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卢春文的头像

卢春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5
分享

今夜无眠

夜,深邃得宛如一口历经岁月沧桑的古老深井,墨色的深邃仿佛能将一切吞噬。月光恰似一条银白且柔软的井绳,悠悠然垂落其中,然而,无论它如何努力,却始终够不着那深不见底的黑暗渊薮。我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阳台的竹椅上,竹椅的藤条纹路执拗地硌着我的后背,那种触感,恰似老父亲手掌上那层层叠叠、粗糙厚实的茧子,每一处硌痛,都似在无声诉说着父亲一生的辛勤与操劳。父亲生前总爱念叨,当辗转难眠时,不妨抬头数数星星,因为每一颗星,都承载着一桩踏实的人间事,那是生活给予我们的笃定与安然。

楼下的石榴树影,在窗纱上悄然晃动,仿佛是一幅灵动的剪影画。它像是在与窗纱亲昵地窃窃私语,又似在这静谧的夜里独自轻舞。叶子相互摩擦发出的细微声响,比猫在柔软地毯上行走的步伐还要轻柔,仿佛生怕一不小心就惊扰了这夜的宁静。我的思绪,在这轻柔的声响中悄然飘远,想起下午收衣服时的意外发现 —— 枝桠间竟卡着一只风筝。那风筝的蓝布面,已被风无情地吹破了几个洞,然而,它的竹骨却依旧坚挺地伸展着,不肯弯折。想必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在放线时过于急切,以至于不小心把春天的尾巴,就这样缠绕在了树上。此刻,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姿态,倒像是在向我友好地打招呼:“嘿,你也和我一样,睡不着吗?”

茶几上,那只玻璃杯安静地待在原地,杯壁上附着的茶渍,宛如一幅抽象的画作,记录着曾经的茶香四溢。下午泡的龙井,叶底已然沉沉地坠落在杯底,恰似一片缩微的静谧森林,每一片叶子都像是一座小小的绿色岛屿,沉淀着时光的痕迹。曾经馥郁的茶香,早已随着午后的微风,悄然飘散在空气中,只留下一丝涩味,固执地黏在杯口,宛如那些欲言又止、没说完的话。母亲在世的时候,每至睡前,总会细心地温上一杯茶,她常说 “茶气能压惊”,那语调里满是温柔与关怀。犹记得有一回,我发着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仿佛置身于一片混沌的迷雾之中。母亲就那样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里满是担忧与心疼,宛如守护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茶水凉了,她便轻轻起身去换,动作轻柔而迅速,一次又一次,仿佛不知疲倦。杯底的茶叶,在反复的冲泡下渐渐泡得发胀,就如同她那熬得通红的双眼,布满了血丝,却又透着无尽的坚毅与疼爱。在那漫长的黑夜里,母亲的身影与那杯温热的茶,成为了我心底最温暖的依靠,让我在病痛的折磨中,依然能感受到无尽的安心与力量,仿佛只要有母亲在,有那杯茶在,所有的痛苦都会烟消云散。

正当我沉浸在对母亲的回忆中时,手机屏幕突然亮了一下,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社区群里弹出了新消息:凌晨三点要进行核酸检测。李姐在群里发了个充满鼓励的 “加油” 表情包,紧接着,王大爷的语音消息传来:“我老婆子腿脚不利索,谁帮着喊一声?” 消息刚发出不久,立刻有人回应:“我住三楼,我去叫!” 我的指尖轻轻划过屏幕,看着那些头像忽明忽暗,就像黑夜里四处飞舞的萤火虫,看似渺小,却在汇聚在一起时,绽放出明亮的光芒,照亮了这个寂静的夜,也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风,突然急促了几分,阳台的门被吹得 “吱呀” 作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思绪也随之飘回到去年冬天的一个相似夜晚,小区的水管不堪严寒,骤然冻裂。张师傅接到消息后,立刻带着工具匆匆赶来。他穿着的棉裤上,已然结满了冰碴,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冰碴相互摩擦的细微声响。他哈出的白气,裹挟着他朴实的话语:“这天儿,管子比人还脆。” 说着,他便蹲在地上,熟练地拿起扳手拧阀门,扳手与水管碰撞,发出 “叮叮当当” 的清脆声响,这声音非但没有打破楼道里的寂静,反而像是在为这寂静的夜,奏响了一曲别样的乐章,将那份宁静敲打得更加纯粹。后来,张师傅笑着说,修完管子回到家,媳妇已经贴心地为他煮了碗姜汤。那姜汤的辣味,辣得他额头直冒汗,可心里却暖烘烘的,他说,那感觉 “比啥安眠药都管用”。那一刻,我仿佛能看到张师傅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那是来自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在寒冷的冬夜,给予他最贴心的慰藉。

远处的工地,依旧灯火通明,塔吊的探照灯如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不停地扫过夜空,恰似谁在天上划亮的火柴,瞬间照亮了黑暗的一隅。白日里那些轰隆隆作响的机器,此刻已渐渐安静下来,仿佛也在这夜的怀抱中稍作休憩。只有几个工人的影子,在脚手架上缓缓移动,他们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他们在这深夜里,依然坚守岗位,想必是在争分夺秒地赶工期,心中怀揣着美好的愿景,想着早一天把楼盖起来,就能让谁家的姑娘早一天搬进新房,在阳台上种满娇艳的月季,为生活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他们的辛勤付出,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渺小,却汇聚成了城市建设的璀璨星河。

竹椅的藤条,又一次硌了我一下,这轻微的刺痛,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忽然,我想起抽屉里那本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相册。每当翻开它,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樟脑味,那是父亲当年用旧木箱装相册时,细心垫在底下的樟木片散发出来的。相册里,有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里的母亲还年轻,面容姣好,她抱着襁褓中的我,静静地站在石榴树下。那时的石榴树,才刚刚长到齐腰高,而如今,它早已茁壮成长,比阳台还要高出许多。父亲曾经说过,那天拍完照后,母亲便转身去了厨房,蒸了一锅馒头。那面发得特别好,蒸出来的馒头暄软得像朵洁白的云,充满了家的味道。那张照片,不仅记录了那一刻的温馨瞬间,更承载了我们一家人满满的幸福回忆。

月光,不知何时悄然移动,温柔地洒落在茶杯上,清晰地照出一圈淡淡的茶渍,宛如一个未完成的句号,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来将它填满。风,轻轻穿过石榴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把风筝的破洞吹得 “呼呼” 作响,那声音,倒像是谁在低声哼唱着一首轻柔的摇篮曲。或许,今夜的无眠,并非因为无法入睡,而是因为有太多细碎而又温暖的事,在我的心里悄然醒着:母亲那饱含爱意的姜汤,张师傅手中敲醒寂静的扳手,工地上照亮黑夜的灯,还有树上那只带着童年记忆、没来得及回家的风筝。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这漆黑的夜里,一颗一颗地亮起来,照亮了我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我静静地数着这些星星,仿佛在细数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与感动。数着数着,仿佛能看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这些细碎的温暖,如同破晓的曙光,让我明白,生活或许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无尽的美好与希望,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新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