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早晚的空气里,飘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不是花香,也不是草气,倒像是泥土被太阳晒了一整天后,在傍晚时分散发出的那种温暖味道。这味道混在微凉的秋风里,钻进人的鼻孔,便知道秋来了。
菜市场的味道最先变。夏日里西瓜的清爽气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果实的甜香。黄梨摆在摊位上,表皮还带着些许青涩,却已经透出成熟的芬芳。苹果红艳艳的,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引得蜜蜂围着打转。最诱人的是柿子,熟透的软柿子摆在竹筐里,甜腻的香气几乎要凝成蜜滴下来。小贩们也不再吆喝"冰镇西瓜",而是改口叫卖"新摘的梨子""刚下树的苹果"了。
街角炒货摊的味道也变了。夏日里卖冰棍的老头,如今支起一口铁锅,翻炒着新收的花生。花生在热沙中翻滚,发出噼啪的脆响,渐渐散发出焦香。这香气顺着街道飘散,引得路人驻足。老头用铲子翻动着花生,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刚出锅的花生还烫手,买的人却等不及,一边吹气一边剥开,将热乎乎的花生仁扔进嘴里,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小巷深处,飘来糖炒栗子的甜香。小贩将铁锅架在煤炉上,倒入黑沙和栗子,加入糖浆不停地翻炒。栗子在热沙中滚动,糖浆渐渐裹满表面,在高温下变成诱人的焦糖色。这香气比花生更甜腻,带着焦糖特有的醇厚,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温暖。孩子们围在锅边,眼巴巴地看着栗子在黑沙中跳跃,不时咽着口水。小贩用铁铲敲开一个,露出金黄的栗肉,香气顿时更加浓郁了。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飘出炊烟的味道。夏日里清淡的凉拌菜不见了,锅里炖着萝卜排骨汤,白萝卜的清甜混着肉香,从厨房的排气扇里钻出来。有人家在炒青菜,蒜末在热油中爆香的刺鼻气味,很快被青菜的清香盖过。还有人炖了银耳羹,冰糖的甜味混着银耳的清香,在暮色中飘得很远。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秋日里最温馨的气息。
公园里的味道也不同了。夏日里浓郁的花香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落叶的气息。梧桐叶开始泛黄,掉落在湿润的泥土上,慢慢腐烂,散发出一种略带苦涩的草木香。松树依然苍翠,针叶在秋风中摩擦,散发出清冽的松香。长椅边的桂花开了,细小的花朵藏在绿叶间,香气却浓得化不开,甜得发腻,在清冷的空气中格外突出。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闻着这些混合的气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雨后的秋夜,味道最是特别。湿润的泥土气息升腾起来,混着落叶的微腐味道,还有远处飘来的炊烟。路灯的光晕里,能看到细小的水珠在飘荡,每一颗都裹着这些复杂的气味。行人踩着湿漉漉的落叶走过,带起一阵带着雨腥气的风。便利店的玻璃门开了又关,飘出关东煮的热气,混着酱油和柴鱼片的鲜香,在冷清的街道上格外诱人。
田野里的味道最是纯粹。稻子收割后,稻草捆扎成垛,在阳光下散发着干燥的草香。农人焚烧秸秆,青烟袅袅升起,带着一种焦糊的甜味,飘得很远。菜地里,白菜和萝卜长得正好,青翠的叶子在秋霜中愈发甜美。农妇蹲在地里拔萝卜,新鲜的泥土味混着萝卜特有的辛辣,钻进她的鼻孔,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深秋时分,糖葫芦开始出现在街头。小贩推着自行车,后座架着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子。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散发着酸甜的香气。孩子们攥着零钱围上来,小贩熟练地取下一串,糖衣碎裂的声音清脆悦耳。咬破糖衣的瞬间,山楂的酸味和糖的甜味在口中炸开,这是秋天最令人怀念的味道之一。
秋天的味道就是这样,不似春的稚嫩,夏的浓烈,冬的冷冽,而是带着成熟的醇厚与别离的惆怅。它从泥土中来,从果实中来,从炊烟中来,最后钻进人们的记忆里,成为一年中最难忘的气息。当这些味道渐渐淡去时,冬天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