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小白的头像

苏小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30
分享

杭州游玩纪

游虎跑泉小记

 

    坐一夜火车,还没到杭时便被旅行社人员逗住。

下车之后随她出得站口,坐车直赴虎跑泉。虎跑泉乃是“天下第三泉”,位于大慈山白鹤峰下,张岱《西湖梦寻》有言:“先是,性空师为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怀海,来游此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苦于无水,意欲他徙。梦神人语曰:‘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翼日,果见二虎跑地出泉,清香甘冽。大师遂留。”

    导游是个低矮稍胖的女孩,走路一挫一挫的很有虎气,脚步快而稳,只见她飞步前行将一面小旗子招摇得也是呼呼生风,我们跟定她后面一路沿虎跑松荫小道气喘吁吁紧步上去。石阶路边,一弯清泉,淌淌而下。空气森凉,风传泉鸣。我邀导游稍停,打趣她道:“泉已成,汝莫急!”她一笑,手指着自个儿鼻尖,扭脸冲我妻笑道:“你先生是笑我胖。”妻子手当扇子,直往脸上扇些凉风,一径对她笑道:“他是夸你虎虎有朝气,看你这一路虎虎生风,我们已累得不成样子!”女导游一壁笑一壁道歉,我也不去管的,只转身到石边凝神屏息去听泠泠作响的流泉声。这泉声,透过人气肉身脱颍扑来,清幽之中透出大静寂,尤使人心为之一振,不敢喧哗。听人说西湖龙井茶叶由虎跑泉水泡方得精妙,“龙井茶叶虎跑水”一时世人称为“西湖双绝”。忽遇几个银发老者,担两个白色水桶装满泉水从上面下来,样子悠然自足。

    这时,妻悄推我一下,努嘴冲友人,只见导游抬腕看表,便又随她一番“龙腾虎跃”,瞬即便步进二门之后,来到滴翠崖下。展眼惊见那崖藤披处闪出一只斑斓猛虎来,急要转身躲逃,细识处才知那是一尊老虎塑像,但见它奋爪刨地,动感十足,竟跟真虎一样!前边一个池子,泉水聚汇,真如满池碧玉翡翠,幽凉袭身,顿时似脱骨换胎一般,骨节清透,肉体洁净;随后来至一茶室,品得三盏旋取出来的清净虎跑泉水冲泡的龙井茶。茶香清溢,沁人心脾,饮罢唇齿余香,韵味不绝。一番歇息,跟随导游蜿转蛇行虎跑寺,寺中甬道上不知何时挤挤涌涌过来许多游客,说是观景实乃看人,便也在这人群之中,一路赏过弘一法师塔、济公殿与济颠塔院,随口咏来苏轼《虎跑泉》诗:

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趋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玞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玩赏西湖

 

 

    大略是有些羞怯的,我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女人,端庄也好,艳冶也罢,大凡内心一定是喜欢,总是不能过于表露,赏美景亦如此,心里边愈慕得紧,愈是要不能太快去接近,于是便觉着包车司机鲁莽,车开得飞快呢,展眼便说是要到西湖。

    西湖到底什么样子,我大概想知道,也不太快想要了解,只料她是个风流妖艳女。张岱就曾说过:“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月夕则星散矣;在晴明则萍聚之至,雨雪则寂寥矣。”所以,我就要选择了这寂寥的日子来,在我私意,定是要不负这美人。大略,我不似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只是怀些如约的忐忑,下车便从南山路侧入得西湖,扬眼便见到那一湖水宛如久别的眼眸泛着涩涩的泪花,轻轻地问一句,只在心里,“你还好么?”那岸边的树条便在风里轻舞起,“你竟还是这样的!”到底是前世的酒宴里别去,散落江南的我前尘的旧书僮,你须节制些,我也要克制,只是瞥过一眼,酿藏许久的思恋便陡然爆发!

    过映波桥,走在苏堤上,眼不停要看你、心不住要想你,心目交加,干脆我不要走了。我且坐在你身边好么,只坐在你眼神的余温里,在你眼睛里融成一滴水好么,融成一个人人儿了。你且静静躺下,不妨事儿的,你莫要努力侧身过来,平躺下说话好了,干吗要撩起青绿的缎带捂起眼睛?你这小俏皮的,你的小小的笑还是无端泄露了。多少年了,那一别,你莫要颦起眉来浅思,最爱看你娇羞地别过去身子,在月下,不不,就在当下,你的小别致也惹我满眼泪水了。堤上行人如蚁。我不管的,你也不管,随他们吧。——我是知道,你此时只是我一个人的,你湖心的涟漪只为我一人兴起!不是么?忽然就又想起张岱的那句话来:“故余尝谓:‘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巘古梅,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雨色涳濛,何逊晴光滟潋。深情领略,是在解人。即湖上四贤,余亦谓:‘乐天之旷达,固不若和靖之静深;邺侯之荒诞,自不若东坡之灵敏也。’其余如贾似道之豪奢,孙东瀛之华赡,虽在西湖数十年,用钱数十万,其于西湖之性情、西湖之风味,实有未曾梦见者在也。世间措大,何得易言游湖!”

