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虹昌的头像

李虹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5
分享

永不生锈的奖章

一提起奖章,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授予有功勋的人、奖章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如荣誉奖章、奖励奖章、表彰奖章、和平贡献奖章等等。有句老话说的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这一生能有几多辉煌?荣誉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大多数人也都希望在一生中,留下自己美好的名声。坚守本真,清清白白做人,做到万古流芳,问心无愧的又有几人?我们知道的能够佩戴上奖章的人,也一定蕴藏着他不平凡的故事。

我今天所说的奖章,是我爷爷的一枚奖章,按理说它应该是我们家族的荣耀,作为爷爷的后人,我们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它。更不用说现在其他的李氏族人,有几个知道爷爷曾经有过此荣誉。这枚奖章是九十一岁的老父亲珍藏几十年的“宝贝”之一。我和姐姐们对奖章的事情都一知半解,母亲也从来没有给我们提起过爷爷有奖章的事情。最近才知道老父亲和母亲是受爷爷叮嘱,要两位老人信守承诺、一直珍藏秘密、一直坚守初衷、一直完整无损的保护这枚“永不生锈的奖章”。

事情还要从2022年正月十五晚上说起,我给老父亲收拾床铺,准备让老父亲早点休息。年近九十一岁的老父亲,却叫住我,说道:“孩子,今天我让你看一件珍贵的东西,你爷爷遗留下来的,老人家托付给我的,让我以后转交给李朝花抗日指挥部,并叮嘱,不要忘记咱族人们曾经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怕牺牲、奋勇支前的光辉历史。这枚奖章虽然颁发给你爷爷,你爷爷一直保存起来,从来也没有因为得到党和政府的这枚奖章而到处张扬,也不让家人们说起奖章的事情。”

你爷爷还叮嘱我:“孩子,这枚奖章是让你保存好,不是在孩子面前炫耀的资本,一枚奖章不算什么,支前的群众成千上万,送孩子参军的父母更是千千万。我们什么都有,你大哥虽然参加八路军二十团,打过仗,但是平平安安回来了,国家又没有忘记他,给了他应该得到东西。孩子你可曾知道当年支前送粮救治伤员是多么不容易,但我们坚持做了,并且安安全全的回来了。而有的支前乡亲们哪?他们却牺牲在支前的路上,牺牲在战场救护当中。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炫耀奖章,我们有条件了可以拿出来,陈列起来让奖章说话,告诉后人,曾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不怕牺牲的葵邱英雄们。让后代知道革命先辈的支前故事,让年轻的一代人铭记历史,不忘过去”……

爷爷的名字叫李德元,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李朝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说起李朝花村历史悠久,宋之前就称葵邱李庄,相传是齐桓公会盟故地,古黄河故道分支汜水河旧址尚存,周边名胜遗迹众多。

我们这个村,村民从古至今,秉承古训崇文尚武。村里武术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爷爷他们这一代人历经清末、民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见证了中国百年的风风雨雨。

故事还要从1936年七月,李朝花村以李尽喜、李尽元为首,爷爷与李官星、李东元、李金斗、李银景、李东经、李同心等十几人,从河北卖艺返家,在东明路上遇见年轻精明的小伙子,老师傅们与他结伴同行,后得知他家是观音王的,叫王登伦。李朝花村的艺人让王登伦搭上马车,大伙一路谈笑,没有一点生分,如同一家人一样。俗话说有缘才相遇,自此李朝花村与王登伦结下不解之缘,为此王登伦落脚和秘密设立抗日指挥部埋下根源。

看着这枚老父亲珍藏几十年的奖章,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我耳边仿忽响起了枪炮声,奖章上浮现出那些支前的乡亲们不顾枪林弹雨送干粮、给养,奋勇抢救伤员的画面,足足让我静默了好几分钟。孩子!孩子!孩子!……

老父亲的喊声从穿越时空中把我拉了回来。

这枚奖章,不算太大,直径大约有2.8厘米,厚度大约0.09厘米,奖章外形为圆形。奖章最外圈为麦穗图案装饰,麦穗以圆为中心,左右各一麦穗。麦穗又被红色繁体楷书“菏泽县优抚模范奖章”所分割开,上面左右麦穗为黄色,下面左右麦穗绿色。紧挨着麦穗里面为齿轮图案,齿轮图案底色为蓝色,映衬着红色齿轮图案。中间圆心底色为红色,“菏泽县优抚模范奖章”图案上面是北京天安门的图案位于圆心中轴线上,天安门城墙为枣红色,天安门城楼房顶为黄色,在天安门城楼上有楷书的“平原省”三字。在圆形竖立的中轴线上,圆的上方,“平原省”的上面,位于麦穗和齿轮的中间镶嵌一个红色五角星图案,竖立中轴线下方麦穗中间点缀一黄色方框,里面是以阿拉伯数字时间“1952”字样。奖章被老父亲珍藏了几十年,在灯光的照耀下,虽然有陈旧沧桑感,依然闪闪发光。

陈旧的奖章以开始氧化,但它很珍贵,充满着历史信息。这枚奖章,是鲜血与烈火铸造的,是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国家而奉献一切精神用生命提炼的,它是成千上万的支前优抚模范群众的一个缩影,它的含金量无法用金钱去衡量。一个精美小巧的奖章,在我们这个新时代里,这枚奖章它意义非同一般。更具有时代先进性、历史性、时代性、楷模性,它展现了抗日抗战时期无数革命群众的牺牲精神。像爷爷一样的广大人民群众,默默无闻的付出,甚至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一切,包括人力、财力。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国泰民安,英勇顽强的人民不顾生死,奋勇支前、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种任务,这是中华儿女的血性,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团结一致的担当意识。

我的爷爷,一位地地道道老农民。他竟然能够这样看淡荣誉,爷爷弥留的时候,还叮嘱父亲:现在他很满意知足了,别给国家添麻烦,培育好后人,一定把青邱区的秘密抗日指挥部旧址打造起来,珍藏好革命遗留物品,保护好、守护好。这将是他最满意的日子。革命文物不能生锈,以后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心更不能够生锈。

我的父亲母亲保守秘密,其精神可嘉。我的父母亲又是怎么做到一字不提,埋藏几十年,可想而知。老人们信守承诺,坚守至今,在他们的心里得有多么坚强的信念啊!作为李氏后人,我不由得想起《李氏家训》:吾本农家,不以世祖何为。李氏后人,应世以清白相承,不喜华靡,孝悌为本,忠义担当。遇事有余地,临财留余味。惟耕唯读,承祖尚武。恩泽厚土,佑护乡邻。仕于朝也,守忠守良。施惠无挂于嘴,受恩铭记于心。荣居谦受益,独尊满招损。惟德惟贤,能服于人。神明有鉴,自有后言。我不由得对家里有这样忠贞的老人而自豪,有这样良好的家风而庆幸。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辈后人应当秉承祖训,守好家风,传承好美德,保护好老一代人留下宝贵财富,永不生锈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做到的。

这才是:

小小奖章何万金,佩悬胸口映丹心。

当年卖艺声传远,八载歼倭说至今。

热血保家成后盾,深情救护胜亲人。

奖章数载风依旧,浩气长留育后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