老化或纤维化;加工过程中耐揉捻,不易破碎;成品茶耐泡,滋味持久,回甘悠长。冰岛茶制作也不需要很复杂的工艺,只需经过当地制作所简单加工就能得到难得一见的极品,很受饮茶人士的追捧。

朋友说,冰岛普洱茶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地位,不是没有原因的。勐库镇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突出。勐库大雪山是邦马山脉主峰,最高海拔达3233.5米。这座山就像个天然的大茶棚,保存着面积达1.2万亩的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它又好像母亲的臂弯,将茶树温柔环抱。高山上温度相对较低,茶树不疾不徐地生长,反而攒足养分,造就了勐库茶“甜而不腻、绵柔细滑”的极致平衡。

冰岛普洱茶无疑是勐库古树茶的佼佼者。当沸水在冰岛茶叶中冲泡时,你会感觉整座雪山的灵气都在杯中流转:初尝似山泉清冽,转瞬化作甘甜在舌尖绽放,那抹恰到好处的微涩,又滑又润,倏忽间便融进绵柔的茶汤里,喝起来特别柔和舒适。

和朋友们坐在茶桌前品饮,我竟一下子出了神,呆呆傻傻地回味着,非常神奇这小小普洱茶居然能泡二十几道还依然茶气十足。不仅每一泡茶的味道都有不同,而且金珀色的茶汤自始至终保持澄清透亮,这难道不就是雪山历经千年积淀浓缩而成的精华吗?

我尤其对泡茶后舒展开来的茶叶残片颇感兴趣。那厚实饱满的叶儿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勃勃生机,让你触摸间有一种非常柔韧鲜活的感觉。

哦!这冰岛普洱的确不是一般茶饮那么简单,它是高山云雾滋养出来的宝贝,是被勐库大雪山淬炼过的山林诗篇。你每掬一口,都能感到大自然馈赠的本真味道,怎能不心怀感恩,珍视这天地间的纯粹?

到冰岛茶山,免不了谈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冰岛茶的价格。据介绍,过去这里的茶叶“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么好的茶叶每公斤仅几元钱,形成高品质低价格的倒挂情况,甚是可惜。后来,随着普洱茶市场升温,因冰岛茶独特的内在品质和有心人士的炒作,它的价格又如坐火箭一般直线上升,甚至有的毛茶竟涨到三四万元一公斤,这也带动当地百姓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但我仍还是隐隐有些担忧:在这汹涌的市场热潮背后,最终能沉淀下来、长久惠及茶农与茶山的,究竟会是什么呢?这样的境况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真的是一种福气吗?其中的种种,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茶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品,其性状、功效和作用总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衍生出“茶马古道”等许许多多故事来。我喝茶的时间不算久,但如今它却成为我须臾不可离开的伙伴,想想都不可思议。但我的茶道功夫毕竟浅薄,甚至什么叫茶的“回甘”都不甚了了。

还是这次冰岛茶山之行让我增长了见识。当地一位朋友说,好茶很讲究回甘。他所谓的“回甘”,就是入口时可能稍显苦涩,但等茶汤过喉后,你会觉得舌底渐生津液,那种甘甜从心底、从舌底暗暗渗出来。我当即学着细品,果真从喉咙深处泛出丝丝甘甜。这种甜好似茶味与唇齿周旋后留下的余韵,甚是神奇而美好。

品饮冰岛普洱茶时的回甘,不觉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金沙江畔故乡吃到橄榄时的回甜,但实际上它们又有太多不同。橄榄入口时的酸涩味是猛烈的,会令你皱起眉头,唾液横流。等涩味渐褪,舌面竟浮起浓浓的清甜,依然迅猛如雨过天晴,甜得干脆透亮,不容分说。而冰岛普洱茶的回甘却如轻柔细雨,缓缓润入心田。然后,仿佛再来个温柔绵长的回眸一笑,让你不管过了多久,都还沉浸其中,余味无穷。

我常想,无论是橄榄的回甜还是普洱茶的回甘,大约都是一种人生的滋味。少年时吃苦,或如橄榄少年意气,痛痛快快来,明明白白去;或如普洱茶轻柔绵长,悠悠然地藏,静悄悄地香。中年后历经风霜和时间沉淀,才品出其中的回味甘甜,或猛烈,或舒缓。橄榄如此,茶亦如此,人生莫也不如此。那些初尝苦涩的,往往后劲最足;而开头就甜得发腻的,反倒容易淡然无味。

我又想,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何尝不是如此。真正的友谊啊,也许杯中的茶汤凉了,回甘却还在舌根徘徊;而心底的温热,始终未曾散去。

听说喜欢喝茶的人大多爱逛茶山,但逛茶山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我来说,能亲手触摸几百年的古茶树,有机会偷偷浏览那一片绿绿的嫩叶,坐在茶制所里品尝一杯醇厚甘甜的茶汤,再远远看着整个茶山郁郁葱葱的模样,个中享受滋味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这种沉浸式的原产地体验,让人愈发真切感受到与自然亲近的美妙,恍惚间竟会生出种与天地浑然一体的错觉来。

是啊,就如江苏不远数千里到勐库半山旅居的乔总们,相信这种与茶山融合的体验,不仅能带给他们心灵的宁静,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难怪有人说,旅游还不是最舒服的体验,旅居才是真正的王者呢。

哦,说起勐库普洱茶,总是停不下来。因为两年了,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漫上心头:

那山野的滋味,

是舌尖记得,

心尖更记得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