    微风吹过,湖波如绫,稍一举目,便见着西湖恰似袭一身旗袍的女子婉转别去,丢下一串细柔蜜语,在树那边、山那边,躲去了。她定然是见着人多,害了羞的,她隐在那桥畔嫣然回眸,是邀我过去的,阳光之下,山色如娥,湖风如酒,她的脸颊略略一红又匿去,只落下一湖的白光示人。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一壁轻轻吟着夏炜的《西湖竹枝词》,一壁买船摇去。去三潭印月。几只白鸥空中盘旋,似西湖仙子扬起的白手帕,水与眼波齐,她在远处,近了又远,目断处为黛色青山,隐在水烟里偶露一痕。她就在船头舷边,只风浪了双眼逗你开心,伸出手划下去,抚摸过她细腻柔滑的皮肤,正午光里,她的身子微微发烫,又森凉了,——森凉的是她穿着的绸缎,发烫的是她的滚热的内心。有时,她会将绸衣悄然剥去一些,流露出她清韵的身段,只在你眼前全裸,又轻轻掩遮。半晌湖中悠游,贪看了湖中之岛、岛中之湖,与前世俏女子狎玩不尽,不觉日将堕西,乘船过东浦桥,济岳湖来到岳王庙。得对子二:
其一为: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留今判伪真。

其二为: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猛忆起苏东坡:“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的诗句,便也就弃船登岸,突然一霎风骤起,荡起湖水的细沫飘撒在脸上身上,只似西湖眼角的泪滴洒在衣上,垂首看去,暮霭下的湖水极尽媚妍,湖容水意,别是一种依依难舍之情态,于是便又念起张岱的诗句: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

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

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飞来峰和灵隐寺

 

 

    酒店稍作休息罢,便请来友人包定车子,一行去飞来峰。

本来计划结束西湖游,要去玩些古镇,一时因近处好古镇太多,便决计留待来日一并游了,于是改道飞来峰。飞来峰位置西湖西北,山并不高,有寺出名,寺名灵隐,杭州最早寺院,江南古刹之一。飞来峰来得奇,石丑洞异,迥别群山,相传印度僧人慧理得见此峰,不禁赞叹:“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于是在山上构建寺宇,名“灵隐寺”,取意“仙灵所隐”,妇孺皆知济公和尚便于此寺出家也。苏东坡曾有诗句:“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 
    太阳行将西倾,抵达飞来峰。

    张眼透过森森古木,便影影绰绰见着一峰突起,怪石嵯峨,走不大久,忽遇着青林洞。洞前横卧一石板,据说曾是济公睡床。友人笑言,若在此床睡一睡,便可将尘世烦恼抛弃掉。她话音未落,犬子早已跳跃其上,作孙猴子手搭凉棚状,引来游客笑。妻子不大好看,让他下来,拽往身边了。也不停留,一径走去。只见岩石峥嵘,老树苍虬,有风片片撒下,幽凉浸满古意。山上岩洞颇多,传说共有72个,现多已湮没。随友人走去,进得玉乳洞。此洞雕有北宋十八罗汉像,各各形神俱备,惟妙惟肖。一番赏罢叹罢,出得洞来,天光乍幽乍亮,猛扭脸见着洞口禅宗六祖像,更是精雕细刻,庄重典雅。迈脚天光下前行,鹭鸟飞过,落下声影。转身功夫便来至龙泓洞,也即俗称“观音洞”。友人翻眼望一下云天,道:“看你们运气了。”说罢,引领一行人进去,原来里面有道石缝,号为“一线天”,运气好的游客定能瞧见透过石缝的亮光,无奈各个脖子仰成直角,也不得见,洞中端坐一尊观世音,两三女香客伫立合手膜拜,只是洞外崖壁刻满的佛像石刻,一时恍如洛阳龙门石窟,然整体规模与气象均有不及,但于低处识得“白马驮经”的宋代石雕,也是很好。

    说来奇怪,我与佛缘多是天色昏黄时,前些年游龙门、赏云岗石窟皆是天光晦暗,今又是,正低头思量,忽仰面瞅见洞口的理公塔。据介绍,此塔又名灵鹫塔,为杭州现存唯一明塔,通体石块砌成,六面六层,由下至上逐级收分,结构别致,煞是可观。正赏看处,骤然风起,云似淡墨,与古树耸岩塔角构结一起,地面光影浮摇不已,大有神秘况味,倏忽之间,陡闻得一溪泉鸣,铮铮骨伶,惊问之,友人道,那是冷泉溪。沿冷泉溪一边过去,老树掩映,林鸟啁啾,夕晖透来,浑似世外。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信夫!恍惚行至冷泉,但见满池水晶琼玉,透彻见底,一股碗口粗细的泉水,喷涌滚出,大如鲸吐龙游,翻腾鼓涌,汩汩有声,犹作鼓操琴,惟有天闻。据资料,冷泉池畔原有亭子5座,现余二亭,始建宋代,苏东坡曾有词:“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亭因词名,号“壑雷”“冷泉”。抄得一副对子: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转看大肚弥勒像,记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大肚难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悄然拐进灵隐寺内。虽说天色黛昏,寺内依然飘云荡雾,香火缭绕。据资料,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始建东晋,历史久远。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扩充灵隐规模,一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当然,若以灵隐与少林比,无论气势与声名,竟还是不在一处,游赏一遍后,觉着此寺有宝者三,一曰:“云林禅寺”匾额,一曰:“韦驮佛像”,三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中正殿,重檐高33.6米,参天古木掩映之下,颇见壮观。据介绍,此大殿正中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高达24.8米。赏其造像,庄严生动,卓尔不凡,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像,大殿后壁又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可谓个个妙相庄严,气韵生动,观之生威,油然起敬。天王殿正中佛龛里的韦驮佛像,乃是由独块香樟木所雕,为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造像典雅端庄,精细绝妙,观之无不称叹。灵隐寺天王殿上悬挂的“云林禅寺”匾额,传为清康熙帝亲赐御笔,当然珍贵。一路游赏,归去路上,悠悠念起年少时读到的柳耆卿《望海潮》词: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