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周末一日游,驱车上塬醉清秋。自城区出发,沿沋河西岸一路南上,透过挡风玻璃,环顾这乍阴乍晴的天气,时聚时散的薄雾,一会儿视线受阻模糊了前路,一会儿穿云破雾射下万道金光。天留山地处秦岭北麓,远倒不远,五十里外,只需半小时的车程就可抵达,一朝登顶可鸟瞰整个东塬。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三绕两绕,绕过山口,长驱直入。雨大起来了,天公不作美,我等只好路边停车避雨,奔长廊下,围圆形玻璃茶几坐下,点上瓜子饮料,边嗑边抿解心慌。挪开藤椅,看老爷子低头扫地,随意搭讪,他却嘟囔道,庙修好了没和尚,一切都是白搭,自有掩不住的落寞与伤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纵无人光顾略显荒凉,也难遏我携家带口上山游玩的兴致。
徒步缓坡低上的天街,扫视风格迥异的两排民宿,已无人经营,破落衰败,要么锈迹斑斑的铁将军把门,要么角撑折毁的门窗洞开,不是外墙皮斑驳绽裂,就是屋顶草苫耷拉悬空,外添山鸟不失时机地叽叽喳喳,唯独山陂草木芊芊莽莽,蒙层雨水淋过的潮气,青翠欲滴,挂在蛛网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妻女牵手在前缓歌低唱,我尾随在后朗然欣喜,忽有赋诗吟咏的冲动,口占一绝,“日光云起燕斜飞,挽臂牵手上翠微。但得今生长相守,何须惆怅身心累”。
行至半山腰小吃城,寻僻静处坐下,点餐歇乏,养精蓄锐。主家好客,即时端来铁炉油馍煎饼,配以油炸酥肉,外赠切碎的野菜一盘。置身绿树环抱之中,看竹林摇曳泼翠,望亭阁参差相接,回首身后三面观音塑像,汉白玉质地,美美与共,祥和端庄。路边杵着指示牌,上有箭头,指向进山路径。收拾行装,急急赶路。山路蜿蜒,时窄时宽,少有人来。传说天留山是鲧禹治水时留下的“息壤”,日渐膨大,衍生了山峦叠嶂,纵横溪流,丰茂草木。
驻足白乐天题诗桥,我附庸风雅,“ 匿迹草野听虫鸣,秋色阑珊寂无声。人不自轻身自重,蛰伏何曾失初衷”;过一线天,也不忘吟诗,“林木森森一线天,时有鸟啼抱枝眠。不怕风雨飘摇日,且看落叶送流年”。来到登梯子屋崖前,看着峭壁上凿的脚窝,外挂的铁链,湿滑的山壁,我还心勇地攀爬两阶,止不住脚下打滑,身子趔趄欲跌,慌忙退下来,让道年轻人。孩子手抓铁链背靠崖壁奋力登上去了,回来说登顶四望云海茫茫,原始森林还未开发,让游人止步。雨大起来了,急奔八角亭下避避,这里竟无蚊虫袭扰,幸哉快哉。
下山不走回头路,另觅小径,忽见前路被碗口粗的榆树拦住,根扎崖壁,杆悬路上,梢探沟里,有人攀掾摆拍,孩子催我,我道不急,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待一切消停下来,才从树干下缓步穿过。有时想,人生何尝不是爬山,有上就有下,退一步进两步,孜孜矻矻,登临绝顶,自是无限风光。下山苦矣,脚跟着地椎得脑壳疼,想躺平摆烂下不了山,一步一步往下挪最靠谱。人生没有事事如意,生活没有样样顺心,境遇没有处处亨通,该你走的弯路,该你受的苦累,该你流的汗水,一样都少不了,心态不调整,就难以坦然面对,要知道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擦伤。还是做个聪明的摆渡人,摸清水情,认准方向,挥桨远航,让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在星海横流里让岁月成碑,在守护初心中以待流年。
驻足轩辕养生谷,可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漫步在绿意盎然的林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特别是这雨过天晴,万道金光穿林透叶洒下时,这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流连,这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沉醉,这远古留下的“息壤”让人迷恋。正本清源,鲧禹可以治水,钻燧可以取火,愚公可以移山、精卫可以填海,中国人与天地斗法,敬天不畏天,敢于直面挑战,不畏艰险,追求独立自主,不像西方人要盗取火种,躲进诺亚方舟。神仙由人做,修炼不辞劳,后羿引弓射日大战太阳神,稳健而不失明智,不像西人顶礼膜拜太阳神,在面对困境时略显迷茫。
唯独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例外,看似徒劳无益的重复,实则在重复中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每一次坚持,都在淬炼生命的韧性,都在砥砺生命的亮度,都在跻推生命的高度。有时,人就像蒙眼拉磨的驴子,看似原地打转重复动作,实则在匡救自己,遇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实现逆袭,摆脱现有境遇。有人自我麻痹,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蒙上眼就不用看世界,以为围着碾盘转就不会迷失方向。殊不知人之所以蛰伏幽居,莫不是外敛内守韬光养晦,为的是有朝一日奋蹄腾空奔赴远方。
到山底了,孩子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是啊,别人再风光,自己也指望不上;眼前再不堪,生活还得继续。没人扶时就要站稳脚跟,没人帮时更要发奋努力,千不该心头一凉、眼眶一热、鼻子一酸,便觉这个世界苦寂荒凉,不值得留恋,毅然决然地自我了断,可当生命真正无法挽留时,再生后悔就无济于事了,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别想讨回来。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为生计奔波,为责任坚守,为初心属望,为理想奋斗,极似雨中登山,路要自己走,担得自己扛,虽苦而快乐着,一旦苦尽甘来,势必夙愿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