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在我的家乡葵邱安家历史久矣。
一、
相传更始元年,刘秀被派遣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巧逢阴雨连绵,路经葵邱李庄,也就是现在的老家李朝花村。刘秀的军士随从纪律严明,不惊扰百姓,借住白衣神祠。怎料刘秀身患风寒,高烧不退,吃药不见好转,众随从心急如焚之时,一白衣女子飘然而至,把一药瓶交于刘秀的随从,并告诉随从,取三官井之水冲服此药方可痊愈。临行说道:“天意!玄落而秀起。”说吧飘然而去,众人醒悟连忙叩拜。
随从便打三官之水,为刘秀冲服下白衣女子所送的药,不到一刻钟,刘秀烧退。
第二天,刘秀起来就与随从说道:“怪哉!吾与一恶龙打斗,坠入深渊危急时刻,被一名白衣女子相救,正欲答谢白衣女子。忽然醒了,方知是梦。”随从听后笑了,把昨天白衣女子相救之事,一五一十告诉刘秀。刘秀知有仙人相救,忙对天跪拜,并许下诺言:“今上天佑护我文叔,有朝一日大展宏图,文叔一定立宫相奉。”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刘秀兑现承诺在葵邱李庄东南角修建白衣行宫一处,由刘氏后人守护,周边百姓供奉。刘秀曾在神祠门口,亲手栽植银杏树两棵,历经朝代更替变迁,高大枝叶茂盛的银杏树,后遭金兵侵宋而砍伐征用。银杏树在汉朝,葵邱这里已有种植的历史了。
二、
立冬已经过去十余天,温暖如春的天气还在眷恋着鲁西南这片古老的大地。驱车而行,车内热意剧增,打开车窗寻得一丝凉爽,并没有冬天寒气袭人的严寒感。
一路上,我感受着初冬十月“微风”的轻吻,妻子叹息道:“孩他爸,都立冬多少天了,这哪里有冬天的气息?”就如村里的大婶子说的“现在什么都变了,连天气也不按套路出牌了。”
田野里的冬小麦,似乎经不住这“鬼天气”的诱惑,提前伸展出郁郁葱葱的身姿,一望无际的,大有军团作战前那种蓄势待发的气势。乡村的树木本应该从身着生机勃勃的休闲装扮逐渐变换成为光秃秃孤零零的老人。可眼前的万物,并没有冬天的样子,路旁树木叶子虽已金黄,仍就在枝头摇曳着。
“小雪”节气前脚刚过,老天却潇潇洒洒来了一夜的绵绵细雨,冬的气息如同按下了快捷键,一夜间大地万物变得苍老许多,老家街上独有银杏的“美貌”,让人为之陶醉。
三、
银杏,与松、柏、槐长寿齐名,是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的“长寿之星”之一,也叫公孙树。因叶似鸭掌,又名鸭脚树。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 色白也。今名白果。别小看银杏,不光“美貌”,而且在植物史上,它拥有两亿多年的生存“高龄”。被誉为“世界第一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的美称。
传说在宋朝被列为皇家贡品,明朝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记: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银杏的食用价值,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嗽等功效,但不可大量进食,进食需一个量,过量则事得其反引起中毒。银杏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多种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所以银杏是一种浑身是宝的植物,银杏产品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四、
银杏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银杏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树,如同葵邱人一代又一代人,更替着、守护者、依恋着这个古老的村庄,目睹了一个乡村的兴衰繁荣。它见证了一个地方的沧桑变迁,经历了无数的岁月洗礼。它就像一位长寿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葵邱大地,见证着我们葵邱人的悲欢离合。
年少的我,多少次的擦肩而过,多少次的相逢,总是短暂腼腆的相视而过,没有亲切地问候与交流;步入中年现在遇之,银杏的“美容”令我止足不前相见恨晚。
银杏树,那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树种,当它的叶子铺满大地,就仿佛给世界披上了一层金黄甲胄,美得动人心魄。
在记忆的长河中,村头有一片银杏林如同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那是一片位于古老村落边缘的银杏林,每到秋末入冬,银杏叶开始渐渐变色,从边缘开始,那一抹淡淡的黄晕逐渐蔓延至整片叶子。起初,是黄绿色相间,就像大自然这个画家在进行一场精心的色彩调配,小心翼翼地在绿叶上晕染黄色,带着一种初露锋芒的羞涩。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色逐渐占据主导,整棵树像是被点燃的金色火炬。阳光洒下,那金黄的叶子仿佛透明了一般,叶脉清晰可见,像是支撑着这片金黄世界的骨架。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那声音如同低吟的诗篇,诉说着银杏的故事。
五、
走进这片银杏下,脚下是已经堆积起来的落叶。落叶层层叠叠,有的地方厚实得如同地毯。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那轻柔的触感,仿佛是银杏叶在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脚底。这片金黄的海洋中,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未完全变色的叶子夹杂其中,就像是这片金黄乐章中的几个独特音符,打破常规却又和谐共生。
从远处看,这片银杏树像是一座金色的城堡。粗壮的树干如同城堡的支柱,坚定不移地支撑着那满树的金黄。树枝相互交错,像是城堡的壁垒,守护着这片金黄的世界。而那些飘落的叶子,则像是从城堡中飘出的金色旗帜,宣告着银杏的辉煌。
六、
回想起曾经在西安的观音禅寺中见到的银杏,那棵银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树干粗大得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它的树皮粗糙而有质感,像是岁月刻下的深深皱纹。古寺的钟声回荡在银杏林中,那声音仿佛是银杏的心跳,沉稳而有力。寺中的僧人们在银杏树下打坐、诵经,银杏的金黄与僧人们的红色袈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
银杏的叶子也有着独特的形状,像是一把把小巧的扇子。这些扇子在风中摇曳,似乎想要扇动起历史的风烟。每一片叶子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生命,它们在树上的时候,吸收阳光和雨露,进行着光合作用,为银杏树提供生长的能量。当它们飘落的时候,又化作肥料,滋养着大地,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这种循环往复的生命历程,就像人类社会中的传承与延续。
在文学作品中,银杏也常常被提及。郭沫若先生曾赞誉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的确,银杏就像一座纪念塔,它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在那些描写银杏的诗篇和散文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们对银杏深深的喜爱和敬意。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银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城市的扩张、乡村的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对银杏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有些古老的银杏因为乡村遭受镇村合并而逐渐消失,这就像我们失去了一位位历史的见证者,让人痛心不已。
七、
我们应该珍惜银杏这种珍贵的树种,保护它的生存环境。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一样,银杏也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来保护银杏。让这些古老的银杏树继续在大地上屹立不倒,让它们的金黄永远照亮我们的世界。
在那满地金黄甲的银杏世界里,我们能找到宁静,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每一片金黄的叶子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棵银杏树都是一部史书。让我们沉醉在这银杏的世界里,用心去聆听它的声音,用爱去守护它的美丽。
当我再次走进那片银杏下,看着那满地的金黄,心中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那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银杏用它的金黄甲胄,向世界展示着它的骄傲与不屈,我们也应该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这美丽的生命,让它的金黄永远绽放在岁月的长河中。
满地银杏叶如“黄金甲”般,乡亲们每当经过时,都会被吸引驻足。踩在金黄色的“地毯”上,别有一番趣味。用这一句“一夜寒霜降,满村银杏黄”来形容,也为之不过矣!
漫步李朝花村,走在“黄金大道”上,有谁不想吟诵几句而感慨银杏之美哉:
乡路数株鸭脚香,羽衣卸下舞流光。
素琴只向逍遥客,忽似满街金甲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